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不一样的天空
22223800000004

第4章 家乡的干豇豆

春节期间,远在数百公里以外,年过古稀的老母亲托人给我捎来一袋家乡的干豇豆丝。

豇豆,是川北老家常种植的一种蔬菜,一年四季吃法多样,夏可凉拌、清炒,或切成条状煮稀饭,或切成颗粒状蒸干饭吃,还可煮后晾晒干,留至淡菜季节,做炖菜用。可以说豇豆一年四季陪伴着家乡人,让家乡人大饱口福。

我曾在川北山区生活了二十多年,可以说是吃豇豆长大的。那些年,父亲在县轮船公司从事轮渡工作,常把乡下人拉向城里,也把乡间的新鲜蔬菜源源不断供向城镇,当然也就少不了豇豆。每年豇豆大量上市,母亲常常购买一些刚上市的豇豆回家,或煮在饭中,或从饭中捞起凉拌做下饭菜,供全家人食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川北闹饥荒,很多人流离他乡谋生。我家子女多,母亲为了让子女多吃一些饭,长好身体,常把豇豆与红苕、萝卜等蔬菜一起洗净,焯水后在阳光下曝晒,晒成干和丝妥为收藏,留作自家食用。显然,在当时母亲的眼中,已把豇豆一类既经济实惠,又做法简单、可调剂旺淡季节的蔬菜作为主食。20世纪70年代末期,我在县城读中学,食堂里每天供应的也就是玉米、红苕、萝卜和豇豆之类的蔬菜。长期食用,学生们感到无味,常发誓以后生活好了,要少吃它们,多吃肥大块。在发誓人中间,我也算是态度坚决的人之一。

高中毕业后在外求学工作,农村普遍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的粮食产量大幅上升。我的家乡大多数人也脱贫致富,吃上了大米饭、猪肉和各类的鲜蔬菜,告别了过去红苕、萝卜一筲箕的岁月,我为家乡的巨变而感到高兴。

这几年,随着生活的不断变化,人的口味也变得不可捉摸,天天吃鸡鸭鱼肉,反而感到口中无味,总觉得饭菜不香。每当走进临江市场或建设街蔬菜市场,听到人声嘈杂,反而心烦,四处转转,还是两手一空,不知该买什么菜才好。妻子常抱怨家不好当,饭不好煮,菜不好做。

去年春节,远在数百公里外的母亲惦记着儿孙,托人捎给我一袋干豇豆丝。妻子用干豇豆与腊肉煮在一起,端上桌,一家三口开嘴一吃,齐声叫好,于是接二连三吃了好些天。五一节放假三天,妻子觉得好东西不能独享,又热情高昂地邀来几个好友,聚在我家,一起吃家乡的干豇豆,大家吃后共同认为味道真是好极了。

吃干豇豆想起人生,怀旧追忆过去的时光。尽管当时吃干豇豆是一种无奈与悲哀,但是日后它却能给人一种少有的热情,让人接纳并充分肯定它的价值所在。

(2000年1月10日《成都晚报》锦水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