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国学典故知识大全
22231000000003

第3章 《诗经》篇

长舌妇

【释义】爱扯闲话、搬弄是非的人。

【典故】《诗经·大雅·瞻卬》中:“妇有长舌,维厉之阶。”

【故事】从前有个女人喜欢颠倒黑白,搬弄是非,无中生有。

她死后,下了地狱,依然喋喋不休,话很多。阎罗王受不了,命人把她的舌头割去。小鬼就去拉她的舌头,谁知道,她的舌头很长,比猪舌头还长。小鬼好不容易把她的舌头完全拉出来割去。

小鬼是好事鬼,准备下酒吃了那舌头。可是,那舌头实在太臭,只好丢去喂狗。谁知道狗看到那条舌头,转身就跑。

舌头很气恼,去找阎罗王评理。阎罗王说,既然这样,我把你还给你主人吧。于是,阎王命小鬼把那条舌头喂那个长舌妇吃下去了。

一日三秋

【释义】形容思念人的心情非常迫切。

【典故】《诗经·王风·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故事】《诗经》里有许多赞美爱情、描述男女间相恋的故事。其中,有一篇《采葛》是一首表达思念之情的诗,写一对男女分开之后,心中非常思念对方。

全诗的意思是:我日夜思念的那个人啊,你正在外面摘葛藤,我一天没有看到你,就如同三个月都没有见到你一样;我日夜思念的那个人啊,你正在外面摘萧草,我一天看不见你,就如同九个月没见到你一样;我日夜思念的那个人啊,你正在野外摘艾草,我一天不见你,就好像隔了三年没见到你一样。

万寿无疆

【释义】万年长寿,永远生存。用于祝人长寿。

【典故】《诗经·小雅·天保》:“君曰卜尔,万寿无疆。”

【故事】《诗经》中有描写农奴生活图景的。虽然农奴们一年忙到头,但还是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而他们的主人们每天都是过着莺歌燕舞的生活。每年,他们都要搞年终宴会,杀猪宰羊,登上父夜堂,端起酒杯互相祝福“万寿无疆”。

无功受禄

【释义】指没有功劳而得到优厚的待遇。

【典故】《诗经·魏风·伐檀序》:“在位贪鄙,无功而受禄,君子不得进仕尔。”

【故事】战国时,各诸侯国经常互相攻伐,赵国凭借武力不断侵犯楚国。杜赫来见楚怀王,声言他能说服赵国与楚国和好。楚怀王非常高兴,准备把杜赫封五大夫,然后派他出使赵国。陈轸知道这件事后,对楚怀王说:“如果杜赫不能完成与赵国和好的使命,您授给他五大夫爵位,他不是无功受禄了吗?”楚怀王认为陈轸说得有理,便问:“你说该如何办?”陈轸说:“您最好以十辆兵车护送杜赫去赵国,等他完成使命后,封为五大夫。”楚怀王采纳了陈轸的建议。杜赫见楚怀王绝口不提封爵,十分生气,拒绝出使赵国。陈轸对楚怀王说:“杜赫不接受出使赵国的使命,这正表明他的目的是想骗取爵位。现在,他见您不给爵位,就干脆不去赵国了。”

出口成章

【释义】形容人文思敏捷,口才好。

【典故】《诗经·小雅·都人士》:“彼都人士,狐裘黄黄,其容不改,出言成章。”

【故事】相传,舜生下来就与众不同。他的眼睛有两个瞳孔,看东西比一般人看得透、看得远、看得清楚。他做起事来都合乎道义,说出话来出口成章。

暴虎冯河

【释义】比喻有勇无谋的人。

【典故】《诗经·小雅·旻天》:“不敢暴虎,不敢冯河。”

【故事】子路年轻时就以勇力闻名,后来师从孔子。

子路不好读书。孔子劝他时,他说:“南山的竹子,不用加工就是直的,砍下来做箭,可以射穿犀牛皮。学习有什么用!”孔子说:“把它装上羽毛和箭镞,会射得更远。”子路不听。

有一次,子路问孔子:“老师,您如果统帅三军,希望谁跟您在一起?”孔子说:“暴虎冯河、自以为勇敢不怕死的人,我不喜欢。我要遇事善于冷静思考、千方百计争取成功的人。”

后来,子路在卫国做了官。公元480年,卫国发生内乱,死了许多人。孔子得知后,说:“哎,子路这一次有难了!”果然,子路一个人奔回京城,坚决要求惩处作乱的人,被人杀死。

小心翼翼

【释义】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一点不敢疏忽。

【典故】《诗经·大雅·大明》:“维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

【故事】宋朝有个名叫贾黄中的人,五岁时跟着父亲读书。

由于父亲严格要求,贾黄中15岁就考中进士,做了校书郎。贾黄中为官清廉正直。他任宣州太守时,有一年闹灾荒,百姓饿死了不少。贾黄中用自家的米做饭,救活了几千人。他在金陵任职时,发现府库内藏有几十匣金银宝贝,价值连城,马上上报朝廷。为了此事,宋太宗还特别夸奖了他。

但是,贾黄中办事过分认真慎重,遇到大事往往优柔寡断,不能当机立断。后来,贾黄中被派往外地任职。在向宋太宗辞行时,宋太宗告诫贾黄中:“做事恭谦,小心谨慎,不论是做君的,还是做臣的,都应该这样。但是,如果做得太过分了,就失去了大臣的身份。”

人言可畏

【释义】流言蜚语是很可怕的。

【典故】《诗经·郑风·将仲子》:“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故事】古时,有个名叫仲子的人爱上了一个姑娘,就偷偷地到她家幽会。姑娘也喜欢他,但父母不同意,害怕父母知道了这件事,就唱道:“求你啊,别爬我家的门楼,不要把我种的粑树给弄折了。不是我舍不得树,而是我害怕父母知道了发脾气。我也在思念你啊,只是怕父母要骂我啊。”

姑娘害怕哥哥们知道这件事后也要责骂她,又接着唱:“求你啊,别爬我家的墙,别把我种的桑树给弄折了。并非我舍不得树,而是我害怕哥哥们说话。我也在思念你啊,只是怕我哥哥骂我啊。”

姑娘还害怕别人知道这件事要非议她,再唱道:“求你啊,别翻我家的后院,别把我种的檀树给弄折了。不是我舍不得树,而是我害怕人家说闲话。我也在思念你啊,只是怕人家风言风语议论我啊。”

毕恭毕敬

【释义】非常地恭敬,也形容十分端庄和有礼貌。

【典故】《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不属于毛,不罹于里。天之生我,我辰安在?”

【故事】周幽王是西周最后一个国君,昏庸暴虐,政治腐败。

公元前779年,褒国进献美女褒姒。周幽王十分宠爱她。褒姒不爱笑,周幽王用音乐歌舞、美味佳肴都不能逗她笑,后来竟然烽火戏诸侯来逗得她一笑。

褒姒生了个儿子叫伯服,周幽王废掉申后,立褒姒为王后,又废掉太子宜臼,立伯服为太子。

宜臼遭到废黜后,住在外祖父申侯家里。他对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前途,满怀忧愁,心中十分痛苦,写了一首题目叫作《小弁》的诗,抒发自己的心情。诗的第三节说:“看见屋边的桑树和梓树,一定要毕恭毕敬。我尊敬的是自己的父亲,我依恋的是自己的母亲。谁人不是父母的骨肉,谁人不是父母所生?上天生了我,可我的好日子到何处找寻?”

公元前771年,宜臼外祖父申侯联合犬戎攻入镐京。周幽王下令点燃烽烟,但诸侯受过骗,都不派救兵。犬戎攻下镐京,杀了周幽王,掳走了褒姒。西周灭亡。

不可救药

【释义】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典故】《诗经·大雅·板》中:“匪我言耄,尔用忧谑。多将熇熇,不可救药。”

【故事】周厉王生活奢侈,残酷压迫和欺压人民。当时有位叫凡伯的忠臣常常冒死劝谏,希望周厉王能改邪归正,可他没有得到周厉王的重视,还被奸臣嘲笑了一番。

凡伯见国势衰弱,内心焦急,就写了一首诗警告那帮小人。诗的大意是说:不是我老了,才说不该说的话,而是你们把忧患当作儿戏。忧患还没到来时,还能够防止;一旦忧患越来越多,那就像让火焰熊熊燃烧一样,没有办法补救了。

果然,不久国人暴动,把周厉王赶到了很远的地方,再也没让他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