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牛撇捺文集·意识荒草(卷三)
22178900000065

第65章 小议苦难文学

贫穷和苦难是可以夸耀的。在贫穷的年代里夸富是时髦,在富有的年代里夸富显然很土很蠢,没有人理会你;而如果有人夸耀贫穷以至苦难,夸耀忍受贫穷和苦难的行状及其心灵感受,必然引来多方的注目,引来同情、感佩以及向往,没准还会引来丽人的泪水丽人的笑靥丽人的芳心,会交上桃花运。

陕西出了个贾平凹,出了个路遥,又出了个陈忠实,宁夏呢,则出了由石舒清、郭文斌、了一客等人组成的“西海固作家群”。石舒清们与贾平凹们比,在高度、深度上均还有差距,但他们有一致性,那就是对于祖祖辈辈生存于黄土高原与塞上人们贫苦贫乏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对于他们的生命景象、生存挣扎、心灵感受,对于深深积淀于这方土地的文化,比如历史观、生命观、价值观、幸福观、宗教观、宗族观,以及亲情友情、乡土民俗等等,进行了深刻的剖析,进行了生动的刻划、细致的勾勒与描画,使人有可触可感、活灵活现的感觉。

生存苦难有它独特独到的价值与魅力。对于苦难年代、苦难地带、苦难群落、苦难生活的描写,用不着用多么现代与高妙的手法,用朴实的眼光去观察,用朴实的语言和手法去描摹,就很精彩,就足以引人入胜,足以打动人心,足以令人心灵为之震撼,为之痛楚。这可能就是所谓的题材决定论吧。

记录、展示与剖析苦难,不是为了猎奇,不是为了怀旧,不是为了炫耀,或者说主要不是为这些,而是为了透析人生,批评人性的弱点,张扬人性的优点,以使人性更完美,社会更正常,生活更美好。我想,贾平凹们,石舒清们,他们的出发点都是这样的。

我们应当感谢作家们,他们以其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厚重的故土意识,出色的才华,朴实的风格,严谨的笔法,为我们记录与展示了中国这片土地,以及生存于中国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生活,记录了人生、人性、人格、人道以及非人性非人格非人道。苦难文学,是

人类宝贵的财富,我们应当珍惜。

201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