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过目不忘的记忆法
22230600000016

第16章 敏锐的观察,是过目不忘的重要保障(6)

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因此在按照事物的系统进行直接观察时,要因事而定,不要千篇一律、死搬教条。这样从实际出发制定的观察程序,才能使观察到的事物有血有肉,真正抓住事物的本质。例如:先整体,后局部,这是一般观察事物的基本方法。这种方法要求观察时,首先指向对象的整体,对整体有个初步的、一般的、粗略的识记后,再分出对象的各个部分,并对这些部分进行细致的观察,以了解其特点、作用。然后,再观察了解对象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和关系,从而对整体获得确切、全面、深刻的认识。又如:由上至下,这是观察人物的一般惯用方法。当初次与一个人见面的时候,我们总是习惯从上面观察开始,首先观察他的面部有什么特征,头发的颜色,是否秃顶,是双眼皮还是单眼皮,鼻子是扁平还是“蒜头”;然后观察他的上半身,胸部是扁平还是隆起,腰是粗壮还是纤细;最后是观察他的下半身,腿是粗还是细,有没有罗圈腿,走起路来是朝里使劲还是朝外使劲。只要我们按照这个程序观察一个人,就能抓住这个人的基本特征。再例如:在学习英语时,注意从语音、词形、词意的程序进行观察,就会有助于提高对单词的记忆量等。观察程序,不应是死教条的,而应是因事物的特征而定,还要因人而定。不管是采用哪一种程序,只要是周到、完全、深入,从立体的高度对事物进行全面观察,最终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达到认识事物的目的。

3.要运用不同的观察方法

对于不同事物要运用不同的观察方法,这是观察中必须注意的一个原则。例如:对于食品的苦、辣、酸、甜、咸的观察,只能用口尝、鼻闻,用耳听是绝对不可能的。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事物有多种的表现形式,在观察这些事物时,也可采用几种方法同时进行。例如:气象人员在观察风力级别时,可以用耳听风吹动空气的音响,也可以用眼看树摇动程度,还可以用气球飘动进行计算,这些方法都可以收到一定的效果。在同时可以采用几种方法观察同一事物时,只要有一种能快速、优质地认识事物的本质的方法,就要选择这种作为观察的最佳方法。其他方法也就可以不去使用。

观察的方法要因人而定,对于观察同一种事物,不同人有不同的方法。例如,古人在观察祖国大好河山,写抒情风景诗词时,不同的诗人有不同的方法。唐朝伟大的诗人李白一生以纵酒、寻仙和放情山水为乐趣,他一生漫游了无数的名山大川,足迹几乎遍布中国。每当他游玩一处名胜之地后,便同朋友一起对坐饮酒,酒间诗兴大发。人们常说的“李白斗酒诗百篇”就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因此李白的诗具有豪迈、开阔的胸襟,不仅以清新俊逸的风格表现了大自然的明媚秀丽,而更多的是以豪放壮浪的风格表现了大自然的阔大雄伟。而唐代中期著名诗人李贺,写山水诗与别人不同,总是先寻得素材然后再写。他经常骑一匹小毛驴,背着一个破旧的布袋,出门远游,观察生活,搜集材料。他仔细观察大自然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在街头巷尾、村庄农舍旁听人说古论今。遇有所见所感,马上记录下来,放进布袋里。然后,回到家中把纸条取出来,进行选择整理,加工创作。他的大部分诗歌,都是用这种方法写出来的。因此李贺的诗形成了字切句琢奇峭瑰丽,造词立意情景鲜明的独特艺术风格。从上述两位诗人观察山水的不同实践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只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观察方法,一定能取得成功。

在观察中还要注意观察对象要相对集中。在一定时间内,只能有一个观察对象,最多不能超过两个(而且必须是紧密相连系着的)。如果观察对象多了,就会影响观察精力的集中,造成降低观察质量的不良后果。例如: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每天每堂课只有一个中心内容,或是语文,或是数学,使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只有一个观察对象。如果一课之内一边学语文,一边学数学,一边画图画,那么这种后果是可想而知的,一定是脑中乱如麻,什么课也不会有深刻的记忆。

二、发挥各种感觉器官的作用

人是通过感觉器官认识世界的。人的感觉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在观察中,这些感觉发挥得越好,对事物的观察就越全面、越准确。否则,虽然也进行了观察,但收效不大。因此,要搞好观察,必须注意充分发挥感觉器官的作用。

1.发挥感觉器官的独特作用

一些心理学家对现实生活的状况进行大量研究之后,发现由于社会实践的不同,人们的感觉器官各有所长。例如:专门从事黑色纺织品工作的工人,能分辨出40多种不同黑色色度,而普通人仅能辨别两三种。熟练研磨的工人能辨别二千分之一的微隙,而平常人只能辨别百分之一的微隙。虽然是同一种视觉,但是由于训练和实践的程度不同,就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从而,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只要经过训练和多次实践,就能提高感觉器官的辨别能力。鉴于这种结论,我们可以说,要提高观察的效果,必须提高各种感觉器官的辨别能力,充分发挥每一种器官的独特观察作用。

2.发挥感觉器官的综合作用

在现实生活中,多种感觉器官同时进行观察的事物是常见的。例如:学生在学习英语单词时,不但用耳听教师发音,而且要用口读,还要用手写;飞行员在空中驾驶飞机时,不仅要用眼看前进方向,而且要用耳听发动机的变化,还要用手操纵各种开关。这两个事例都说明,有时候观察是一个综合性的反映。因此,在观察中要尽可能地让多种感觉,如听觉、触觉连为一体,使各种感觉分析器官协同作战,提高大脑皮层的分析综合的能力,以便从多方面形成暂时神经联系,达到提高观察的全面性与准确性的效果。

三、提高观察的智力技能

所谓技能,是指运用知识和经验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一种活动方式或智力活动方式。例如:学生为了很好完成掌握文化知识的任务,要形成读书、写字、计算等技能;工人为了很好地完成生产任务,要形成操作机器或使用工具的动作技能。同样道理,在观察的过程中,也需要形成一些必不可少的技能。这样才能迅速准确地完成观察任务,加速提高记忆力的进程。

心理学家们认为,人的技能的生理机制是这样的:在人的脑中有一个区域称之为运动中枢,这个中枢的神经细胞负责指挥人体各部分器官的活动。一般来说,人在正常情况下,由于反复进行某一种运动,脑中运动中枢神经细胞之间就形成了巩固的暂时联系记忆,即动力定型。尔后,只要在一定的条件下,由于条件反射,一系列的动作便可以连贯地恢复起来。这种智力活动式的技能,对于观察者来说十分必要,是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通常情况下,在观察中,这种技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熟练地掌握和运用现代化的手段

人类发展到今天,比起祖先时代的条件不管在哪一个方面都优越得多,特别是出现了一系列先进的工具。今天我们要进行观察,可以借助各种先进的仪器和设备得以实施。例如:借助仪器记录能够提高观察的准确性,不仅能把客观情况如实地保存下来,而且能够反复仔细地分析研究。借助望远镜和显微镜能开阔人眼的视野,可以把遥远天际的星球拉到眼前,也能使肉眼看不清的微生物显露原形。借助照相机和录音机等一些现代化的设备也都能使被观察的事物真实、反复、迅速、准确地展现在人们眼前,以便提高观察效率。因此,学会和掌握现代化的仪器和设备,是当代观察者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如果天文学家赫歇尔不是运用自制的201米焦距反射镜和放大222倍的目镜进行观察,他绝不会发现太阳的第7颗行星——天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