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大学论·情感体验论
22159000000021

第21章 情理交融知行统一

青年学生要想在情感体验过程中实现自我,就必须保证情感体验过程的科学性。在大学校园里的情感体验更多的是通过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来完成的。那么这种富含着科学教育的情感体验过程应该是一个必须由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要求和教育环境相互协调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要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展,并在发展中能够满足自身及周围他人他物的某种价值需求,从而情理交融,知行统一。

知行统一其实是人类品性和行为的优化体现。人类的品性构建过程中,那种将社会规范内化为自身行动准则的,符合社会要求而又满足价值需求的那部分就是知,而行则是确实在知的指挥和引导下对知的外显。

一般情况人类的品性和行为分别分为两大类:品性和行为表现的一致与品性和行为表现的不一致。其一,一致的情况,当主体具有了德性的品性而其行为又是道德行为时,这一类人便是我们推崇而又呼唤的高尚的人,如****和徐本禹;而主体其品性中非德性的因素占据主导,而其行为也表现出危害他人危害社会的非道德形式时,这种一致就是我们社会鄙夷而又唾弃的,如邱兴华。其二,不一致的情况,当主体在其品性的构建过程中,德性因素还是占据了主导,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而外显出非德性形态时,这种不一致便体现出来了,如一贯表现良好的大学生,可能会迫于毕业的压力而在考试中作弊;另一种不一致则是主体品性因素中德性因素只占很少的一部分,却也能在某种关键时刻做出令人钦佩的道德之举,如行窃多年的惯偷也可能在公共汽车上见义勇为地勇斗劫匪。

对于主体品性和品行的一致与不一致情况,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德性和德行的一致是我们提倡和赞许的,非德性和非德行的一致则是我们制止和惩处的,这种一致的情况我们可以较为容易地对其定性。但是,对于两种不一致的情况,我们不能简单地以好与不好对其下结论,而是应该仔细分析其产生不一致的原因和现实背景,并对其产生的行为影响进行事实和价值判断,之后才能对其性质进行某一类的定义。

德性的形成和构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品性构建的全部过程中,类似德性的品质还有很多,其形成原因和表现形式也各不相同,先天的影响、接受的教育、经历的重大事件等因素都会对其产生影响,但德性如同品行本身一样,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德性一旦形成,在某一时间段内是不变的,因此,德性与德行的不一致关系更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

德性和德行表现出不一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情感教育过程中的教育客体也就是大学生入手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其在心理基础和实践层面有这样两个主要原因:一是教育客体期望成为怎样的人和其实际变成怎样的人这些生活事实,在心理层面导致了教育客体德性和德行的非一致关系。诚然,教育主体和社会规范一再要求客体按本色做人、按角色办事、按特色定位,但是在社会互动中,每个人的角色规范和心理体验又受着那么多人价值意识的左右,情境的干扰,认知差异的作用,做到一致实属难事。二是教育客体曾经的亲身感受导致其在某一特定时刻对过往的忆起,从而选择与德性不一致,却可能得到价值满足的事。例如,一位优秀的具有高尚德性的教育客体在遇到歹徒抢劫,本来有可能见义勇为时,却想起了自己的某位亲友曾因见义勇为而受伤且没有得到妥善安置,便可能放弃这种高尚的行为选择。

教育客体的实践活动不是一种固定的行为模式。即使仅在情感教育活动这一相对简单的实践过程中,他也被赋予了不同的实践角色,而且因为每个客体世界观和价值观不同,其德性和德行的不一致表现也就似乎有充分的存在理由。仅仅以市场经济的道德环境对教育客体的要求和计划经济对其要求比较来看,就可以发现极为明显的角色规范的不同要求,更不要说教育客体在其人生历程中的数十年的历史。

教育客体的德性和德行在某时表现出的不一致性,对科学实施情感教育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促使我们对情感教育的每一个环节必须认真思索。

教育客体在德性和德行的不一致过程中扮演了双重角色,既是不一致的主导者,又是不一致的作用对象。要避免自身出现不一致的情况,作为教育客体最主要的是做到对社会规范的情感体认和与他人的角色互换。教育客体只有亲自践行,对某一社会规范有了亲身经历,从情感上达到某种体认之后,才能真正将某一社会规范内化为自身德性,而在情感体认之后的德性又会使其得到满足,从而在行为上表现出与德性相一致的德行。同样的,与他人的角色互换可以使自我在人际互动过程中在情感、心理及实践中达到德性和德行的统一。

教育主体在面对德性和德行的不一致时,应该注意这样几个方面:首先,要有包容心。即面对这种不一致时绝不能不分原因地进行打击和压制,要有一种包容心来宽容那些虽然不一致,但也不至于影响全局的行为。其次,要从原因上找突破,应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寻找不一致的原因,进而对其不一致的表现状态进行性质定论。最后,依据教育客体的发展心理,从其不一致的原因入手,努力创设有利于教育客体品性构建及德性、德行一直发展的情境,引导客体在这种特定情境中进行情感体认,从而使其达到构建德性的目的,并使其行为表现出德行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