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人的良好个性与创新意识,学会理解与合作,使之自主和谐地发展,是情感教育的价值追求。在体验中唤醒学生最简单、最淳朴、最可贵的情感,从而使学生既学会自重、自爱、自立、自强;又学会知礼、知羞、知耻、知恨、知怒,从而完善大学生自我人格的塑造。
同情,是首要的人性
人们能够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里“适者生存”,除了需要掌握各种知识技能之外,还需要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而作为和谐相处的一种情感要素,就是富有同情心。同情心是人类社会性情感的典型形式,又是亲社会人格的重要特征,通常被称为“亲社会性动机”。它们对维护社会联结和维持人际团结有着重要的作用。古往今来,人类的文明发展历程一直在传承这种“亲社会性动机”。在当代社会,人类的这种“亲社会性动机”不仅不应该消弭,还应该代代沿袭,因为向善是人类不同于其他生物的根本属性之一,人类依靠这样的禀性才能不断发展和进步。
关于同情心,中外哲人和学者曾做过很多论述。英国哲学家和数学家罗素认为,支持生命的三种激情是对知识的渴求,对爱情的渴望和对人类苦难的同情和悲悯。英国哲学家和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则在《道德情操论》一书中说:“人类所有的道德都是从同情心发端的,由此发展为两个最基本的道德,一个是正义,一个是仁慈。所有其他道德都是从正义和仁慈发展而来,如果说正义是消极的道德,那么仁慈就是积极的道德;如果说正义是不损人的话,那么仁慈就是助人。”美国人际关系学家戴尔·卡耐基是这样表述的:“人们需要同情。同情是人与人之间合作的重要感情基础。如果你拥有某种权力,那算不了什么;如果你拥有一颗富于同情的心,那你就会获得许多权力所无法获得的人心。因此,如果你想让别人接受你的思想,和你更好地合作,不要忘记对别人的想法和希望表示同情。”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周国平认为:“同情心就是善良,是道德的开端。”中国哲学家如孟子就是把同情心看做道德的开端,道德就是恻隐之心,不忍之心,他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仁之端也,如果没有这种东西,就是非人也,人和禽兽的区别就是人有同情心。
青少年在成为“人”的过程中,需要具有这种“仁之端”;在培养他们健康的情感时,让他们学会同情是最基本、也是最首要的事情。
关心,是基本的品质
人们一直把关心他人视为美德,其实对于“关心”的内涵应该理解得更为丰富深刻些。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MarinHeidegger)认为:关心既是人对其他生命所表现的同情态度,也是人在做任何事情时严肃的考虑。关心是最深刻的渴望,是一瞬间的怜悯,是人世间所有的担心、忧患和苦痛。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关心之中,它是生命最真实的存在。
当代社会,关心不仅是生命最真实的存在,而且应该成为人们基本的品质。基于这样的认识,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了“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会上提出了“学会关心”的理念。“学会关心”在个体方面表现的要求体现如下。
关心自我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关心自己的家庭、朋友和同行。
关心他人,具有助人为乐的思想和奉献社会的公德。
关心社会和国家的经济,关心世界和平和繁荣发展。
关心地球,关心生态利益和其他物种,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
关心真理,探求知识,终身学习。
这一教育理念与我们国家目前大力倡导的素质教育是一致的。教育专家杜子华认为:“人们常说,人的本性是自私的,而教育的使命就是让一个人逐渐摈弃自己的私心而将自己的公心发扬光大。一个人追求事业的过程,也就是不断消除私心和增加公心的过程。严格地说,一个人公心的大小决定了这个人所能成就的事业的大小。”学会关心,也就是要让我们“将自己的公心发扬光大”,同时培养健康的心理和情感。作为当代大学生,既要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又要有强烈的他人意识、社会意识乃至全球意识,这是个体和谐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尊重,是和谐的保证
当代社会倡导个人的自主发展,同时强调个人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可以说,“自主与责任”构成了当代大学生教育的两大主旋律。对此,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于2001年3月13日在由荷兰女王贝特丽克斯主持的荷兰皇家研讨会上演讲时,重点强调了两种价值的永恒的重要性:一是承担责任,二是尊重人文。
第一个价值,具备责任感。我们鼓励学生投入学习、工作,并且有好的表现,但是这里的“好”需要包括两个方面:不但是优质学习的楷模,还要具备责任感。更具体地说,作为成年人,我们要考虑到五个不同方面的责任:向我们自己的个人价值体系负责;向我们周围的其他人(家庭、朋友、同事、同伴)负责;向我们的职业和使命负责;向我们所属的机构负责;向更广的世界负责,包括我们不曾谋面的人们、未来的人们、这个星球的健在和生存。关注这些责任,对于任何一个工作者来说都是重要的,不论他是医生、物理学家还是渔民。
这种责任的教育,是不可能在儿童早期完成的,但是,必须从娃娃抓起。到了成年人再抓,就太晚了。这样,家长和教师必须在他们自己的生活中体现出责任感,努力地在所有的年轻人身上培养起一种相应的责任心。在时势无常、市场强势支配、抗衡力量相对单薄、网络等现代技术扭曲我们时空感的动荡年代里,这件工作做起来尤其困难。……我们必须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人生的意义,感受到自己与其他人,自己与社区,自己与历史、现实和未来之间的联系,体验对他们自己的行动后果负责的经历。
大学生要在未来社会中成为具备责任感的人,就需要在成长过程中选择正确的价值观,而社会公德既是价值选择的根本标准,又具有约束社会成员行为的基本尺度。“自主与责任”的意识,从根本上说就是一种尊重意识,即“尊重他人与尊重自己相统一”,这种尊重意识最终体现于人们日常的对己和对人的态度与行为之中。
感动,是心灵的养分
“生活中缺少的不是美,而是对美的发现。”这是雕塑家罗丹对我们的提醒。对生活中真善美的事物感到愉悦并能够欣赏赞美,能够为人间的真情而感动以至流泪,这不仅是一种心理反应,也是一种情感能力。这是因为当一个人对真善美的事物产生“为之动容”的情绪反应时,其意义并不止于心灵受到触动或震动,还在于这种“心动”会产生一种力量,会催生心灵中那些善的情感,从而外化为善的举动。因此可以认为,善于感动体现的是一种道德敏感性和道德感悟力。
譬如,看见一枚青涩的苹果或一只熟透的蜜桃,冷不丁地跳到地上,在尘土中灼下一道轻痕,打下一个水印,或者连一点儿蛛丝马迹也不曾留下,可就在这一瞬间,它已经深深地感动了你。
譬如,看见一只小鸟,在你的窗台上跳跃盼顾,抖动漂亮的羽毛冲你叫了一声,而后又匆匆飞走。
譬如,看见一个朋友久违的眼神和手势,看见一颗滚动在草叶上的露珠被风摔碎之前的最后一次闪亮,看见一群蚂蚁抬着一只蜜蜂在大地上缓缓行进所表现出的那种小心谨慎与肃穆庄重。
总之,感动你的有时是一种声音,一种复杂的隐语了生命幻想的声音;有时是一种颜色,一种沉重地负载了诸多情感信息的颜色;有时是一种状态,一种含蓄的超越了明示话语的状态。更有时候,感动你的仿佛什么也不是,即使是,也仅仅只是事物的一粒元素而已。不知道为什么而感动?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若是没有感动,你就会于不痛不痒中丢弃自己。这个世上连一朵花一棵草一湖水一条狗,都那么持久地拥有着令人感动的特质。如果对美视而不见,对春天无动于衷,那么还有什么理由在美和春天之间迈开双脚呢?想一想,一朵花为什么鲜艳妩媚,一棵草为什么摇曳多姿,一湖水为什么清波荡漾?
许多时候,你就是这样不可抗拒地被一些极小的事物感动着,被极小的感动润泽着。这时,你好像从来没有留心将每一次感动的具体根由进行仔细探究,一条一条地罗列起来,为诱导下一次的感动埋好伏笔。感动是不可能提前准备的,如同做梦一样,因此也没有必要在事后对它作一番精彩的归纳、总结或者赏析。
常常被感动而充满激情的人是幸福的。
你感动是因为你深爱着世上一切美好的事物,甚至比别人更留意也更钟情于它们。而这些美好的事物也就是你的朋友和亲人,也同样爱着、留意着、钟情着你。
生活需要我们永远保持着那种和谐友谊、亲密真挚的联系,保持着深层的感情交流、碰撞与沟通。彼此之间相互提醒、暗示,相互期许、关怀和给予。每一次小小的感动都会洗净我们灵魂中某个斑点和污渍,每一次深深的感动都有可能截断我们性情中某一段深深的劣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感动会使我们的内心变得清澈、明亮、丰富而又宽敞,使我们面对每一轮崭新的日出都能赢得一个全新的自我。
感动始终是一种崇高的养分,如同丰盈甘美的母乳;对于感动,我们则始终都是一个受益不尽的吮吸者,吸着母乳的精华渐渐长大、长高,健康、强壮,享有智慧和激情。因此,一个人,只要他还能感动,就不至于彻底丧失良知与天性。只要能感动,即使将你放在生活的最边缘,你也绝不会轻易放弃做人的资格以及与生俱来的发言权。
感激,是生活的态度
一个人从获得生命开始,就不断在得到别人的付出,依靠这种付出才得以存在和发展,得以更有质量地生活。人们在一生中从相识和不相识的人那里得到太多情义,特别是从培育自己成人、教育自己立身的父母师长那里得到的情义,首先值得我们看重珍视,值得我们心存感激。感恩意识应该是人的道德内涵的基本内容之一,而建立感恩意识就需要感恩教育。
那是在海滨郊县的一个早晨,我正在一所旅馆的大堂餐厅里就餐,看见自己的右前方有3个孩子,趴在餐桌上写着什么。当问他们在做什么时,老大回答说,正在写感谢信。
他那副理所当然的神情让我满脸疑惑。这3个小孩一大早起来写感谢信?我愣了一阵后追问道:“写给谁的?”“给妈妈。”我充满了好奇。
“为什么?”我又问道。“我们每天都写,这是我们每日必做的功课。”孩子回答道。
哪有每天都写感谢信的?我感到困惑不已!凑过去看了一眼他们每人手下的那沓纸。老大在纸上写了八九行字,妹妹写了五六行,小弟弟只写了两三行。再仔细看其中的内容,却是诸如“路边的野花开得真漂亮”“昨天吃的葱饼很香”“昨天妈妈给我讲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之类的简单句。
他们还不知道什么叫大恩大德,只知道对于每一件美好的事物都应心存感激。他们感谢母亲辛勤的工作、感谢同伴热心的帮助、感谢兄弟姐妹之间的相互理解……他们对许多我们认为是理所应当的事都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我们为什么要心存感激地生活,这是因为“每个人无时无刻不在接受来自各方面的恩惠,国家有恩于我们,社会有恩于我们,大自然有恩于我们。这诸多的恩惠中,让人感受最直接、最深切、最强烈的,当首推父母的养育之恩和师长的教诲之恩。对于父母师长,无论你如何尽心回报,都难以答谢其深恩厚惠于万一。怀一颗感恩之心举目四望,我们觉得眼前的一切,即便是一棵小草、一朵小花,一弯浅水,一片白云,都值得我们对它们投去友善的微笑。”
常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并能在关键的时刻向别人伸出援助之手,会在帮助别人的同时快乐自己。感激也会久而久之在你我他之间互相传递,那么快乐将会有新的定义。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炼了你的心志;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双腿;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智慧;感激蔑视你的人,因为他觉醒了你的自尊;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会了你必须独立……凡事感激,学会感激,感激一切使你成长的人。
心存感激是一种真实。当你大病初愈时,同学们送来一束鲜花,这时你会心存感激;当你期末考试取得优异成绩时,一句亲切的鼓励:“你真棒!”这时,你会心存感激;放学时倾盆大雨把你截拦在教室里,你的妈妈给你送来一把雨伞,这时,你会心存感激;当你在学习上遇到挫折,老师一席话使你振作起来,这时,你会心存感激。……生活中让我们真真实实地心存感激的事太多太多。真实,是一切美的感情的最基本的特征。
心存感激是一种修养。当你不小心碰坏了教室门窗上的玻璃,有的同学批评你莽撞,这时,假如你心存感激就是一种修养;当你抄袭了一篇作文被老师当做范文在班上介绍,而有的同学揭发了你,这时,假如你心存感激就是一种修养;当你经常迟到的习惯影响了你的学习,老师批评了你,这时,假如你心存感激就是一种修养;当你考试作弊受到了通报批评,这时,假如你能心存感激就是一种修养。……心存感激,不仅仅是对社会的一种美好情感的汇报,更是一种自我进取的修养。
心存感激是一种情感。唐代诗人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是从接受美学的观点来说的,但不是所有的感情都能引起共鸣,只有经过典型化的感情,才能使人产生激动的情绪。唐代诗人孟郊《游子吟》就是一曲对母爱心存感激的颂歌。我们每个人都有着青春的灿烂的花朵,但这青春花朵的秀出,有祖国的春风,有父母的雨露,有师长的呵护。我们对祖国充满了热爱之情,对父母充满了尊敬之情,对师长充满了爱戴之情。当你积聚了这种情感,思考了这种情感,你的情感经过了典型化就得到了升华,就会产生令人激动的情绪。
常怀感激,就如在心中点燃一盏灯,灯的光芒,足以温暖冰冷的心灵,足以洞穿沉寂的黑暗。爱因斯坦有这样一盏灯,所以在他的获奖感言中提了这个又提了那个,却唯独没有自己;苏轼也有这样一盏灯,所以就算在被贬之后,也能在自然中逍遥,在生活中不败。
如果心头一片黑暗,那么什么样的光都无法将其照亮,只有在充满感激的灯之下,我们才会发现自己是多么渺小却神奇着,多么简单却不可思议着。对自然因为感激而倍加珍惜,对生活因为感激而努力拼搏,对人因为感激而真诚相待。所以,生着的我们更应说出“谢谢”,更应学会在感激中成长。
沟通,理解的桥梁
家长和孩子、老师和学生常常感叹相互之间有太多的“代沟”,两代人在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差异,这是正常的,因为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变化。但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毕竟是需要理解的,理解如同润滑剂,可以减少摩擦,化解矛盾;它就像阳光春风,能滋润心田,给人力量。特别是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代社会,能够和谐地与人相处,善于交往,这已成为当代人的重要素质。
“理解万岁”每个人都会喊,要做到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并不容易,它不仅需要一种包容的态度,更需要一种自省的精神。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使人们无暇进行坦诚沟通,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更多的大学生沉溺于虚拟世界,通信手段的先进使他们无需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这样的人际交往方式,使他们不必顾及或不再重视对话过程中相互尊重和理解、适应和宽容,逐步形成孤独、自闭、冷漠、狂躁等负面人格特征,在人际交往中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容易反应过度、行为失控,不易合作沟通,甚或患上交往恐惧症,形成社交障碍,难以融入社会。
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人,并愿意与之交往;每个人也都有自己讨厌的人,不愿意和这些人交往。这种现象的反映实际上就是人际沟通吸引。那么,大学生如何增强人际沟通能力,做一个受欢迎的人呢?
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怎样表现才能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呢?心理学家卡耐基在其著作《怎样赢得朋友,怎样影响别人》一书中总结出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的六种途径:
(1)真诚地对别人感兴趣;
(2)微笑;
(3)多提别人的名字;
(4)做一个耐心的听者,鼓励别人谈他们自己;
(5)谈符合别人兴趣的话题;
(6)以真诚的方式让别人感到他很重要。
提高个人的外在素质
追求美、欣赏美、塑造美是人的天性。美的外貌、风度能使人感到轻松愉快,并且在心理上构成一种精神的酬赏。所以,大学生应恰当地修饰自己的容貌,扬长避短,注意在不同场合下选择样式和色彩符合自己的服装,形成自己独特的气质和风度。同时,大学生应注意追求外在美和内在美的协调一致,即外秀内慧。因随着时间的推移,交往的加深,外在美的作用会逐渐减弱,对他人的吸引会逐渐由外及内,从相貌、仪表转为道德、才能。
培养良好的个性特征
良好的个性特征对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吸引作用,不良的个性特征对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阻碍作用。生活中,大家都愿意与性格良好的人交往,没有人愿意与自私、虚伪、狡猾、性情粗暴、心胸狭隘的人打交道。因此,要不断形成良好的个性特征,注意克服性格上的弱点。
加强交往,密切关系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与人之间空间距离上的接近,是促进人际吸引的重要因素,因为人与人之间空间位置上越接近,彼此交往的频率就越高,越有助于相互了解,沟通情感、密切关系。即使两个人的人际关系比较紧张,通过交往,也有可能逐步消除猜疑、误会。反之,即使两个人关系很好,但如果长期不交往,彼此了解减少,其关系也可能逐渐淡薄。大学生同住在一起,接触密切,这是建立友情的良好的客观条件,应充分利用这一条件,与朋友保持适度的接触频率,才会使人际关系不至于淡化甚至消失。切忌“有事有人,无事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