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牛撇捺文集·意识荒草(卷三)
22178900000036

第36章 “黔驴”不是贵州驴

贵州古称黔,贵州的驴当然是黔驴了。有一句成语,叫“黔驴技穷”,说一头毛驴与老虎较量了几回,最终无技可施,被老虎当了美餐。

对于贵州来说,还有许多带贬义的成语及顺口溜,比如“夜郎自大”,比如“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等等。

在中央党校学习时,有一位领导批评贵州经济比较落后,却还拿几十个亿去北海炒房地产,惨遭败北。这位领导讲了一个故事,说土改时有位农民分了七块地,可他怎么数也只有六块,在他起身要去找领导询问时,抓起放在地下的草帽,却发现这第七块田竟被遮盖在草帽底下。这是一种幽默,一种调侃,但某种程度上也比较形象地表述了一种事实。

关于贵州的种种调侃之语,主要是针对解放前的情况而言的,有些还不十分准确。就拿那句最为知名的“黔驴技穷”来说吧,贵州的宣传部长说那是一种误会,因为古代文献上明明写着:“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这驴,是那位想作为宠物、美味或役使工具的“好事者”弄进贵州的。也许是云南驴,也许是四川驴、江西驴,但绝对不是贵州驴。那么,千百年来人们对贵州的揶揄就是没有道理的。正确的表述,应当是“入黔之驴技穷”,而老虎是贵州的,贵州的老虎是不会被等小技吓倒的,贵州应以老虎的机智与勇敢扬名于天下才对。

我到贵阳时,正是暑天,可这里只要一下雨,穿短袖衣服就有点冷得受不了。在主人的安排下,我们参观了世界第三大瀑布——黄果树瀑布。因为那几天下了大雨,水势极为凶猛,整个山谷充满了水雾,震荡着吼声,没有了电视及图片上展示的既壮观,又秀丽的丰采。俗话说得好,“看景不如听景”。但我们有一个共同的认识,那就是:我们来过贵州,看过黄果树瀑布了。

在游览的过程中,主人告诉我们,贵州具有丰富的矿藏和旅游资源,听着他们如数家珍般描述一个个风景区,惹得我们为不能一一游历而深感遗憾。

贵州的发展速度虽比不上东部,但在西部十二省区中却也不算太慢。贵阳新机场刚刚投入使用,从那雄浑的气派中,便可体味出贵州人加快改革开放与建设步伐的决心。

贵州古来也多贤能之人,当年慈禧太后在全国广征“颐和园”的牌匾,天下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积极应征,中标的,竟是贵州乡下的一位秀才。时下呢,贵州人在全国各地各个重要的岗位上也有位置,在创造人生的辉煌。相信贵州在国家政策调整、战略西移的条件下,发展得会更快一些。

1997.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