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牛撇捺文集·民族情怀(卷一)
22178800000037

第37章 帽子·热气球·二混子

量体裁衣,是一句古训;追求衣帽的合体,是人的本能。但近来这古训正遭到挑战,这本能正悄然蜕变。有些人追求帽子的尺码,已到了走火入魔的境地。帽子比头大一圈尚不够劲,大上一倍两倍,甚或十倍百倍千倍,那才过瘾。或问,真有此等如天方夜谭般的事吗?有!不信,你考察一下“官场”和“职称场”,即可知余言之不谬。

《银川晚报》刊登了一幅漫画,是关于职称的。画面上某人戴一顶硕大的职称帽,大汗淋漓,至于工作,却丢在脚边,无力去做。这幅画好则好矣,却不符合中国“国情”。这几年,仿佛“从地下呼唤出来”似的,或者叫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的这个“师”那个“师”,其中有头帽相符的,但那一大批头小帽大的二混子(原谅我的不客气),他们中又有哪一个感到压力而汗流满面了?哪一个又因能力不济而交还帽子了?而得到职称者,尽管真真乃南郭先生,但他们的日子要比南郭老儿好过得多。南郭尚需充数,而他们连数也不用充,有些还坐在宝座上听别人吹竽,游哉优哉,十分的惬意。对他们来说,帽子大不但无压力,简直可以当热气球用。这顶大帽子可以帮他周游全国乃至世界,帮他捞取到别人捞不到的好处,何大汗淋漓之有!

窃以为,造成职称过滥的原因大概有两方面,一是制度不健全,执行不严格。二是某些人道德水准的下降。前者不必多言,读者心里自有数,但就后者论,某些人的要帽子不要脸不顾脸确实惊人,若孔夫子在世,定会昏厥。他们胸无点墨,却桂冠耀眼,这本来已足以使人蒙羞,可他们却偏偏乐在其中,当别人尊一声或揶揄一声“教授”“工程师”时,他们会神采飞扬,甚至趾高气扬。他们不会感到这比直接挖苦还难受,而是如听到了赞美诗般欢悦。追名逐利至此,可谓可悲复可叹了。

头小帽子大的现象能够克服吗?我想能够。因为社会总是在不断完善,上面提到的那幅漫画会有合“国情”的一天。这一天何时到来,取决于我们大家的努力。等,是等不来的。

(载1989年12月1日《宁夏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