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影响千万人一生的枕边书
22158000000050

第50章 懂得进退之道(5)

以退为进

有时候,一味地硬冲硬打未必是一种最好的方法,以退为进也是一种做事的策略,能进能退也是一种做事能力,是一种大智慧。

诚然,疾风知劲草,人须有傲骨,面对险恶的局势,人应当有一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精神。这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视死如归的精神我们自应提倡,也是我们一直所倡导的一种精神,但是,客观世界是复杂多变的,就某个具体的事情来说,也有其时、势的问题,在某些特定的时间里、环境下,采取以退为进的方法,也是一种积极的做事策略,而并非是消极退让。

“以退为进”一直是军事核心思想之一,主要是指以退让的姿态作为进取的手段。这里的退,不是消极避战、一味退让,而是为了在后退中寻找有利战机,战胜强敌。其实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身处逆境,难免彷徨,不妨以退为进,韬光养晦,厚积薄发,相信人生终将辉煌!

以退为进,是一种更胜一筹的人生策略。生活是一门学问,其中最难掌握的恐怕就是进退之间的尺度,人生中大的抉择往往是进退的抉择。面对生活中的进与退,我们应如何应对种种困境和波折呢?

在历史的长河中,“以退为进”璀璨夺目、熠熠生辉。汉高祖刘邦,烧绝栈道,退守汉中,等待时机,这才有了后来的十面埋伏。越王勾践兵败后,入吴国为奴,尝尽屈辱,后来被吴王放回,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终于打败了强大的吴国。元朝末年,朱元璋采取“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一步步扩充自己的实力。康熙晚年,诸皇子争位,老练的四阿哥胤祯深谋远虑,善解上意,“夫不争,是争也”,一意务实,取得皇位。

在军事上,“以退为进”更是被军事家们广泛运用。例如:晋文公(重耳)“退避三舍”战胜强大的楚国;白起一战而胜赵括,坑尽赵卒四十万;毛主席“诱敌深入”击破四次围剿;徐向前“收紧阵地”,建立了强大的红四方面军。

上面是“以退为进”在军事、政治中的成功运用。在当今社会,以退为进也被人们成功运用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常常嘲笑那些一味蛮干的人是“钻牛角尖”,也可以从一个方面看出,“以退为进”在生活中同样有用!在就业压力日益严峻的今天,提倡大学毕业生“先就业、再择业”,对大学毕业生本身来说也是一种“以退为进”。

“退一步,海阔天空”,退一步并非是消极避让的“逃跑主义”,而是为了先看出矛盾所在,然后从容出击,问题自然可以得到更好地解决。

在学习中,“以退为进”也很重要。在平面几何中,做证明题有一种方法:分析法。其实质是,不从题目的正面入手,退一步,从题目的结论出发,步步后退的证题方法。

越是困难的时候,“以退为进”就越有用。夫妻之间、朋友之间,难免会碰到一些危机,在碰到困难时,不妨以退为进,这样,危机必将缓和,然后再采取合适的策略,解决问题,感情将更牢固。

同样,“以退为进”在个人修养方面也有巨大的作用。焦虑,是当今社会的一种流行病。工作、学习、生活,除了带给我们欢乐和幸福,也给了我们巨大的压力。“以退为进”可以让我们保持一份宁静的心态,摆脱世俗的种种诱惑,在钢筋水泥的世界里,也可以“悠然见南山”。“以退为进”可以让我们在艰难困苦中潇洒一点、超脱一点、乐观一点,寻找真正属于我们的东西。

以退为进,对于一个领导人,在这方面如果运用得好,更能受益匪浅。作为一个团队的领袖,受大众至少是团队内部成员的关注程度肯定会高于一般人。而有些人可能对情况不怎么了解又喜欢乱下结论,甚至有时候会有一些莫须有的罪名加到头上,这时候你去辩解反而会让人觉得你心中有鬼,即便最后得到澄清也极可能给旁人一种不好的印象,更何况有时候你无意之中真的会犯一些错误。对没有的事情不置可否,事情终会有水落石出的一天,那时候你不是可以得到更多人的尊敬吗?有什么小错就承认了也没什么大不了,人家反而会觉得你人格高尚,勇于承认错误更易得到大家的谅解,而且一个光明磊落的人即使错又能错到哪里去呢?

适当的掩盖自己的锋芒,退一步,转个身,你会发现,你已积聚了更多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