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吐哈石油报优秀新闻作品集
22224800000106

第106章 落实十条措施加大清退力度——清退工作专论之五

本报评论员

大量使用外雇工,除了历史原因之外,直接原因有四个:首先,老板意识强。有的单位、班组,除外雇工干活外,职工都是“动嘴不动手”的老板,甚至一些关键岗位也是如此。大量使用外雇工司机,对安全生产构成很大威胁。其次,劳动用工观念陈旧。从局部和近期利益出发,认为外雇工听话、好管、成本低、麻烦少,清退外雇工积极性不高。再次,“亲戚工”“人情工”“关系工”在外雇工总量中占有一定比例。这些人大多工作舒适、工资优厚、时间较长,增加了清退工作的难度。第四,制度不完善。有的单位用工随意性很大,先用人、后审批现象时有发生;管理力度不够,合同不规范,费用支付渠道多,标准执行不一;有的单位将劳务费从承包项目费用中一次性列支,形成了外雇工失控的现象;还有的单位采取提高工资基数、增加用工数量的办法,蒙混过关。

指挥部对症下药,提出了十条措施,充分表明了指挥部清退外雇工的坚强决心和科学态度。这十条措施是一个整体,是一剂猛药,是治本之策。清退外雇工,治理劳动用工上的不正之风,挖掘内部劳动力资源潜力,最根本的是要科学定编定员,建立内部劳动力市场,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优化配置,形成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劳动用工机制。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全面理解、落实十条措施,加大清退工作力度,加快进度。通过清退,强化劳动用工的基础工作,促进油田劳动力市场的发育,促进党风廉政建设,促进职工思想素质和技术素质的提高,为油田的改革、发展、稳定创造良好的条件。

(执笔:李永春)

(原载1998年10月12日《吐哈石油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