书城小说城里的兄弟
22234200000054

第54章 什么在叫

单位再小,总得有个财务科吧。局里哪个部门再牛气,有财务科和局长的关系近乎吗?和局长的关系不铁,张方先能到财务科当科长吗?当然,财务科另外两个人——会计陈大姐和出纳刘大嫂和孙大鹏局长的关系也是不错的。正因为如此,孙局长闲暇无事总爱来财务科串个门儿。一个人在办公室呆腻了,出来找几个贴心的部下吹吹牛儿的确是个不错的选择——不过,我们把孙局长这种吹牛归结为指导工作也许更为合适。

谁都知道,在机关一杯清茶一支烟坐办公室是多么轻松惬意的事儿,但还有一些地方,就更过分了,比方说孙局长现在所待的这个X局,人们干脆就把它称为养老的地方。你别看这个局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只要市里一举行棋牌赛,他们就放卫星了。不过,自打孙局长到任之后,情况就大不相同了。首先,局里买了打卡机,上下班要按指纹了;其次,发现上班打牌下棋或串门,罚款300元;还有,就是大门口定期更换标语口号等,这么一来,X局倒真有点像上下一心、团结奋进、努力拼搏、再创辉煌的气象了。

不过,还是有闲下来的时候。这时,大家便端着茶杯,望着钟表,只奇怪怎么还不到下班的时候,是不是表坏了,一天,陈大姐突然说:咱打会儿牌吧。刘大嫂笑着说:“手痒痒得不行了?”张方先科长说:“让孙局长看见多不好,算了。”但过了没几天,潜藏在大家内心深处的那些特权思想却还是像冬眠中的小毛毛虫似地慢慢苏醒了:凭我们和局长的关系,怕怎的。但张方先科长还是有点不踏实,说:“尽量别让人看见了。等孙局长外出开会办事的时候……”大家说:“瞧你那胆儿,乌纱帽就那么宝贝,别丢人了你。”

三缺一,这一直是一个老问题。一则因为“银库”重地,人都回避;二则还是有些私人隐私问题,比方说奖金啊报销啊,虽不是什么机密,但不该自己知道的,还是装傻子的好。正因为如此,财务科才一直是门前冷落车马稀。而这也正是各届领导们所希望的。但活人也不能让尿憋死。前一阵子,他们一直拉的王曼丽救的场。现在,一见张方先的态度有点活络,陈大姐便趁热打铁说:“还是找王曼丽去?”

说起王曼丽,现在在局里大小也算个知名人物。她的知名,一是漂亮,二是嗓子甜歌唱得好。但来X局多少年,曼丽却一直默默无闻地窝在职工小食堂当管灶的。孙局长一来,才发现了她这个人才。但各部门的好位子早一个萝卜一个坑填满了。实在无法,才把她安排到打字室当主任去了。管的人虽只有一个,级别上毕竟也算是个中层了。好在曼丽人挺乖觉,在给陈大姐他们救过几次场后,互相之间就像瞌睡遇见枕头了;玩的时间一长,竟有点离不开了。一次刘大嫂玩笑说:“曼丽呀,你干脆调到财务科来算了……”。

就是比过去多费了一点事儿:打着牌的时候得时刻听着外头有没有孙局长的车回来的声息。一天,大家正玩着,曼丽突然支起耳朵说:快点,局长的车响……大家便不管三七二十一,收起牌来,有的往裤兜装,有的往包里塞。曼丽正若无其事地往外逃着,陈大姐突然说:不好,局长往咱屋里来了。曼丽正怔着,张方先说:快,躲小黑屋去。原来在这屋里还专门隔出了一个存放账表单据的地方。曼丽便钻进去了。

这边大家刚把战场打扫停当,那边孙局长便进门来了。一边走一边嚷说:“给我倒杯水喝。”大家便都忙活起来。局长一喝,差点呛着,大家便都看出他有点喝高喝大了的意思。茶很酽的,看局长坐在那里,一点走的意思也没,大家的心便都焦急起来——毕竟小黑屋坐没坐处站没站处,空气不畅,不能久待的。但出于尊重领导的考虑,大家还是装作情绪高涨的样子,说着笑着,问着“什么时候涨工资”“什么时候去旅游”等问题,局长只笑,说:“你们哪知道我的难处。”这些话一说起来,时间就仿佛过得格外的快了。这时,不知从哪个角落,突然飘来一阵奇怪的声息,仿佛是一声人的喘息。大家便都下意识地支起了耳朵。听了一会儿,却只有一片死寂。这时,局长却冷不丁说:“什么叫了一声?”张方先便装着看了一眼窗外说:喜鹊?孙局长却突然想起什么说:“王曼丽没来过?”张方先只奇怪说:“王曼丽?没见。”局长便若有所思的样子,想走。走到门口,也不知是不是酒还没醒,唔哝说:“见了王曼丽,说我找她,来一趟……”

曼丽一走出小黑屋直喘气,说:“闷死了闷死了。”大家说:“好悬。”说着曼丽早慌慌张张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