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文苑撷英
22229600000022

第22章 风送杏香来

王婕怡文史学院12级汉语言文学

红杏枝头春意闹,烂漫开山城。

——题记

四月的南方早已蝶飞蜂闹,芬芳惹眼,但北方依旧写满萧瑟。校园里零星的绿意从依旧大片光秃的树上窜出,却难以占据视线。

也许,是期待太久了吧!星期六一大早,我们便随着日出的跃动,踏上了去彭阳的路途。沿路荒凉萧瑟压抑不住我们已放飞的激情,在车中静谧与喧闹的交替中,我们到达了彭阳。

公园里、拱桥头,满满都是杏花。风一吹,枝丫轻轻地摇动,几片花瓣不忍负重,随着风的呼唤摇摇晃晃落入尘泥,忘了己,肥了树。当然,不尽如人意的沙尘总来捣乱。在嗅着风送来的杏香时,漫天旋转的沙尘也会肆意而起,扑一脸,吃一嘴。

草草吃完午饭,坐上车,静静等待下午即将到来的大自然倾情奉献的饕餮盛宴。

山风寂寂吹荡。打开车窗,风携卷花瓣映入眼帘,滴落眼角。远远望去,裸露的山体层次分明,半山腰的阶层上绣了一段缨红的腰带。或许是那些杏花本就不喜繁华与喧嚣,只肯叫人远远地望着,在重叠的层峦间引领风骚。几株不甚安分的杏树长在路边,毫不吝啬地向来来往往展示着它的无限风情。它们将自己的美刻入胶卷,在抱住游人的同时俏皮地将花瓣戴于发间。

风卷起发丝飞舞,衣襟猎猎作响,空气中缕缕甜香。层峦中千树万树的杏花,袭千万身高贵神秘的粉纱,袅娜娉婷地静静地伴着山,与山峰轻舞。“春色方盈野,枝枝绽翠英。依稀映村坞,烂漫开山城。好折待宾客,金盘衬红琼。”庾信笔下的美景仿佛与我眼前之景重叠。不同的是,彼待宾客,此待自然。

还来不及把美景尽收眼底,还来不及在心中长留,还来不及再揭开一点层峦中秀美杏花的面纱,蜿蜒的山路就将此等美景慢慢遮掩。

下午时分,车停下来,“毛泽东宿营地旧址”几个大字映入眼帘。住宅依山而建,坐北朝南。房主老爷爷的介绍慢慢传来。园内有五孔窑洞,都存放了毛主席当年使用过的东西。一双大大的草鞋是最令我印象深刻的,真是应了那句老话:“脚大踏得江山稳。”

告别了纪念意义浓厚的“毛泽东宿营地旧址”,我们依旧向前行驶。行至茹河瀑布时,我的心已经按捺不住地激动。我喜欢水,喜欢那些澄澈的小精灵。我以为会是一水透明,却不曾想昏黄的水从高处向低处砸下。流水声清晰传来,站在高处向下俯望,双腿软软的。山底水流湍急,拍起卷卷浪花。面对面与大瀑布谈心,听它用着浑厚的声音唱着杏花,唱着黄河,唱着自然。风吹起水雾扑面而来,是在亲吻我吧!对山成片的杏花树,一树树,一片片,无边无垠,是花的天空,花的海洋。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与大自然无法言语的亲密感。金色的阳光、奔泻的瀑布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绝世的画!

暮色已至,一路随着日落回到宾馆休整。

峰峦叠嶂,石间杏树顽生,石上苍松挺拔,须弥山更是被笼罩在一片佛教梵音祷告的祥和之中。丹霞地貌间流水潺潺,各石窟各有特色。爬至山顶,方圆景色尽收眼底。山风浩荡,声音大得似乎在欢愉地唱歌迎接,又似在怒吼,不希望人打扰这一片圣地。吹着山风,嗅着花香,听着祷告,心里空得好似忘掉了一切,一切困扰和忧愁,只剩心底一片宁静与祥和。

不舍得离开须弥山,离开那一片净土。“芥子纳须弥,一花一世界。”与自然如此贴近,如此相通。离开了彭阳,离开了一县杏花,离开了一城风华。

一树树的杏花,灿烂了枝杈枯寂的思念,芬芳了群山酣睡的春情。回程路上裸露的群山上都插满了小小的树苗。我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强劲的自然会将精华倾注给杏花,送它一季灿烂无瑕,滋养它一世缤纷笑靥。漫山遍野将会是清美的杏花随风轻舞,将清香送往更远。

最后一站,我们在中华黄河世纪坛沉淀自己。中华上下五千年来的历史刻画在一幅大大的青铜画壁上,直观而深刻。大道上行,两旁陈列着各种青铜、石坊等。二十四节气、二十四史、黄河诗句等让人目不暇接。站在坛上望黄河,从天边来,弯绕几道,仿佛又回到天边。夕阳洒在水面上,波光粼粼。采采清风,我多希望可以带走两袖清风,在繁华喧嚣的都市里静静呼吸。

风送杏香来。我不喜拍照,却爱游走其中。伴随微风,花香盈鼻,将美景留于心底,无限冥想,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