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国学典故知识大全
22231000000017

第17章 《孙子》《列子》《墨子》篇

以逸待劳

【释义】指在战争中做好充分准备,养精蓄锐,等疲乏的敌人来犯时给以迎头痛击。

【典故】《孙子兵法·军争》中有记载:“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

【故事】西汉末,陇甘军阀隗嚣脱离刘秀,去投靠在四川称帝的公孙述。刘秀大怒,派兵去攻打隗嚣,却反被隗嚣打败。

刘秀再派征西大将军冯异率军前去占领枸邑。隗嚣得到消息后,命令部将行巡立刻率军去枸邑,抢占有利地形。

冯异的部将们得知此消息,都劝冯异不要和行巡率领的大军作战。冯异斩钉截铁地说:“我们必须抢占枸邑‘以逸待劳’。”

冯异下令急行军,抢在行巡之前占领枸邑。占领枸邑后,冯异下令严密封锁消息,紧闭城门,偃旗息鼓,让将士们就地休整。

行巡率领军队急匆匆地刚赶到城下时,城楼上突然鼓声大作,亮出冯异的帅旗。他们毫无防备,吓得四下逃窜。冯异大开城门,率军冲出城来,大败敌军。

同舟共济

【释义】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也比喻利害相同。

【典故】先秦·孙武《孙子兵法·九地》中有记载:“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若左右手。”

【故事】春秋时,吴国和越国经常互相打仗。两国百姓也都将对方视为仇人。

有一次,两国百姓恰巧共同坐一艘船渡河。船刚开时,他们在船上互相瞪着对方,一副准备打架的样子。船开到河中央时,突然遇到大风雨,船立即摇晃起来。

眼见船就要翻了。为了保住性命,他们顾不得彼此的仇恨,互相救助,并合力稳定船身。经过一番合作,他们逃过这场天灾,安全到达河对岸。

知己知彼

【释义】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透彻,打起仗来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泛指对双方情况都很了解。

【典故】《孙子兵法·谋攻》中有记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故事】唐朝开国之初,政局未稳,突厥军经常侵扰唐朝边境。唐高祖李渊一时无计可施,决定将京都迁移出长安。李渊的儿子李世民骁勇善战,认为大唐皇朝成立之初,仅仅因为突厥人入侵骚扰就迁都,不仅国威尽失,还会助长突厥人的气焰,让老百姓对朝廷失望。他坚决反对迁都,并亲自率军到泾阳与突厥人展开战斗。

当时,双方实力悬殊,突厥有二十多万兵,而李世民手下只不过几百人。如果双方战场上真枪真刀拼死,唐军显然不是那些突厥人的对手。令突厥颉利可汗和突利可汗惊讶的是,李世民天不怕地不怕,仅仅带着一百骑兵就直奔阵前,指责他们:“我们已与你们结盟,今日为何违约来犯?如果你们真有本事,就让可汗与我李世民来单挑决战。如果派兵攻打,我这百名士兵将拼死迎战,决不后退。”

李世民如此阵势,加上他镇定威严,使得颉利可汗和突利可汗深信唐军设有埋伏,不敢下令进攻。李世民见状,又说:“你以前与我们有盟,今日出兵袭扰,为何不守信用?”这一反问使他们哑口无言,使颉利可汗和突利可汗相互怀疑对方是否跟李世民勾结将军情泄露出去了。于是,他们只好退兵,待时机成熟再出战。

李世民突击突厥,使他们仓皇而逃。一时间,唐军士气高昂,都认为应该乘胜追击。李世民认为,唐朝建立才不久,应该以休养生息为主,而不是一味好战。于是,李世民与颉利可汗会盟,并赠其大量金帛。

置之死地而后生

【释义】原指作战把军队布置在无法退却、只有战死的境地,兵士就会奋勇前进,杀敌取胜。后比喻事先断绝退路,就能下决心,取得成功。

【典故】《孙子兵法·九地》中有记载:“投之亡地而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故事】曹操与吕布在濮阳交战时,不幸中了吕布和陈宫之计。濮阳城中的大户田氏以诈降做内应,将曹操引诱到濮阳城进行绞杀。曹操不留神中计了,率兵杀入濮阳城中。他们还没达到郡府时,只听炮声一响,金鼓齐鸣,四方火起,伏兵喊杀声如翻江倒海,朝着他们包抄过来。

曹操立即意识到中计了,随即率军逃向北门。被截杀无法逃出去,他又率军逃向南门,又被伏兵拦阻住了。他再次率军逃向北门时,吕布跃马杀来,竟然一时没认出曹操,用戟指着他的头盔,问:“曹操在哪里?”曹操向前指了指,说:“骑黄马的那个人就是。”

吕布随即收回戟,鞭马追赶那个骑黄马的人,丢下曹操不管了。曹操拨转马头,朝着东门跑去。此时,东门城楼大火燃起,冒烈火浓烟冲出东门,已经成为整个混战的濮阳城中最危险的地方。曹操认为,此处也是最安全的地方,冒着被烧死的危险,从东门冲了出去。

最终,吕布和陈宫精心设计杀死曹操的计谋落空了。

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释义】善于用兵之人,总是避开敌人初来时的气势,等敌人疲惫时再狠狠打击。

【典故】《孙子兵法·军争》中有记载:“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

【故事】公元前684年春天,齐军浩浩荡荡进攻鲁国。紧急军情传来后,鲁庄公号召鲁国军民共同迎敌,张贴布告广征民众入伍。

曹刿自告奋勇去见鲁庄公,与他商谈战争的事。鲁庄公正为战争的事烦恼,就忙下令传见,对曹刿以礼相待,询问他有何破齐高见。曹刿向鲁庄公提了几个问题,大体了解鲁国境内的政治情况后,认定鲁国有资本与齐军决战,并请求陪同鲁庄公一起参战。

鲁庄公觉得曹刿言之有理,就让曹刿与他同乘一辆战车,率军前去迎战。当时,齐军已经跨越边界,入侵鲁国境内。鲁庄公听从曹刿计策,没有直接与锋芒正盛的齐军交战,故意装作溃退的样子,将齐军引入地势较易进行反攻的长勺。

齐鲁两军在长勺摆开阵势,双方实力强弱非常明显:齐军兵强马壮,盔甲锃亮,阵列分明;鲁军人数,武器装备参差不齐,不少新兵在列阵时也稀稀拉拉。加上,齐军一路追着鲁军打,看到眼前阵势,早已有了轻敌之心。

齐将鲍叔牙一声令下,战鼓擂响,齐军以洪水之势奔涌而来。鲁庄公见齐军发起了进攻,想下令击鼓应战,曹刿忙阻止他,让他下令所有将士固守阵地,不准出阵迎敌,违令者斩,另外派弓弩手在阵前射箭,阻挡齐兵进攻。于是,齐军无法冲入鲁军阵地,只好退回原地。

齐军稍事休整后,鲍叔牙便下令发起第二次进攻。曹刿再次阻止欲击鼓迎敌的鲁庄公。鲁军依然令弓弩手不断射箭,阵地岿然不动。齐军再次无功而返。

鲍叔牙认定鲁军不应战,必是怯阵,于是下达了第三次冲锋令。曹刿看到齐军攻势已成强弩之末,再看鲁军将士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就劝鲁庄公下令鲁军出战。

于是,鲁庄公亲自擂响战鼓。鲁军士气高昂,奋勇向前,直杀得齐军大败而逃。此时,鲁庄公想乘胜追击。曹刿让其稍等,然后亲自细细观察齐军逃跑时留下的车辙和人、马印迹。随后,曹刿让鲁庄公下令鲁军迅速追击齐军。

齐军只顾逃命,互相踩踏,死伤累累,还丢下无数辎重武器,大大充实了鲁军装备。

事后,鲁庄公好奇地问曹刿:“为何你到敌军第三次进攻才命击鼓应战呢?”曹刿回道:“两军交战,讲的是一鼓作气势如虎,再而衰、三而竭。齐军第一次进攻士气正高涨,我们没有必胜的把握,所以避开其锋芒。直到他们第三次进攻士气已经衰竭,我军此时出击,方能一举而胜也。”

鲁庄公又问:“刚才你下车勘查一番,才下令追击,这又是为何?”

曹刿说:“齐国毕竟是大国,怕他们败逃之中有诈,待我看清车辙散乱后,方确定可以追击也。”

鲁庄公非常钦佩曹刿,当即拜他为大夫。从此,曹刿随侍左右,为鲁庄公出谋划策。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释义】将领远征在外可以相机作战,不必事先请战或等待君主的命令再战。

【典故】《孙子兵法·变篇》中有记载:“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

【故事】公元前61年,赵充国七十多岁了,仍然督兵西陲,率领不满万人的骑兵,迅速出师,巧渡黄河,立稳阵脚,准备平定羌乱。

到达湟水岸边后,羌人多次挑战,赵充国坚守不出,只是利用威信招降、解散羌人各部落联合。这时,酒泉太守辛武贤上奏,提出建议:“羌人以畜产为生命,现在都已离散,汉军分兵出击,虽不能全诛灭之,只要夺了他们的畜产,掠了他们的妻子,然后退兵,冬天再次出击,大军频繁打击,羌人必定丧胆。”汉宣帝支持这一战略,将辛武贤的奏书交给赵充国,命他与校尉以下知羌事者博议。很明显,这是汉宣帝在下圣旨制定战略方针。赵充国认为此策不妥,就没有采取,而是坚持自己已经制定的战略。

汉宣帝发现赵充国固执己见,就任命侍中乐成侯许延寿为强弩将军,酒泉太守辛武贤为破羌将军,下公文公开宣示采纳并嘉奖他们此前提出的策略。同时,汉宣帝发书给赵充国,指责他迟迟不肯用兵,不顾士兵艰苦,不计国家开支;告诉他朝廷已按辛武贤之策行动;命令他“引兵便道西并进,虽不相及,使虏闻东方北方兵并来,分散其心意,离其党与,虽不能殄灭,当有瓦解者”,并说天道顺当,出兵必胜。

赵充国受到皇帝指责,并不放弃己见,他以为将军带兵在外,虽受诏命,只要能安国家,就应按便宜行事。于是,他上书表面上承认过错,实际上进一步陈述用兵利害,讲述武力征服的弊端以及以武力促使归顺的好处。汉宣帝从谏如流,采纳了赵充国之策。

后来,赵充国按照自己的战略,击败了坚定反汉的那部分羌族人,招降了渴望和平共处的那部分羌族人,迅速平定了羌族人叛乱。

钓鳌客

【释义】比喻有豪放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

【典故】战国·列御寇《列子·汤问》中有记载:“一钓而连六鳌。”

【故事】传说,古代渤海东面有五座山,常随波涛浮动。上帝命十五只巨鳌用头顶着五座山,它们才固定不动。龙伯国有一个人由于出门要经过这五座山,觉得十分不方便。得知其是鳌头顶着的,这个人就用鱼饵将鳌钓起来。结果,他一连钓了六只鳌,导致两座山沉入了大海。

十浆五馈

【释义】本指卖浆者争利,后用以比喻争相设宴款待。

【典故】《列子·黄帝》中有记载:“子列子之齐,中道而反,遇伯昏瞀人。伯昏瞀人曰:‘奚方而反?’曰:‘吾惊焉。’‘恶乎惊?’‘吾食于十浆,而五浆先馈。’”

【故事】战国时,子列子去齐国。到中途,他就折返。他遇到了伯昏瞀人。伯昏瞀人问他:“你为什么这么快就返回了?”子列子说:“我受惊了,不能再继续到齐国去了。”伯昏瞀人问:“你为什么受惊呢?”子列子说:“我每到一个地方,十家酒店就有五家争相宴请我。这样下去,对我并不是好事。所以,我只好提前返回了。”

方寸之地

【释义】指人的心绪。

【典故】战国·列御寇《列子·仲尼》中有记载:“吾见子之心矣,方寸之地虚矣。”

【故事】起初,徐庶是刘备的军师。他多谋善断,料事如神,深得刘备信赖。

有一次,徐庶识破曹军设置的“八门金锁阵”,大败曹军。将领曹仁不服输,在深夜起兵去新野劫寨。但是,这一切,徐庶早有所料。于是,徐庶将计就计,等曹仁离开樊城时,就率军乘虚而入,攻占樊城。

樊城失守后,曹仁被曹操召回了许昌。见到曹操,曹仁非常羞愧。曹操安慰他:“刘备必有能人为他策划!”

很快,曹操探得是徐庶在刘备背后出谋划策,就想把徐庶骗到许昌留在身边,能为自己所用更好,不能为自己所用,也削除了刘备的力量。曹操找到徐庶的弱点后,就模仿徐庶母亲的笔迹写信给徐庶,让他迅速到许昌来。

徐庶是大孝子,见信后,得知老母押在许昌,决定挥泪告别刘备,去孝敬她。徐庶对刘备说:“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于事,请从此别!”

千变万化

【释义】形容变化非常多;没有穷尽。

【典故】《列子·周穆王》中有记载:“乘虚不坠,触实不硋,千变万化,不可穷极。”

【故事】有一天,周穆王从昆山返回合山,途中遇到一个叫偃师的人,手艺精巧,制作的动物能叫会跑,说:“听说你能造出各种精巧的玩意儿,拿出一件,让我看看。”第二天,偃师带上木头雕成的假人拜见穆王。穆王看这些假人的五官齐全,眉毛胡子同真人一模一样,觉得很吃惊,问偃师:“你雕的这些人都能动吗?”偃师说:“不但能动,而且能唱歌,跳舞。就像真人一样。”在偃师的操纵下,木头人按着鼓声的节奏,摆开各种阵势,把穆王看得眼花缭乱。穆王命令妃子一同观看。偃师改变了表演的方法。他拿起云板,吹响笙簧,木头人引吭高歌,歌声婉转悠扬,忽而如百鸟朝凤,莺声燕语,回响不已,忽而如猿啼三峡,哀怨凄恻,催人泪下,忽而如龙吟深潭,虎啸幽谷,气势磅礴。偃师把鼓板的节拍略加变动,木头人在歌声中舒卷长袖,行云流水般舞动起来,舞姿优美,或如雨中荷花,争红吐艳;或如风吹杨柳,摇曳生姿。演出结束,穆王赞叹说:人工是多么灵巧神妙和千变万化。

高山流水

【释义】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

【典故】战国·列御寇《列子·汤问》中有记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洋洋乎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故事】春秋时,俞伯牙精通音律,琴艺高超,是著名琴师。他年轻时聪颖好学,曾拜高人为师,琴技水平很高,但他总觉得自己还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现对各种事物的感受。老师得知他的想法,就带他乘船到东海的蓬莱岛上,让他欣赏大自然的景色,倾听大海的波涛声。

俞伯牙举目眺望,只见波浪汹涌,浪花激溅;海鸟翻飞,鸣声入耳;山林树木,郁郁葱葱,如入仙境一般——一种奇妙的感觉油然而生,耳边仿佛响起大自然那和谐动听的音乐。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弹奏,音随意转,把大自然的美妙融进琴声。老师告诉他:“你已经学会了。”

有一天夜里,俞伯牙乘船游览长江。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又弹起琴来,琴声悠扬,渐入佳境。忽然,岸上有人叫绝。

俞伯牙闻声走出船来,发现一个砍柴人站在岸边。他知道此人是知音,当即请砍柴人上船,为他演奏。俞伯牙弹完赞美高山的曲调,砍柴人说:“真好!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他弹奏完表现奔腾澎湃波涛的曲子,砍柴人又说:“真好!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

俞伯牙非常兴奋,激动地说:“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这个砍柴人叫钟子期。从此,他们成为好朋友。

人面兽心

【释义】形容为人凶残卑鄙,品德极坏。

【典故】战国·列御寇《列子·黄帝》中有记载:“夏桀、殷纣、鲁醒、楚穆,状貌七窍皆同于人,而有禽兽之心。”

【故事】杨朱有一次将老子请到家里,向他请教。

老子见杨朱态度诚恳,就给他讲了这么一个道理:“看人不能光看外表,主要还要看其内心如何,光看外表容易被其迷惑,所以圣人是不注重外表而注重心智的,凡夫俗子却不能做到这一点。假如看人,只要有身子、手、脚、头发、牙齿,你说他是人,然而这种人可能就有一颗兽心。他长着一颗野兽的心,但外表与人一模一样,你也会亲近他;那些长有翅膀、有角、有爪、能飞、能跳的是禽兽,然而禽兽未必没有一颗人心,它们虽然有人心,但外表不与人相同,你还是会疏远它的。过去的伏羲氏、女娲氏、神农氏、夏后氏,全是蛇身人面、牛头虎鼻,没有人的外表,可他们却有至高无上的圣德。夏桀、殷纣、鲁桓、楚穆这些家伙,形状外表都与人相同,可是却长着禽兽般的心。如果人们只看外表而以为他们具有德行,那不是上当了吗?禽兽之心智也有与人相似的地方,例如它们会找东西吃,雄雌相偶,母子相亲,逃避敌害,躲寒就温,居则成群,行则有列,幼者居内,壮者居外,觅食相助,遇害群鸣……可是禽兽的心智远不如人,所以人能使唤它们。在黄帝与炎帝时,让熊罴狼豹上战场作战,让雕鹰鸢鸟协助攻敌,这是用力量驯化禽兽的结果。尧帝就不同了,他使用音乐便令百兽跳舞,使用箫、笛让凤凰来仪、百鸟唱歌。这些全是上古之人的神圣所在呀,他们知道万物的情态,了解异类的声音,才能驯化它们,只有圣人才能做到啊!”

杨朱听了老子的话,获益匪浅,对他更加佩服。

杞人忧天

【释义】指为不必要或缺乏根据的事忧虑。

【典故】《列子·天瑞》:“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故事】从前有个杞国人,常常想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让人觉得莫名其妙。有一天,他吃过晚饭以后,拿了一把大蒲扇,坐在门前纳凉。他抬头看看天,忽然自言自语地说:“假如有一天,天塌了下来,那该怎么办呢?我们岂不是无路可逃,而将活活地被压死,这不就太冤枉了吗?”这个问题把他压得几乎崩溃了。

朋友们见他终日精神恍惚,脸色憔悴,都很替他担心,知道原因后,劝他说:“老兄啊!你何必为这件事自寻烦恼呢?天空怎么会塌下来呢?再说即使真的塌下来,那也不是你一个人忧虑发愁就可以解决的啊,想开点吧!”

可是,无论人家怎么说,他还是整日地忧心忡忡。

疑邻盗斧

【释义】指不注重事实根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

【典故】战国·列御寇《列子·说符》中有记载:“人有亡斧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斧也;颜色,窃斧也;言语,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也。”

【故事】从前,有个人丢失了一把斧头。他怀疑是邻居家孩子偷的。于是,他看到那孩子走路的动作,总觉得那孩子鬼鬼祟祟的,像偷了斧头的;看看那孩子脸上的表情,总觉得那孩子慌慌张张的,像是偷了斧头的;听听那孩子说话的样子,总觉得那孩子吞吞吐吐的,也像是偷了斧头的。总之,那孩子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没有一点不像是偷了斧头的。

不久,那个人在山沟里挖地时,找到了他丢失的那把斧头。他再见到邻家的孩子时,感觉到那孩子的动作神态没有一点像是偷了斧头的。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释义】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典故】《列子·汤问》中记载:“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故事】战国时,韩国歌女韩娥以卖唱为生。有一天,她到一家客栈去投宿时,被店家赶出来。她在店外唱着如泣如诉的曲子,歌声非常凄凉。客栈里住宿的客人们感动得不吃不喝。店主无奈,只好请她住店,到客栈里唱歌。离店前,韩娥唱了欢快的曲子。三天后,很多客人还感觉到那悦耳的歌声在客栈房梁上萦绕。

以卵击石

【释义】比喻自不量力,自取灭亡。

【典故】《墨子·贵义》记载:“以其言非吾言者,是犹以卵投石也,尽天下之卵,其石犹是也,不可毁也。”

【故事】有一年,墨子前往齐国。在途中,有个叫曰的人拦住墨子,说:“你不能往北走啊,今天,天帝在北边杀黑龙,你的皮肤很黑,去北方不吉利啊!”

墨子回答说:“我不信那一套!”说完,他继续朝北走去。但过了不久,墨子又回来了,因为北边的淄水泛滥,他无法渡过河去。

曰得知后,得意地对墨子说:“怎么样?我说你不能往北走,你还不信。现在遇到麻烦了吧?”

墨子微微一笑,回答说:“淄水泛滥,南北两方的行人全都受阻隔。行人中有皮肤黑的,也有皮肤白的,都过不去。按照你的说法,是不是皮肤黑的,去北方不吉利,皮肤白的也不吉利啊?”曰支吾着说不出话来。

墨子又说:“假如天帝在东方杀了青龙,在南方杀了赤龙,在西方杀了白龙,再在中央杀了黄龙,岂不是都不吉利,天下人都不能动弹了吗?你的谎言是抵挡不过我的道理的,就像拿鸡蛋去碰石头,把普天下的鸡蛋全碰光了,石头还是碰坏不了。”

曰听了,羞愧地走了。

量体裁衣

【释义】按照身材裁剪衣服。比喻按照实际情况办事。

【典故】《墨子·鲁问》中有记载:“子观越王之志何若?意越王将听吾言,用我道,则翟将往,量腹面食,度身而衣,自比于群臣,奚能以封为哉?”

【故事】明朝嘉靖时,北京城中有个裁缝很有名气。他裁制的衣服,长短肥瘦,无不合体。

有一次,御史大夫请裁缝去裁制一件朝服。裁缝量好了他的身腰尺寸,又问:“请教一下,您当官当了多少年?”

御史大夫很奇怪,说:“你量体裁衣就够了,问这些干什么?”

裁缝说:“年轻相公初任高职,意高气盛,走路时挺胸凸肚,裁衣要后短前长;做官有了一定年资,意气微平,衣服应前后一般长短;当官年久而将迁退,则内心悒郁不振,走路时低头弯腰,做的衣服就应前短后长。我如果不问明做官的年资,怎么能裁出称心合体的衣服来呢?”

御史大夫突然意识到这个裁缝实在高明,因为他不仅按照成衣法量尺寸定式样,还善于把握对象的特点,从中发现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