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牛撇捺文集·民族情怀(卷一)
22178800000079

第79章 “瞄准”瞎掰

在街头徜徉,常会看到一些有趣的现象。一日在街头气枪射击处,所见颇为令人发笑。只见几个小伙子把枪架起来认真瞄着五六米开外的气球,小心地扣动扳机,可就是打不着。于是越发认真地按照三点成一线的准则瞄准,屏住呼吸击发,接着便是新的失望,直到把口袋里的零钱掏尽,仍是未中一弹。这情形,不明就里者为之不屑,为之惋惜。不屑者骂射击者臭,惋惜者叹射击者运气不好。但这个中的西洋镜,其实早已为明眼人所戳穿:摊主在准星上做了手脚,你瞄得越准,势必离目标越远,哪能打上气球!你越是打不着越是想打,那你只好大把地掏钱了。

气枪摊主的把戏其实并不高明,但上当受骗者却多有人在,“姜太公钓鱼”,有愿意上钩的糊涂者或曰尚未明白者。气枪摊主的所作所为,是商品经济起步时期一些人的谋生手段,不足为怪,有他的不得已处,其实也用不着严辞斥责。

真正堪忧的,是社会生活中的“瞄准”问题。比如一个单位,只管定目标、计划,两眼只盯着最终成果,但射击所用的枪如何,“三点”是否安排得合理有效,却不去管它。如机构设置合理与否,运转是否有效,领导班子是否团结,干群关系是否融洽,等等,都不大注意,结果一两个环节出了毛病,“瞄”得再准,击发之后也不能打中目标。看看身边的机关学校、工矿企业,此类现象比比皆是。

一个单位一个部门“瞄准”系统出些问题,虽然危险,还不十分可怕,最重要的是关乎国家大局的“瞄准”系统。目前我们正向诱人的“小康”生活迈进,目标明确而辉煌,似乎“击中”也很简单。这就容易产生麻痹思想,放松对整个体制的改革完善。事实上,不解决腐败问题,不解决效率低下拖拉扯皮问题,不解决企业效益滑坡问题,不解决就业不充分社会治安混乱等一系列问题,“瞄准”系统就会失灵,或者“枪弹无力”,结果也是打不中目标的。

对于街头气枪摊主的把戏,我们可以付之会心的或者鄙夷轻蔑的一笑,而对于社会生活中的“歪枪瞄正靶”现象,我们倒是手心里攥出一把汗。于是要大声疾呼,不要只注重终极目的,先把“枪”校好!

我们呼唤改革的深化!

(载1991年6月29日《银川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