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牛撇捺文集·民族情怀(卷一)
22178800000100

第100章 雁归来后的疑虑

在北方,当严冬退去,冰雪消融,春归大地之时,大雁便纷纷归来。它们“一”字“人”字形的雁阵,令人鼓舞;它们高亢的鸣叫,令人振奋。雁归来时,人们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因为归来之雁总是同春天、同生机、同播种、同希望紧紧相连的。所以一句“似曾相识雁归来”的词句,南方人虽将其与“无可奈何花落去”联系起来思考,而我们北方人却从其对立的内涵上做了接纳。南北之差,在于对“归”理解的角度不同。

“似曾相识雁归来”,我们北方人是从积极意义上理解的。当改革之“雁”迟滞(不知滞留何方)两年多重又回归中华大地之时,渴望打破僵化体制,加快经济建设,改变愚昧落后状况,建设文明进步富强新生活的中国人,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久别重逢的喜悦。雁归也,春归也,中国的希望归来也。

春既归来,便有春天的气息春天的景色春天的味道春潮的涌动。目前正方兴未艾波澜壮阔的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新的开发开放区的设立,行政事业单位的职能转换,等等等等,为中国增添了勃勃生机。人们对于“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改革开放和建设步伐”这一“雁阵”,是发自内心地钟爱和欢迎的。

雁阵错落,人群也错落,世上本无整齐划一的事物。对于“雁”之归来,有欢喜者,也有沮丧者;有陶醉者,也有且喜且忧者,五花八门。

在各色人中,且喜且忧者最多。忧从何来?在“似曾相识”上。大雁是候鸟,有归来,便有归去。使其长驻不走,似乎不太容易。春天是四季之一,春天之后是否有一个可意温馨的夏天,也难以断定。改革开放虽仅十数年,但已历尽千折百回、千难万险。未来的日子如何?“左”的僵化的思想是否会再度泛滥?改革是否会停滞踏步甚至倒退?改革者是否会翻身落马被人踩在脚下?这些问题是人们顾虑的重点。眼下一些改革措施出台后,常听一些人说,某某地方搞的某项活动,我们这里早就搞过,还不是那么回事嘛,有何新鲜,又能成何气候。这一“似曾相识”的成见,便阻碍了人们奋发进取的闯劲。在疑虑重重中,有些人不是及时播种,而持“着意寻春懒便回,何如信步两三杯”之态度,使大好时光白白流失。

如果责备国人之麻木之患得患失之疑虑重重,并不十分公道。要打消人们的顾虑,靠空洞的大道理不行,只能是不要让我们的改革像大雁般南北穿梭,使改革一以贯之,步步深入,消除人们对改革“似曾相识”而又“必将南归”的印象。如此,改革才能获得更为广泛的社会基础。

(1992.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