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牛撇捺文集·民族情怀(卷一)
22178800000059

第59章 啼笑皆非说“突击”

某地电视台的一条公告,迫使我不得不去查词典翻《辞海》。公告说,有关部门要于某月某日至某月某日对食品店和小商小贩经营的罐头等食品进行“突击检查”,如发现出售变质罐头等食品者,将处以罚款。鄙人说了30多年中国话,却突然对汉语的“突击”一词产生了一种模糊,只好求助于《辞海》。《辞海》的解释是:“军事名词。军队进行攻击时集中兵力、火力对敌人进行急速而猛烈的打击。”我想,“突击”在一般情况下,大概不会失去“急速”“猛烈”的含义吧。若此论成立,那么“突击检查”应是出人意料之外的“急速检查”。但这与那个“公告”,却无论如何是不应结缘联姻的。试想,如果八路军当年“公告”世界,言我军要在平型关“突击”日军,那还有平型关大捷吗?为何在“突击检查”之前要在电视上郑重其事地加以“公告”?恐怕不是《辞海》《辞宇宙》(倘有的话)能回答得了的。

“突击检查”食品卫生是件好事。好事真正做好很不容易。只有经常出其不意地“急速”检查,才能真正发现问题,并起到震慑不法者的作用。反之,如果先公告,再“突击检查”,恐不法商贩早就“坚壁清野”了。待检查一过,不卫生食品、过期罐头照样会摆上柜台,广大消费者仍继续受害。

与“检查”连带的,还有一个罚款惩处问题。查出问题,应当切实予以惩处,而不能拍几下屁股拉倒。出售不卫生食品者,比之从事偷税漏税者,人格等而下之,对这些为自己的钱袋而坑害同类的不法且无人道之徒,应当重罚,使其永记教训。而有关部门过去往往过于手软,罚几十元意思意思,起不到惩戒作用。这种状况延宕下去,经济秩序怎能好转?

公告“突击检查”的消息,使我联想到有些“公仆”下基层前通告下属的做法。这种“打招呼”,其意在于让下面准备好“茶点”,检查时脸上都有光;在于要下面准备好酒肉,便于研究(宴酒)。这使我忽生疑窦,此次“检查”,该不是证明某市场某地贯彻食品卫生法得力,已无违法事件,以此让人们“欢欣鼓舞”吧?

“突击检查”,在公告面前,我该笑,还是该哭,抑或当做什么事也没发生?是的,当事者在做游戏,我辈何须认真。

(载1990年10月23日《宁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