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寻找卡拉
22221400000042

第42章 1988年的单车

1988年,我八岁。那年爷爷就买了一部自行车,我们那边习惯把自行车叫单车,我记得爷爷那部单车是双杠的,永久牌。那个时候,在村里能拥有单车的家庭还是极少数,可以说比现在的轿车还稀罕!

那辆单车载重能力特别强,后面载两大袋谷子,在车头还能放一袋谷子。我发现那个时候,很多人都能像演杂技一样用单车载东西。现在的单车,后面载个人还老摇晃着,这应该跟单车的质量有关吧!

那个时候,在家门口每天都见爷爷拿着抹布在刷洗着单车,不把单车擦洗得一尘不染,爷爷是不会放回家中的。而且每到晚上,他还拿出原本做衣服的布料把单车盖住。爷爷说,这样除了防尘,还防偷,因为晚上夜黑,人家不易发现这里有单车。

那个时候,我觉得最自豪的事,就是坐在爷爷单车的后架,看着伙伴们羡慕的眼神,心里高兴得似乎身子要飘了起来。我发现爷爷踩单车也特别带劲,不管是多陡的坡,还是多窄的路,他都骑得稳稳当当的,而且速度还非常快。

爷爷的单车没骑多长时间,就给我爸骑去了。那个时候,我们村里来了个戏班子,是唱潮剧的,潮剧又名潮州戏、潮音戏、潮调、白字戏,主要流行于潮州方言区,是用潮州方言演唱的一个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

我们那里的人,喜欢把汉剧、潮剧等称为老人戏。

每当有类似的剧团来到我们村演出,村里的老老小小都会说,又有老人戏看了。我爸懂潮剧,小时候我们家有录音机。每天放的卡带都是父亲听的潮剧,还有就是汉剧。我们这一代,相对父辈而言又要时髦一些,很不喜欢听那些潮剧之类的。不过,我倒喜欢听,虽然听不懂,但听到那依依呀呀的声音,倒觉得是一种乐趣。

要懂潮剧就必须懂得潮汕话,不然你连听都听不懂,何来一唱之说。那个时候,父亲懂潮汕话已经很长时间了。他十五六岁就开始跟爷爷在潮州地区学做铁匠,我们那叫打铁师傅,打一些农用锄头、镰刀、菜刀等农用和家用工具。

父亲是一位很有语言天赋的人,那个时候很多人都说,很难学会潮汕话。我们把潮汕话称之为“学老话”,意思就是说潮汕话难学,要学到老。父亲到了那半年就学会了,而且说的相当地道。

在潮汕的十多年,父亲认识了那边的朋友。正好那边的朋友在搞潮剧团,类似潮剧团的我们民间有个叫法“走江湖”。当走到我们村时,父亲的朋友问我父亲要不要加入这个团体,父亲跟母亲稍作商量后就决定加入了。那个时候,父亲只是农民,也许他觉得跟这个剧团可以赚点钱,还有一点就是爱好吧!

父亲离开家乡的前一天,跟爷爷说要去“走江湖”,要爷爷的单车代步。爷爷说,你不会骑单车,要它何用。父亲却说,我一天就能学会。爷爷有些不信,但儿子提出要单车,他也只好答应了。

父亲做什么事总是较有天分,那天跟潮剧团到另一个村,父亲边学单车边走,没到那个村庄就学会骑单车了。从此,那辆单车就陪伴着父亲走过一个村庄又一个村庄。

父亲在潮剧团呆了五年时间,他很少回家。只是经常看见母亲收到父亲的汇款单,于是母亲拿来买高压锅、电风扇之类的家用电器。

在我读小学六年级时,父亲退出潮剧团回家来了。父亲骑着爷爷那辆单车回来了,让我觉得意外的是,单车并没有损坏,看起来跟五年前的样子没差多少。

父亲把单车骑回来后就还给了爷爷,他自己买了一辆单车,是凤凰牌的。那个时候,村里很多人买单车了,似乎在一夜之间,村里刮起了学单车风。我发现村里男男女女,大大小小都学起了骑单车。

那个时候,每天都能看见,公路上一人学单车一人在后面扶着单车。而且经常能看见学单车的人摔跤,大家也以此为乐。

母亲也就是那个时候学的,母亲较笨拙些,学得慢。父亲总是说母亲太笨了,学了一个月了还不会。说来也怪,当父亲常责怪母亲笨拙的那几天,母亲竟然学会了。那个时候,我还一直担心,母亲恐怕是学不会了。

我也是那个时候学会骑单车的,我们年纪小不怕摔。跟几个伙伴在空地里,跨着三角架,“哐锵、哐锵”的学起单车。因为年纪小坐不上座包,只能跨着三角架踩。然后慢慢地跨着单杠学,最后才慢慢地试着坐上座包骑单车。

我们几个伙伴经常摔得两腿青一块紫一块的。不过,我们不觉得痛。每天都是嘻嘻哈哈的,感觉会骑单车,是件很自豪的事。

其实学单车,我们几个伙伴也是为了上学着想。小学六年级一毕业要到镇里读初中了,无论如何是要骑单车去的,这也是学单车的动力吧!

在镇里读三年初中,骑了三年单车。后来,我弟弟读初中,又骑了三年。除此之外,遇到农忙时,单车就是载重的好工具,父亲总是载着三四袋谷子骑回家。

后来,单车坏了就扔在家中了。也许,单车所承受的超出了它的想象,它也应该休息休息了。

最近几年,除了看见学生骑单车上学外,我很少看见大人会骑单车。因为,这个时候,每家每户都有摩托车了,有些家庭还有了小汽车。

母亲是一位比较勤俭的人,我一直认为,母亲还会骑单车去镇里。就在去年回家,我发现母亲不骑单车去镇里了,她说,打车去快些,又花不了几块钱。

我一听一怔,原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早就改变了人们的想法了。不过,我不认为这是一种浪费,觉得是一种进步。

我在想,再过几年,村里人都有了小汽车,那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