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荒凉的白纸
22228900000026

第26章 听大哥说养柞蚕

20世纪90年代初,在克山一处山村,山上生有一片柞树林,那里原是种子公司的养蚕场,后来承包给个人,每家可以包一亩到四亩,每亩地上大约有八九十棵树,树的间距为三四米,高两米左右,树枝展开范围有三四米。柞是木本植物,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说:“此木坚韧,可为凿柄,故俗名‘凿子木’。高者丈余,叶小而有细齿,光滑而韧,其木及叶子皆有针刺,经冬不凋。五月开碎白花,不结子,其木心理皆白色。”

柞蚕以生于柞树,食柞叶而得名。柞蚕从一眠到七眠(七种变化)才能吐丝、结茧、成蛹。大约在6月初,蚕蛹在温室中化成蛾子,交配后雌蛾产籽,籽为黑色,比小米粒稍大些,籽都甩在牛皮纸叠成的盒上。经过七到十天,加以适当温度,籽就变成不到一厘米的黑色小虫,头是个小黑盖。这时,就应该把虫放在树上。把产籽盒放在树杈上,小虫就自动顺着树杈爬到叶上,开始进食。大约吃个七八天,它就会长成大拇指大,白中带绿,是为二眠。三眠时,它的身体继续长大寸许,纯绿色,和树叶一样颜色。经过四眠、五眠、六眠到七眠,虫子就长成比成人中指还长一点的成虫,每经过一眠,它的身上就出现一颗星星,最后,它身上从尾到头就有了七颗金色星星,和北斗七星的排列形式一样,在阳光下闪闪发光,非常好看。七眠虫的颜色呈黄褐色,它会在树枝上吐丝,缠成一圈或几圈,然后垂下一根一两寸长的丝,开始结茧,直到把丝吐完,封口,过了几天就变成了蚕蛹,整个茧就由一根丝缠绕而成。从把最初的小虫放在树上,到最后成蛹,需要大约两个半月的时间,也就是从7月到9月初之间。如果有适当温度,15~20℃,蛹又会变成蛾子,开始生命的又一重轮回。用柞蚕的丝织成的绸,称为蚕绸,宋朝称为“绢绸”,明朝称为“茧绸”。《尔雅》记载:“有柞蚕食柞叶,可以作绵”,这大概是又称为绵绸的由来。

最累的活儿是把虫放在树上,要根据树叶的多少判断放多少只虫,正常情况下,一棵树放三五十只虫,如果放多了,就得把虫抓下来,放到筐里,转移到另外的树上。周围总要留几棵空树,以备不时之需。如果虫儿没有足够的叶子吃,它会自行爬到别的树上,或者是爬到地上,有的爬不上树的,就在草中提前结茧了,但是非常小。这种情况叫做“跑坡”。这时虫子身上长刺,抓在手里肉乎乎的,它还会用脑袋甩你,左右拨拉你。

虫子在树上吃叶的时候,正是鸟多的季节,有很多是南方来的候鸟。所有鸟都是蚕的天敌,松鼠也是,还有八脚虫,它身上的针能把蚕扎死。该怎么对付这些鸟呢?由于国家政策,不许用枪,就得用人放鞭炮,敲盆子,大声呼喊,把鸟吓走。要不,鸟落在树上,“邦邦邦”一会儿就能把虫儿吃光。白天晚上,无论刮风下雨都得巡山,风大容易把虫从树上刮掉下来。下雨时,虫子多是躲在树叶背面,刮风时,虫儿就躲在树枝背面。有时还要防附近顽童偷蚕虫,他们回家用油炸,非常好吃,肉筋一样有咬头。

在山上要搭个能住人,能做饭的窝棚。先准备十多根竹子,劈成两半,一块十多米的塑料布,先每隔一米打根木桩,围成长方形,把竹披子绑在相对的两根木桩上,弯成半圆形,在其顶点处拉一根横杆固定,把塑料布铺在上面,窝棚两面挖出一锹深的沟,把塑料布两边放沟里,用土埋住,踩实。再在窝棚两侧打几根木桩,从棚顶拉上绳,绷紧,系死。这样刮风时棚顶就不会被掀开了。窝棚的其他两面,一面堵死,另一面做成门。

做饭、睡觉都在窝棚里面。地上很潮,需要搭起离地一尺来高的板铺,也铺上塑料布防潮。要带煤气罐和炊具。没有煤气罐就得搭灶台。山下有一条小河,叫诺敏河,可以取水,有一里多路,山上有山泉,还有蘑菇:鸡腿菇、鸭蛋黄、油蘑、榛蘑。山上和河里的水都挺清亮,直接可用。大哥认识附近一处养狐狸的人家,就去他家的井里打水,用自行车驮着塑料桶来回,路上经常能看见野兔。附近没有人烟,十来里路之外才有村落。这座小山方圆有六七里。主食主要是米饭,有时下山买点儿青菜。早上先在山上巡视一番,回来做早饭,饭后再去巡山,周而复始。晚上照明用蜡烛和手电。夏天天黑得晚,有时就用不着照明。

等挂茧的时候,用手或者剪子把蚕茧取下,装在编织袋里。那年,大哥收了30多袋蚕茧,运回县里家中。一家三口用剪子把蚕茧剪开,把蛹倒出来,茧壳再装到编织袋里,蚕蛹则拿到市场去卖。割茧取蛹的时候正是9月中旬,天气很热,一边割,蚕蛹就一边变成蛾子,到处乱飞、乱爬。有时侄女就到处抓,把翅膀剪下,用油炸着吃,自有和蚕蛹不同的滋味。最后结算,没赔没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