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牛撇捺文集·意识荒草(卷三)
22178900000045

第45章 古今农民负担乱侃

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于1179年,向宋孝宗上《论“盗贼”札子》,表述他对农民起义(“盗贼”)原因的看法以及他的治本之策。读这篇“札子”,我从中看到了南宋农民的负担,似可与当今农民负担问题作一参照。

辛弃疾以其任职的湖南的情况为例,向皇帝陈述农民的情况:皇上不许多向百姓收取面米,一斗也不行,但这里一年所收的面米几倍于以前;皇上不许将百姓租米折为现钱,但这里将一石米折至三倍钱,而且还要多收所谓损耗钱;皇上不允许科罚“人户钱贯”,但事实上除了夏秋两税外,还有名目繁多的附加税——田赋、城郭赋(房税、地税)、丁口赋(人头税)、杂变赋、经制钱、总制钱、板账钱、月桩钱等等。州县还要收面引钱、白纳醋钱、卖纸钱、户长甲贴钱、保正牌限钱、折纳牛皮筋角钱、败诉的罚钱、胜诉的欢喜钱等等。十天之内,有追两三千户而科罚的情况,有已纳足赋税让第二次再纳的,还有第二次纳足后又被诬为过了时限而予以科罚的。有二三月份便催收夏税钱者等等。“其他暴征苛敛,不可胜数”。

翻阅史籍,可以看出,南宋之时,对农民的横征暴敛,不独湖南如此,其他地方也大致相仿;两千年的封建社会,也不独南宋如此,历朝历代莫不如此。区别有一些,但也只是五十步与百步的关系。

中国的封建社会对农民残酷压榨与盘剥,使农民负担极为沉重,其原因,除了统治阶级的贪婪、腐败之外,还有由于维护统治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不得不为之的隐衷。毕竟,庞大的官僚集团需要供养,国力弱时需向“友邦”纳贡,国力强时需张扬武力,这些都需要钱,钱只能从农民身上榨取。

中国的封建社会作古已近百年,我们今天已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改革开放也已二十多年,但我们国家农民的负担之重,也是历史上比较沉重的时期。据说对农民的乱收费的名目有二百多种,具体有哪些,未一一核对,未弄得十分明白,但红头文件以及媒体上报道的所谓减轻农民负担的收费项目,就有六十多种,那真可谓五花八门,让人大开眼界。乡村干部乱收农民的钱没商量,你不让征收的钱超过农民纯收入的百分之五,地方官们便让农民的收入在纸上翻番,将农民收入注入水分,然后再恣意征收他们随意按上名目的钱。有些地方的个别乡村干部可以说是在横征暴敛,他们挖粮食,拉牲畜,扒房子,甚至捆绑吊打、开枪行凶。这些现象虽不很普遍,却也不十分个别,对农民的伤害很深。

对于当前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对于乡村干部收费中的种种不法行为,我们也应当做两面观,即除了个人品质素质法纪等方面的问题,还有体制使然的问题。中国的机构膨胀,冗员太多,这是有目共睹的。在这众多的冗员中,有相当一部分便在农村,国家还不富裕,不能将人头费全包下来,有一部分,便需要乡村干部去“自筹”,于是乎他们只能拿农民开刀,到农民瘦弱的身上去刮油。

不论是古代,还是当代,农民的负担太重了,就会出事。在此方面应当清醒。不要说将农民逼到“揭竿而起”的份上,就是让他们对政府失望了,离心离德了,国家的发展也会受到影响,国家与民族的利益也会受到损害。“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这是毛泽东老人家说的,说得挺好。

我们应该真正减轻农民负担了。

1999.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