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牛撇捺文集·历史碎片(卷五)
22179000000081

第81章 罢官昨日今如何

唐朝诗人李颀的朋友陈章甫被罢官了。李颀写了送别诗,表述了许多思想,包括同情、惋惜、安慰等等,诗的最后,提出了一个颇有意思的问题:“闻道故林相识多,罢官昨日今如何?”你在家乡的亲戚朋友很多,你罢官回家他们该如何对待你呢?

是啊,朋友被罢官,将要回到他的故乡去了,他的那些朋友们亲人们会以怎样的方式对待他,以怎样的态度和他相处呢?

李颀说的这是唐朝的事情,唐朝的事情我猜想起来难度太大。

唐朝的人,中了举有了功名,地方政府会派人敲锣打鼓地去报喜吧?家人族人亲朋好友乡里乡亲会奔走相告吧,会杀猪宰羊摆酒宴庆贺吧。而对将要做官的人,恭维赞美艳羡自不在话下吧?那种情境,令人陶醉啊!可是,一个人如果被罢官了,很灰心很潦倒很落魄地回家来了,那些当年送他的亲友们,那些以他为荣以他为傲的人们,态度又该是怎样的呢?这是一个比较深奥的问题。简单的答案是,肯定没有他做官时排场风光,亲友们的态度也没那时温情炽烈。除了痛心的,惋惜的,安慰的,可能也有不少幸灾乐祸的,讽刺挖苦的,避之唯恐不及的。这一点,我们不仅可以从人性中去推理,看看几千年的历史与文学作品,那里面就有极为丰富的事例可资佐证。

还是说说当今的事吧。

我们的一些曾手握重权的官员退休了,与以前门前车水马龙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人走茶凉,门前冷落车马稀,乃至门可罗雀了。

我们的一些官员落马了,自己见人都不好意思,想躲避了。看他们的人,八成不是去慰问的,而是看笑话的,是想从精神上进行报复的。

前一段时间一位女士给我打电话,言她女儿大学毕业了,想去某单位就职,她请我给那个单位的一把手说说活,玉成此事。我说,那个人是你姐夫过去的部下呀,他们关系极好,让你姐夫说一声不就行了吗。该女士说,她姐夫不想说,他因为经济问题被罢官(曾是一个要害部门的一把手)后,他的那位老部下竟然一个电话也没有打。听了此话,我无言。我以为此女士的那位曾权倾一时的姐夫不太明白事理,他之所以出事,原因是多方面的,对社会没有一个明白的认识与理性的态度,是原因之一吧。他出事了,要求部下们亲友们纷纷去看他去安慰他,或者打电话写信为他压惊,这不符合目前的生存之道与发展之道吧。他出事了,便处在纪检与公安的视野里了吧,那么别人去与他亲热,不是要冒被怀疑甚至被传讯的危险吗?他罢官了,部下们亲友们去见他或者打电话,怎么称呼,称呼某长吧,怕被他怀疑是讽刺挖苦,明明某长的头衔被拿掉了,还称呼某长,不是别有用心,也有点别有用心之嫌。称呼老某吧,怕被他心里骂,老子刚不干这个要职,你就敢呼名唤姓了,人心不古啊,狗眼看人低啊!见了他说什么?说他干得对,说受贿个百八十万算什么,说组织对他的处理是错误的,显然不正确。说你怎么那么糊涂,身居要职,不严于律己,竟然敢置党纪国法于不顾,被赵公元帅打倒,这不是自毁前程嘛。这些话似乎不好说,说出来可能招来他的骂。说家长里短,张三李四王二麻子吧,又怕他说你怎么对我的事不管不问呢。说什么都不行,都说不好啊。

“闻道故林相识多”,故林旧识们是社会的人,他们只能按照社会法则办事。如果某人因不善侍奉权贵,不善巴结逢迎,不搜刮百姓不欺压乡里等原因被罢官了,他们会同情他,会对他更好。如果某人因贪婪、刻毒等原因被罢官了,他们当然会疏远他、讽刺挖苦他,唾弃他。“罢官昨日”,是检验亲友们对他态度的时机,也是社会对此人的一个检视与评判的时机。

2008.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