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牛撇捺文集·民族情怀(卷一)
22178800000123

第123章 杂文是诗

杂文是诗,因为杂文同诗一样,是感情的结晶,思想的火花,壮士的悲歌。杂文是《离骚》《天问》《正气歌》。

好的诗是民族感情的凝聚,民族愿望的流露,民族心声的宣泄;是进军的号角,出征的呐喊;是发热时的清凉剂,麻木时的清醒剂,萎靡时的振奋剂。

好的杂文也一样,而且其作用力之大远在诗之上。比如鲁迅的杂文,其深邃悲凉悲壮,其思维的博大精深,震撼力之强,震动性之大,是任什么诗词也不能比拟的。

爱之深才有诗,爱祖国爱民族爱亲人,一切温情的爱凄苦的爱,都可发之为诗,且可吟出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精美之诗。屈原、李白、杜甫的诗便是。

爱之深也才有杂文。要写出好的杂文需要更深的爱。除了温情的爱凄苦的爱还须有被人误解的爱、压制的爱。爱得流泪便可有好诗,爱得泣血才能有好杂文。鲁迅、邵燕祥等人的杂文,便是泣血的婴儿。

诗人伟大,杂文家同样伟大。

好的杂文大多是诗人或有比某些号称诗人的人更有诗人气质的人写出来的。诗人可以帮闲,杂文家却不可能(所谓“新基调”之类假杂文家除外)。鲁迅是杂文家,但他首先是诗人,他曾写出过“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撼人心魄、催人奋进、发人深省的诗句,所以他才有《且介亭杂文》等一部部在今日仍不失为上等精神食粮的杂文。当今为公众所诚心接纳的杂文家也大多是诗人,他们于歌吟之后,或于歌吟之余拿起了解剖刀,如邵燕祥、流沙河、叶延滨……

做一个诗人不容易,需要高度的热情、高尚的情操、完美的人格。做一个杂文家更不容易,除了热情、情操、人格方面的要求,还须有“虽九死而未悔”的献身精神、冒险精神,需要高贵的气节、高昂的斗志、敏锐的观察、深刻的思辨、大胆的解剖、淋漓尽致的揭露、有力的批判和无情的鞭挞,需要强烈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和社会批判精神。

写诗难,写杂文更难。杂文是上等的诗,把杂文当成诗来写,才能写出像样的杂文。

(载1992年4月25日《石嘴山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