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牛撇捺文集·民族情怀(卷一)
22178800000050

第50章 蚊子的“可爱”处

蚊子会咬人,而且人被咬后痛痒难耐,甚至会溃烂肿胀。故尔诅咒蚊子者多,扑杀蚊子者众,实不足为怪。但有一点人类却忽视了或者说虽心中明白却不肯承认,那就是,蚊子确有它的“可爱”处。

蚊子的“可爱”处,恰恰在于它咬人时会使人疼痛搔痒。正是因为痛痒,才使人们不敢轻视其小小的身躯、微细的吸管和被吸走的鲜血,从而避免了蚊子大量传播疟疾之类疾病的可能。试想,如果蚊子叮咬时不痛不痒,反而如恋人接吻般愉悦滋润,那人类的灾难可就大了。

由蚊子叮人时的痛痒进而联想到蛀虫啃啮社会肌体时的不痛,蛀虫其实比蚊子凶恶和阴险得多,危害性也大得多。

蛀虫作孽时向社会肌体注入的不是令人疼痛的抗凝剂,而是注入麻醉剂。比如行贿、拉人下水等等。它作孽时,会施展种种绝技,令领导放心,令同事高兴,令部下满意。在一片和谐融洽的气氛中屡屡得手,一再为虐。人们不知不觉,概因患了“无痛症”。只要不直接危害自己的生存和一己之私利,即便看见有人在干坑害国家民族或集体的勾当,也觉不出“痛”,也不闻不问。

对社会的蛀虫,我们不可能期望它像蚊子一样,用痛痒来提醒和警示人类,重要的是使自己的神经健全起来,发达起来,及时敏感地捕捉到蛀虫的动向,迅速予以扑杀。这是每个社会成员的责任。否则,如果听任蛀虫到处为虐而国人继续患“无痛症”,只顾自己,只讲眼前,不顾全局,不讲未来,那么,就很可能给国人传染上一种比疟疾厉害百倍的瘟疫。那样,后果将不堪设想。

(载1990年7月14日《银川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