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将可以退敌,书生也可以退敌。
《豫章文集·遵尧录》记载:“会契丹与元昊争银甕(瓮)族,于是麟府奏警,仲淹乃有请,出为河东、陕西宣抚,二敌闻之,皆不敢动。”大意是说,当时辽国与西夏在争取、争夺银甕族这样一个部族,麟州告急。因此之故,范仲淹自己要求到河东、陕西当宣抚使(即巡视战争地区的朝臣,负督察军事重任),契丹人与党项人听到这一消息,都害了怕,不敢再有大的动静。
真实的情况是,庆历三年(1043年)六月甲申,以范仲淹为陕西宣抚使,但未成行。八月癸丑,韩琦代仲淹宣抚陕西。奇特的是,范仲淹虽未赴任,但消息却传到了辽与西夏,产生了威慑力,起到了退敌兵的作用。
看了这段史料,给人以书生亦可唬敌退敌的印象。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可以互补。
在军事斗争中,有时候需要以硬碰硬,有时则需要以柔克刚。
中国古代的边将,老粗居多,草莽居多。他们律身不严,军纪废弛,治军无方,对少数民族多不讲信义,多贪小功,不为大略。在宋与西夏的对垒与交往中,宋朝边将的表现比较差。于是,才有了以儒将治边的呼声,也才有了范仲淹等文人才子效命沙场的机遇。
书生展示军事奇才的事例不少。明朝大将袁崇焕,万历年间的进士,书生。他自请守辽,筑宁远(今辽宁兴城)等城,屡次击退后金(清)军的进攻。天启六年(1626年)获宁远大捷,努尔哈赤被打伤致死,袁被授辽东巡抚。次年获宁锦大捷,打败皇太极。袁升任兵部尚书,督师蓟辽。努尔哈赤、皇太极之辈,好生了得,个个是一流的军事家,戎马一生,但就是打不过书生袁崇焕。后金人后来不得不用反间计让昏庸的崇祯皇帝除掉袁,以扫清他们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
毛泽东是个师范生,做过教师和北京大学的图书管理员。毛泽东饱读诗书,虽从小崇拜曾国藩,却未当过兵,未进过军校,未接受过专门的军事训练。毛一生没摸过几次枪,可毛却是军事奇才,大战略家。游击战争战术的制定,四渡赤水的调度,三大战役的部署,都是他的杰作。败在他手下的,是一批留日留德留美的军校生,一批黄埔军官学校的毕业生。
范仲淹是书生,李元昊了解他,是从他写给李元昊的信中窥见其人的文才与韬略的。虽然因这封信,范仲淹受了朝廷的处分,虽然李元昊没买这封信的账,但文人的责任心,文人的胸怀,文人的境界,李元昊与辽国人是了解的。
范仲淹其人,《延安府志》所载之《重修范文正公庙碑》分析他“拥强兵,据重镇,仅足以支吾元昊而已,卒不能捣灵武而践贺兰者何哉?意者,笔墨之词易工而殳矛之功难立也”。文人赋诗填词为文都比较容易,而建军功较难。公正地说,范仲淹的军事才能不是很突出,契丹人、党项人害怕的,不是他的军事谋略与磅礴气势,而是他所代表的文人集团所表现出来的正义与正气。范仲淹治军监军,自然会在军中倡导推广儒家文化,会在军中树立正气,会增强军队的向心力、凝聚力与战斗力。范仲淹治军监军督军,会克服军队的骄躁情绪,会领会“有征无战”的圣旨,会谨慎行事,会对敌军采取军事政治并重的策略,削弱敌军的意志力与战斗力。李元昊了解中原文化,了解中原的文人尤其大文人,了解“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以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们。所以他不怕赳赳武夫,却害怕白面书生。这里面的道理十分深奥,又无比浅显。
文化是有震撼力、威慑力、杀伤力的。书生可以唬敌可以退兵,这不是神话,是历史事实。
20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