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牛撇捺文集·意识荒草(卷三)
22178900000098

第98章 社会科学院的生死

改革开放以来,一些中国人变得越来越实际,越来越实用。中国人似乎对什么东西都要进行有用无用以及用处大小的推演与判断。中国人琢磨了许多事物,也下了不少断语,其中被琢磨过的一件事,就是社会科学院尤其地方社会科学院是否还有作用,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是否应该结束它的生命。结论呢?虽没有来自权威部门的权威结论,但私下里,不少人认为社会科学院研究不出什么成果,解决不了什么问题,应当将社科院撤销,并人大学,或者并入政府行政部门的某个研究所。对于这样一个关乎一个机构命运,关乎这个机构内无数人前途的问题,下一个简单的断语似乎不太恰当。但如果要考我的话,我也只能简单而肯定地说,社会科学院不应当撤销,社科院要生而不能死。

我不想说社会科学如何如何重要,不想说社会科学工作者为改革为开放为发展,为思想解放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作出了多么巨大的贡献,不想说国家花在社科事业尤其社科院建设上的经费十分有限近乎微不足道,只想说社科院是国家、地方的门面,是社会的门面,是时代的门面,是民族的门面。

社会科学院是干什么的?是研究政治、经济、法律、宗教、哲学、历史、文化、文学等社会科学的,是创造文化积累文化保存文化的。社科院的存在,能够使社会科学的研究更集中,更全面,更系统,能够创造和积累更丰富灿烂的文化,能够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更为可靠的智力支持,能够创造社会发展所要求的良好的思想意识氛围。我想社科院存在的这些好处,大家都是认可的吧。如果不抱有偏见,如果有一些学术史思想史的知识,如果对社科院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贡献能有一种大致的了解,我们就不能不承认这一点。

我们应该让社科院“活”着,聚拢一批社会科学工作者,聚拢一批社会精英,为他们提供一个基本的有学术氛围创造意识的生存和工作环境,让社会科学工作者发挥整体效能,产生人力放大现象,使社会科学事业能够更加兴旺,也使社会科学工作者能有一种职业的骄傲和精神的归属和归宿。

我们应当让社科院“活”着,聚拢一批轻物质而重精神,敢于面对现实,敢于针砭时弊,有时代精神,有求实作风,有社会批判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学者,一批关照现实、关注未来的探索者,为更多的人树立甘于清贫、甘于寂寞、忠于事业的榜样,让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热昏的头脑能稍稍冷静一点,过于浮躁的心情能微微沉稳一点。

我们应当让社会科学院“活”着,保留一块文化的招牌,保留一种重视文化的传统,保留一种中华民族应当在文化上领先世界的心性。

200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