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牛撇捺文集·民族情怀(卷一)
22178800000089

第89章 唤激情归来

中国人在失去激情。用一句学术名词来表述,就是“精神疲软”。

中国人曾经狂热过。五八年大炼钢铁,砍了树,砸了锅,一群群人彻夜守在土炉前等待出“钢”。“文革”时期,上至白发老者,下至学生儿童,早请示,晚汇报,唱忠字歌,跳忠字舞,文斗武斗以至打派仗,勾画了无数人间世态漫象。改革以来,人们也以各种方式表达了参与的愿望和热情,但因种种原因,其热情并未持续下来。人们正在变得麻木和冷漠。

文学界曾无可奈何地宣布,文学失去了轰动效应。其实何止文学界,目前很多人对于国家乃至当地的发展规划、目标措施毫不关心,任提什么口号,人们只是一笑置之。调物价由你调,已不再惊恐;涨工资就涨工资,也不会乐得蹦高。“春光杯”竞赛,学****活动,旁观者多,参加者寡。政治学习,口诵者众,神会者稀。海湾爆发战争,人们也似听见西方某国动物园一只羊生下了一只猴一样,除了稀奇并无震撼。一切都可以被漠然置之。

中国人的激情哪里去了?很多人除了麻木,还有严重的颓废情绪。一些年轻朋友常说,活得没劲。精神疲软,使民众逐渐在丧失进取心、拼搏心和凝聚力。主人们提不起精神,国家的前途又会如何呢?

我们呼唤激情,切盼激情的复归。

中国人的厌世不是不可以疗救,中国人的怨愤不是不可以宣泄,中国人的绝望也不是不可以挣脱。出路总是有的。我认为最重要的,一是确保经济的良性发展,使人们摆脱对前程的灰暗心理;二是切实廉政肃贪,消除怨愤;三是真正将公民摆到主人的位置上,让他们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不只是受摆布或作局外人。

我们呼唤激情。世界的发展不容我们颓废,也不容我们无止境地等待。十一亿六千万人,应当统统置身于管理国家事务和发展民族经济的事业中来。我们要以百倍的热情和千倍的干劲创造新生活。生活中不如意的事总是有的,但我们要积极去处理,千万不可侧身回避。

(载1991年12月5日《银川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