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影响千万人一生的枕边书
22158000000049

第49章 懂得进退之道(4)

知难而退,独辟蹊径

知难勇进是一种魄力,知难而退则是一种智慧,知难而退有时比知难而进更重要,更富有聪明。

“假如一开始没成功,再试一次,仍不成功就该放弃;愚蠢的坚持毫无益处。”在正确的时机退幕,是一切出色演出的高潮,就像叶利钦的1999年12月31日。同样的,没有几本书值得全部读完。你花了钱买一本书或杂志,并不代表你必须读完它以免浪费金钱,你的时间是无法回收的资源,你花的钱则不是。有人说:“你所要做的就是在一分钟内知道一本5万字的书并不符合你的期望,然后决定不读。”速读的能力不仅体现在读书上,更体现在人际交往中。

结束一件事或一份感情,有时候比开始要难。我们能理解日久生情和恋恋不舍。但我们不理解的是:为什么明知道错了,还不去改?知错就改,是一个人有力量、有决心的标志,更是一个人有希望、有成就的根本。其实生活很简单:东西丢了,找一下,实在找不到,就忘了它,去找下一个。摔倒了,爬起来,拍拍灰尘,继续赶路。不能尽快地结束,就不能尽快地开始;不能很好地结束,就不能很好的开始。“后悔是一种耗费精神的情绪”。后悔是比损失更大的损失,比错误更大的错误。心还在梦就在,你就可以从头再来,从头再来是一种人生的豪迈。

在通往成功的路上,可能有很多障碍,你会觉得竞争太残酷,自己恐怕有承受不住的时候。如真是这样,你不妨放弃这条拥挤的小路,去开拓一条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在服装设计界有这样一条规律:一种事物如很快就被人们接受,并开始盛行,那么这种事物也将很快被淘汰。事实上,不仅在服装设计界,商品经济的竞争也是如此,人们扎堆进入一个领域,也就决定了这个领域的竞争将会异常的残酷。

这个时候,适当的灵活,知难而退成为了一种选择,独辟蹊径则成为一种智慧。

能够独辟蹊径是很多著名的商人一个共同的特点。在《晋商兴衰史》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

明代,盐的运销实行开中制。所谓开中,就是政府控制盐的生产和专卖权,根据边防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出榜招商,应榜商人必须把政府需要的实物输送到边防卫所,才能取得贩盐的专卖执照“盐引”,然后凭盐引到指定的盐场支盐,并在指定的地区内销售。当时,销量最多的是两淮盐。凡两淮盐商,须输纳实物(粮食等)到甘肃、宁夏等边防卫所,然后领取盐引,凭盐引在两淮盐场支盐。大体一引可兑盐200斤。但是,由于官僚显贵、势豪奸绅上下勾结,豪强占据,一般盐商持引也不能在盐场及时支到盐,有时要等数年或数十年。加之,输纳实物到边防卫所有时会遇到战事,还要向各级官僚馈赠贿赂,这使两淮盐商的利益大受影响,以致亏赔不支,被迫退出盐商界。

有一位商人范世逵分析了整个盐界的形势后,却认为输粮换引“奇货可居”。于是他放弃了世代经营的农商业,开始进军盐业相关市场。他亲赴关陇(函谷关以西、陇山以东一带),至皋兰(今兰州),往来张掖、酒泉、姑臧(今甘肃武威)等地,了解地理交通。此后,他不去和盐商竞争,而在这一带专门经营粮、草,或购进,或销售,或囤积,生意做得很活,数年内获利颇丰。

知难而退,你会发现一种轻松;知难而退,或许你能拥有更加广阔的事业。那个时候,说不定,一回头,你发现机遇就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