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最美的花儿献给您
22215300000063

第63章 青花瓷瓶

清朝末年,荆州城外有一书生姓金名榜。

父母渴望金榜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及弟状元,光宗耀祖,跻身政界,出人头地,故起名金榜。

金榜三岁读《论语》,五岁学《孟子》,七岁习《书经》,九岁背《诗经》,十一岁讲《礼记》,十三岁用《左传》。

年少的金榜,已是满腹经纶。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金榜屡战屡败,一连考了二十几次。昔日英俊潇洒的青春少年,转眼已是人到中年的汉子,金榜依旧是“童生”一个,连秀才也考不上。

父母又气又急,双双倒下。不久,先后离开人世。

临终前,父母交给金榜祖传下来的青花瓷瓶,再三嘱咐,不到山穷水尽万不得已之时不要卖。

看到金榜点头,双亲才合上双眼。

金榜手不能提,肩不能揽,父母在时,衣食无忧。父母去了,衣食有忧。

此次,金榜一饿就是七天,头发晕,流清水,躺在床上呻吟不已。

忽然,一股煎饼的香味飘进屋来,直扑鼻孔,金榜贪婪地嗅着,本能地舔着舌头。

没等金榜愣过神来,人称“游击队长”(自己不开店,专跑农村收货,然后再卖给各店家、收藏家,行里人称之为游击队长的)金茗,背着一袋香喷喷的煎饼,不请而至。

人饿急了,便什么都忘了。金榜抓起煎饼大口大口地吞。

吞饱了,金茗不见了,祖传的青花瓷瓶被金茗“铲地皮”(游击队长收货出货比较低,故称铲地皮)。

金榜惊骇不已,立马清醒过来,追了过去。

金茗不肯归还青花瓷瓶,金榜忍不住动了手脚,吃亏的却是自己。

金茗临走丢下一句话:什么时候你田地长出了庄稼,青花瓷瓶我一定物归原主。现在,我暂且替你保管。

金榜无言以对,垂头丧气而归。

此夜,金榜第一次失眠。

天刚亮,金榜便一身农人打扮荷锄而出,傍晚才归。夜里,金榜反没了瞌睡,挑灯夜读至深夜。

秋天,田里终于收获庄稼。

金茗食言,未至。

金榜不介意,白天耕地,晚上耕耘,其乐融融。

历尽人间沧桑之后,金榜终于在甲子之年头中状元。

在众多贺喜人流中,闪现一位熟悉的身影——金茗。金茗果不食言,双手呈上青花瓷瓶。

金榜接了,并不惊喜,手一松,一件稀世珍宝粉身碎骨。

众人见状,大惊失色。

金榜笑道:此乃“高仿”(做旧做得好),吾一眼识破矣。然父母和金茗设下双簧,用心良苦,余遂铭记在心,发愤苦读,报效三人耳!

众人听罢,豁然开朗,鼓掌欢呼。

金榜在人群中搜寻,金茗却早已悄然离去。

(载《小小说月刊》2002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