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影响千万人一生的枕边书
22158000000040

第40章 人生不可虚度(5)

好学之心,每天进步

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以其好学之心,假之以年,则不日而化矣。”其意思就是说,倘若人能够有一颗好学的心,那么几年以后,这个人不可同日而语,必将取得大的成就。

“性相近,习相远也。”每一个人生下来是没有什么区别的,而恰恰是后天的学习让他们各有所长,从而走上了不同的岗位,走上了不同的领域。学习之重,是孔圣人一直所强调的。学习是一个人由无知走上智慧的唯一之路,要想成大事业,必须具备相关的知识,否则就是白日做梦。那么知识何来呢,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可见,学习的重要性远远大于了天资等先天条件,勤能补拙,倘若能够早点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那么你就比别人早到终点一步。

好学首先表现为勤奋,懒惰的人天天口头上吵着要学习,但是却懒于付出行动,丝毫收获不到成果。勤奋的学习理念,端正的学习态度是好学之心不可缺少的两大元素。

勤奋的人才有可能成功。当有人问鲁迅先生为什么能在文学上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时,鲁迅先生说:“我没有什么天分,我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来读书、写书罢了。”这就是成果的秘籍。勤奋是大多数平庸的人懒于去做的事情,他们可以找到各种理由来安慰自己,把自己的好学之心扼杀在摇篮中:今天周末,怎么能学习呢,这么好的天气应该去公园中打牌;算了,今天太累了,看书的计划取消吧,改日再看;这书有什么好看的,看了以后也会忘,不如不看,出去玩会……长此以往,你便失去了学习的习惯,好学对于你而言就成了神话。

在一般人眼里,秀彬或许算不上命运的宠儿,他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也不是天资聪明的人,小时候连初中都没有读完就回家帮助父母料理家务。

然而,秀彬的好学是有目共睹的,他从小就是一个勤奋好学的孩子,由于对物理和化学有特殊的偏爱,他总是利用一些闲暇的时间来自学那些方面的知识。那时候为了养家,他在外出打工的日子里,依然选择到报酬不高,但是却可以学习和做实验的药店工作。空闲的时间里,他没有像别人一样休息,反而是利用药店里的各种“器材”来做实验,潜心研究。那些器材,不过是药店里边的废旧平底锅、烧水壶和各种各样的瓶子。

艰苦的工作并没有妨碍他的学习,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他通过自学把初中、高中乃至大学的物理化学教材都学习得滚瓜烂熟。多年的努力是不会没有回报的,他的好学终究带给了他回馈:他成功地研制出三项国际领先的新成果。再后来,他以在化学方面的杰出贡献以及出色的领导才能成为了国家学会的会长。

无论对于个人和集体,学习都是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没有好学之心,个人不能进步;没有好学的氛围,集体的发展也停滞不前。建立学习型企业,培养学习型人才已经是当代社会的要求。20世纪70年代名列《财富》杂志世界500强排行榜的大企业,有三分之一已经销声匿迹了,这些被淘汰的企业和企业领导者面临的困境或许大不相同,然后他们大都有一项失误,那就是忽略了学习的重要性。

重庆力帆集团董事长尹明善曾表明,学习是个人不可缺少的素质和心态,不想学习的人无法存在于我们企业,同样无法生存在我们这个社会中。为了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得企业成员都怀有一颗好学的心,他进行一番改革,设立惩罚机制,督促学习。比如集团在优秀员工中选出800人参加考试,这800名优秀员工同时开考,由总公司命题、请内部专家评卷,前20名由总裁面试后,录取8名。第一名每月工资涨5000元,第二名涨3000元,第三名涨2000元。其余5人,每人每月涨1000元。他认为,学习的过程是重要的,每天能够学一点东西,前进一段距离,那未来的收获是可观的。

一分耕田,一分收获。好学的心能够让我们每天收获一点点,如果天天进步,我们数日以后或许就能达到“不可同日而语”的境界。我们或许不是天才,或许没有天赋,可是勤奋好学同样可以助我们登上成功的高峰。即使是一个天才,倘若不学无术,不求进取,恐怕也难成正果。天才都是从勤奋走来的,好学的心不过是把他天才的一面展示出来。所以说,不管你本质如何,天资聪明或者笨拙,你都需要有好学的心态。

好学的心能把矿石锻造成金子,能把任何一个人都培养成一个天才。好学之心能使人生不再虚度,能把任何一种可能都变为一种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