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牛撇捺文集·意识荒草(卷三)
22178900000068

第68章 印尼“革命”的警醒

东南亚金融危机,引发了印度尼西亚的动荡和暴乱,引发了新一轮的反华排华浪潮。印尼的排华,由来已久,自华人侨居这个东南亚不发达的国家以来,排华事件就经常发生。特别是每当出现经济萧条、政治动荡之时,反华排华的浪潮就更加恶浊高涨,可谓臭名昭著。

印尼的排华,其原因据说是贫富悬殊,是因为占人口少数的华人拥有了大量的财富,垄断了国家的经济命脉。新任印尼总统哈比比也公然宣称,暴力、骚乱和排华不是民族矛盾和政治问题所致,而是贫富悬殊问题的反映。排华大概可以称得上是一种“革命”吧。考察印尼国家的发展历史,这种说法不能说是无稽之谈,而有它一定的根据。印尼的华人在印尼总人口中占少数,而且在几十年前已绝大多数入了印尼国籍。但由于民族、宗教等多方面的原因,华人尚未真正融入印尼社会,华人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均遭受歧视,不可以从政,不可以从事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工作,不可以涉足事关国家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的重要部门。华人唯一被允许从事而且可以发挥其才干的,便是商业领域。由此,华人中许多人便做小商小贩,有些还成了富商巨贾,在经济领域中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说,华人的富足也是被迫形成的。

要命的是,印尼的非华人不管华人的富足是如何得来的,反正他们认为他们的贫穷是华人富裕的伴生物和副产品,他们仇恨别人的富裕,自然便仇恨华人。于是乎,便出现了华人商店被抢被烧,华人商人被绑架杀害,华人妇女被强奸,甚至帮助华人的土著人也惨遭屠戮的血腥事件。印尼的排华事件,频频震动国际社会。

发生在印尼的事件不是孤立的,也不是突兀产生的,它有一定的社会性,也有一定的历史渊源。贫富问题似乎是永恒的话题,是引发社会矛盾的根源和导火索。在我国,所有的农民起义以及一些社会重大的变迁,似均为贫富的过于悬殊所引发。在中国历史上,“杀富济贫”“均贫富等贵贱”,是最受下层人民欢迎的口号。在中国的文化积淀中,“为富不仁”和“均贫富”是极为深厚的遗存,有着广阔的市场。

历史即将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的改革开放已搞了二十年,中国在大力发展经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允许并提倡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二十年,中国人的经济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但贫富差距也相对拉大,目前有亿万富翁,有几亿即将跨入小康者,也还有几千万未能解决温饱的人。今后的若干年,贫富差距问题必将仍然存在,在某些时期某些地区还可能进一步拉大。这也许是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隐忧。鉴于印尼的教训,中国人似应早做行动,在思想上,改变“穷光荣”“富可恶”的观念;在行动上,从法律上保障个人财产的合法地位,更重要的是要缩小贫富的差距,如此,才可能避免照搬社会一有问题就拿富人开刀的历史惯例和邻邦洋例。

印尼的排华事件令人义愤,但它同时提醒了我们。

1998.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