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城里的兄弟
22234200000040

第40章 福太太

大家把霍大娘叫福太太,多少有点儿开玩笑的意思。

不过,我要一下说出霍大娘是个捡垃圾的,恐怕也会有人撇嘴说:“你也真敢编。”的确,任凭谁再有想象力,怎么会把那么一个干干净净的老大娘和一个拾荒的老妪联系起来哩!你看她都快奔七十的人了,头发却总抿得光光的,还像个会保养的城里人似的脸上没一个黄斑;走起路来,摆着胳膊,就甩出一股风,从你身边过,你只觉脚下的地咚咚直颤。就这么一直走着,你还以为迎面过来的是一个退休的老会计什么的,却只见她一直走到一个垃圾桶前,才弯下腰去,用个细棍什么的探探,看里面有没有纸盒酒瓶,有了,就捞出来放在背着的大布袋里。她就这么整日在大街小巷的垃圾桶之间忙碌着穿梭着……

细细想来,大家叫她福太太,恐怕和她穿的那件织满福字图案的缎子棉袄有关吧。但这件棉袄并不是她的,而是一个好心的老姊妹给的。要说福太太,人家才是。大家只不过拿她逗个乐打个趣罢了。但每当有熟人在楼道里碰见问:“福太太又来了?”她也一团和气地回应:“去买菜啦?”并不生气。

她一路捡垃圾来到一幢楼下,把她的垃圾袋安放在一个墙角或是树下,才气喘吁吁地抹一把汗津津的额头上楼去。原来,她还在这里兼打着一份工哩!要说起她的工作,更是笑掉人的大牙:陪人说话!当然,要不是雇主付太太是她幼时的玩伴和昔日的闺中蜜友的话,天底下会有这么便宜的事吗?当然不会。

一提起这位和她一块儿去河边洗衣摇纺车纺线长大的老姐妹,她都会不由自主地呆起脸迷瞪出神。但任凭谁是圣贤神仙,又怎么会把一个人命运的那些事儿想清楚呢?要说她当年可是比付彩兰长得水灵齐整多了,而且,她家无论是地抑或是房都要比付彩兰家多得多。要不,住在镇上的王大财东家怎么会看上她而不去娶彩兰呢?在她出嫁到王家不久,彩兰就从村里消失了。一开始大家只传说彩兰是被人贩子拐去卖了,多年后大家才知道:原来彩兰是去延安了。而当她的男人——那位仪表堂堂的王公子被政府镇压后,她自然而然就把地主婆的帽子戴上了。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她从此便成了一个无儿无女也没人敢碰的丧门星了。彩兰自她老伴去世后,也是一个人过着。她虽有两个儿子,却都在海外居住着。按说儿子们也经常打电话问老妈的血压高不高、腿还麻不麻了,钱也一回回寄着,但付老太太时常却还是有点孤单单的感觉……不知怎么就从老家人的嘴里知道霍姐姐也在省城里了。原来,霍大娘后来一直和一个侄儿过着。大约是经常有些饭勺碰锅沿的叮当事吧,就跟着一群外村人进城来了……

你没见这两个老姊妹见面后的亲热劲儿。付太太在轮椅上坐着,那两只一只像棉花一样软、一只又像树皮一样糙的手握在一起就再没松开过。说着笑着,笑着闹着,直闹得眼睛都湿湿的红红的。直到护理的阿姨拿着药过来了(吃完药还要理疗哩),付太太才不得已说:“以后每天下午三四点你就来吧,咱姊妹俩说说话儿,妹妹给你开工钱。”

一听到这儿,霍大娘立马急红了脸说:“哎呀妹妹,你咋变得这么生分外气?钱我不缺。”

霍大娘以后就按点来了。说着话儿,看见付太太要水喝,就去拿。付太太便说:“让刘阿姨来吧。”原来,付太太家里一共雇了四个保姆,从做饭洗衣护理保洁等各方面都有。付太太就这样终日在轮椅上躺着。一次,不知就怎么劝起霍大娘,说:“姐姐呀,年龄不饶人。垃圾就别再捡了,歇歇吧……”霍大娘便羞怯怯地笑笑说:“我哪有妹子这么有福啊,我是贱命,手脚闲不下啊。”

付太太住院后,霍大娘捡拾垃圾的路线自然也有些变化。付太太的病却越来越重,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便让保姆把一个锈迹斑斑的小铜镜送给她,说:“姐姐啊,妹子给你留个念想吧。”

付太太去世后,霍大娘还是整天在大街小巷的垃圾桶之间穿梭着。有一天,她侄儿却突然找来了。原来是他听说霍大娘跟个人发财了,却又把钱都送给山里的穷人了,还得了个什么宝,便来尽一个侄儿的孝心来了。但霍大娘却总不肯把铜镜给他,说:“那是我的一个念想。”侄儿却说放在家安全,就硬拿走了。

转眼几年又过去了。突一天,家里传来一个消息说:他侄儿为那个铜镜儿,被几个抢劫犯打残废了!

霍大娘后来也可以说是一觉睡过去醒不来了,那一年她92岁。来为她送行的人也不少,大多是经她救助过的流浪儿童或失过学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