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枫叶红了的时候
22221300000053

第53章 空城计

《三国演义》一问世,人们对“武侯弹琴退仲达”的议论就没闲着:认为这纯属子虚乌有。孔明咋会这样闹玄呢?司马懿老先生也不会那么傻冒哪。

这使孔先生的历史形象减色不少,而作者罗贯中先生一直沉默。我觉得该把底细抖搂出来,让大家对孔先生和司马懿有个全面认识。

要我说,一开始孔先生是有责任的。他不该让学者型的马谡到街亭建筑公司去管具体事宜,结果弄了个底朝天。街亭赔掉了不算,还欠了曹魏集团一屁股债。司马懿总经理也不含糊,领了十五万人到马谡的总公司孔明这儿要账来了。大有不给钱就平了县城之气慨。

怎么办?孔先生当时仅有二千多人,来硬的不妥,全数偿还马谡所欠之债也不妥,那样刘蜀集团可就没有流动资金了。孔先生前思后想,一跺脚,今儿个头拱地也要把事给摆平,说将功补过也行。

他决心施展秘不示人的绝技了。

啥绝技?罗先生在《三国演义》里没细说,只点了一下:孔明“每自比管仲、乐毅”。据史书载:乐毅有一手十分了得的“琴功”。但凡侠客高人,谁识庐山真面目呢。孔明这身秘不示人的绝术,是在隆中道场面壁数载练就的,不易呵。

侠客们知道,一旦进入“琴功”之化境,任你有万夫之勇,也难近前。不过古谚道:至极之功常有至极之险。此琴功之险就是使用时极为耗精费血。后来孔先生出师未捷、病殁五丈原,与这一次的耗费不无关系。

新近,武侯弹琴退敌的否定方辩友提出几条疑问:1、司马懿不敢进城,无非是害怕城中设伏,那么,派一队侦察兵不就得了;2、司马懿“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距离应不太远,派一神箭手把孔明射下城楼不就得了;3、司马懿有十五万人,孔明身边只有二千五百人,那么,司马懿围困他三天不行吗,何至于掉头就走呢?实在颇有牵强之感。

其实,这是辩友方不晓得孔先生和司马懿是有过信件来往的。

当时,孔先生差快马密送司马懿一个贴子。司马懿阅罢,哑然失笑道,孔明先生小看我了。他即时回贴:孔先生果能以弦琴之声退我十数万精锐的话,马谡所欠之债,一笔勾销。

司马昭进言,勾销账目的事是否要先跟老板打个报告?他老爸听了直摇脑袋:将在外呵。别让那孔明小看了咱爷们。再说了,咱给老板挣下了“街亭”,功劳不小了。司马懿让儿子把耳朵凑过来:万一孔明不是吹牛,退也无妨,要知道功劳太大了,不一定是好事哪。对老板那儿,要留点心眼。

也有一种说法,说老江湖司马懿,当然知道江湖上有一种神秘莫测的琴功,火候到了,其声如飓风之拔大树,其音似毒气之致人迷。然此功耗费精血极大,非到万不得已的份上,人所不为。司马懿寻思你孔明这回急了,他巴不得如此呢。他有自己的小九九:即便你孔先生今日表演得到位,俺也不过是暂时撤退而已,而耗你精血便是俺明日之大胜呵。

瞧瞧,前头所说的派侦察兵、施冷箭等等说法是何其无聊。不是人家司马懿不能为,而是其不为。有人又问:那罗贯中先生为什么不写明呢?唉,罗先生早料到后人会议论他(如鲁迅就说《三国演义》把孔明写得近乎“妖”了),因而就省略一点,留下空间让你自由想象了呗。

那天,孔先生早测出风向了,司马懿要账的队伍自北而来,这边南风劲吹。孔明在城内布下数十台古琴,刹那间同时奏响,恰逢大风起兮,尘土飞扬,琴声愈显悠劲。直弄得远道而来的魏人不知所措,情乱意迷。司马懿明白孔先生不是吹牛了,有真功夫。于是如约而退了。

都说孔先生当时弹奏的曲子是《八面埋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