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吐哈石油报优秀新闻作品集
22224800000092

第92章 “组织助我上大学”

记者赵红见习生杨利

8月6日,家住哈密石油基地七区的刘海涛收到了他梦寐以求的大学录取通知书。

这对刘海涛一家来说是莫大的喜事。高兴过后,一家人却为高额的学费犯愁了。自从6年前刘海涛的爷爷被诊断出患有胃癌,他的家就一直被拮据的经济困扰着。屋漏偏逢连阴雨。2005年刘海涛的妈妈又因患食道癌不幸去世。父亲自幼患有癫痫病,没有固定收入,全家人一直依靠爷爷的退休金生活。

就在80高龄的老人为孙子的学费食不甘味、夜不能寐时,8月7日,指挥部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魏银广来到他们家中,把一学年的学费递到刘海涛手中,并鼓励他到学校后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学业。

拿着沉甸甸的助学金,刘海涛百感交集。他的脑海中浮现出自他上初中以来指挥部领导和工会负责人带着救助金、慰问品多次来家中嘘寒问暖的情景。他含泪说道:“没有组织的关怀和领导的鼓励,我就无法顺利完成学业,更不可能考上大学!”刘海涛表示,到学校后自己一定刻苦学习,将来以真才实学回报家庭、回报社会,报答所有帮助过他们的好心人。

从刘海涛家出来,魏银广又带着指挥部党政工团组织的深切关怀,深入基地五区、八区等住宅小区,为考上大学、中等职业技术院校和正在上高中、初中、小学的特困家庭、困难家庭的孩子一一送去“金秋助学金”。

“把发展成果惠及到广大员工群众,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困难上不起学。”这是指挥部党委做出的郑重承诺,也是指挥部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举措。自1996年建立“送温暖”扶贫帮困基金以来,指挥部先后投入27万余元,资助52名油田困难家庭的大学生、中等职业技术院校学生完成学业,他们中不少是从小学、初中或高中阶段就开始接受指挥部资助的。目前这些学生大部分已走上工作岗位,有的还回到了油田,在各行各业施展着才干,以报答组织的恩情。

(原载2007年8月13日《吐哈石油报》)

尊重劳动、尊重人才是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环节。近年来,指挥部给受聘于企业的农民工和职工同等的培训、培养、选拔、任用机会,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创业热情,使农民工在推动指挥部跨越式发展的同时充分彰显了个人人生价值。这从油建公司万开兵的成长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