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牛撇捺文集·民族情怀(卷一)
22178800000083

第83章 变种的“享受在后”

“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口号和行动准则。一提到此,共产党人就应有一种使命感和自豪感。但随着历史的推移和时代的变迁,这句话的内涵在逐渐地、无声无息地发生着变化。“享受在后”的“后”,初时指时间顺序,而从“三年困难时期”开始,已成为时间和位置的混同概念,并明显偏向后者。

困难时期社员吃食堂,饿肚子,某些生产队长、炊事人员之流待社员在辘辘饥肠中昏昏睡去后,便弄些面条油饼乃至肉块之类的东西美餐一顿。这种享受,时空上都在百姓之后,可何其美哉。少数当官的不但在众人饥饿中保持了一个温饱油润的肠胃,还以食品为诱饵,拐骗霸占百姓妻女。这种“享受在后”,为人们所深恶痛绝。

目前一些人的“享受在后”,比起“三年困难时期”更上了几个等级提高了几个层次。同是开会,一般代表“享受”在“前”,在大厅里吃“四菜一汤”。某些领导人和“近水楼台”者却躲在雅座等旮旮旯旯里享受在“后”,品尝着山珍海味美酒佳酿。百姓们在市场上购买三四元一斤的鱼,个别人呆在家里就有人送上七八角钱一斤甚至一文不要的活鱼。至于宴会酒会招待会品尝会发布会鉴定会等等名义下的吃喝拿要,那是不上镜头版面曝光亮相的,其享受也只能在众人的目光之“后”。因为这种享受毕竟是不正当不光彩见不得阳光上不得台面的,为党纪国法所不容,既要无视这一切而强行享受,就只好屈驾躲在阳光照不到之处了。

今日之“享受在后”,已严重败坏了党风和社会风气,引起了广大群众的强烈不满和憎恨。如果听任此风蔓延,或任其愈演愈烈,后果堪虞。

我们的社会不要寄希望于个别人的道德内省和行为自约,而应当切切实实制定出相应的限制、监督和惩治措施,以禁此风。

(载1991年10月5日《银川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