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谁撬动了银川经济
22157600000022

第22章 银川的确是个最适宜创业的好地方———宁夏厚生记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阮世忠印象/郭可峻

为了迎接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的召开,宁夏电视台经济频道“卢佳相约”栏目,从2007年6月7日开始,隆重推出“市委书记访谈录”节目。在6月7日播出的自治区党委常委、银川市委书记崔波的访谈录中,在崔波书记身边有两位嘉宾,一位是银川市回族老市民代表,一位就是这篇报告文学的主人公———阮世忠。

这次在迎接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期间,崔波书记也是围绕“两个最适宜”建设,阐述银川市的发展变化。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中,在如火如荼的大银川建设中,来自全国各地以及本地区的开发建设者成千上万不可胜数,为何阮世忠能成为全银川市众多投资创业者的代表人物,做客市委书记的电视访谈节目呢?在市委宣传部列出的在银川投资创业的50余名先进人物的名单中,阮世忠名列前茅。

阮世忠是什么样的人?他做了些什么事情?阮世忠现在在想什么、做什么?

带着许许多多的问题,我几经周折,终于在银川市区的北郊、贺兰县德胜工业园区的生产建设工地上,见到了一身油污和泥水的阮世忠先生。

接过他递来的名片,我看到,他是5个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而这5个公司中,有4个就在宁夏银川:宁夏厚生记食品有限公司、宁夏盛世贸易发展有限公司、宁夏银川百盛宾馆有限公司、宁夏盛世花园大酒店有限公司,另外一家是建在上海的上海厚生记食品有限公司。

阮世忠,中等身材,白而细的皮肤,眼睛黑而有神。上穿小方格白色半袖,下穿深蓝色裤子,黑皮鞋上满是尘土和水渍,南方口音的普通话听起来不十分流畅但很清晰。看到他精力全在查看生产线上的各种设备上,我只好跟随着他。只见他一会儿爬上大罐,打着手电钻进罐里检查,出来时身上就蹭上了铁锈和尘土,一会儿又趟着满地的污水到锅炉房、装料设备机器跟前检查、询问、催促。从几个大车间的进出口到职工的更衣间、洗手池等各个角落转下来,一个多小时就过去了。这里是厚生记公司的二期生产线,准备在6月下旬开工投产。开工投产前,必须做到一丝不苟,这是阮世忠一贯的作风。据了解,在这片区域的东南角,正好是工业园区一个繁华十字路口的西北面,阮世忠将计划扩建厂区,并兴建酒店等综合服务设施。

在中午休息的1个小时里,他才和我边吃饭,边聊了一阵。而且,从我见到他的几个小时里,他的手机时不时地响起,他有条不紊地回答、安排着许许多多的事务。尽管整日里起早贪黑,十分忙碌,非常辛苦,但他精气神十足。

南方飞来的百灵鸟

在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总经理办公室里,南面的墙上,我看到2只百灵鸟的图标,像人的两只手交替环抱在胸前的样子。这是盛世花园大酒店的标志,我问起其中的寓意,阮世忠告诉我说,他喜欢百灵鸟,百灵鸟喜欢四处飞来飞去的。两手交替环抱,象征合作、和谐、友谊、诚信、发展、兴旺等。

我一直以为百灵鸟是南方青山绿水间的神灵。在查过了百灵鸟的许多资料后,才知道它生长在辽阔的大草原。百灵鸟是草原的代表性鸟类,属于小型鸣禽,而且,是适应性很强的一种鸟类。

如果把祖国大地比作大草原的话,阮世忠不正像一只从浙江临海的天台山飞到贺兰山下、从浙江的沿海边飞到宁夏的黄河岸边的百灵鸟吗?

在我国浙江省台州市,有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临海。那里三面环山、一面临海,俗称“七山一水二分田”,尽管当地以盛产临海无核蜜橘、浙江名茶“羊岩勾青”等优质茶叶以及棉花和稻麦等闻名,但人多地少,常吃不饱肚子,迫使许多人奔赴外省谋生。阮世忠出生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在家排行老大,自小家中人口多,地少缺粮食,常年只能吃地瓜、芋头等。到了改革开放的80年代初,许多浙江人纷纷走出家门,到外地谋生。于是,1983年高中没上完,17岁的阮世忠就只身来到大西北,开始了他艰难的生活之路。

阮世忠之所以选择千里之外的宁夏为目的地,是有历史原因的。地处东海之滨的浙江省与位于大西北的宁夏回族自治区,虽然相距千山万水,但近50年来,先后有数十万浙江人来宁夏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当中。其中规模较大的有3次:1959~1960年,有10万之众的浙江儿女响应党的“支援大西北”“好男儿志在四方”的号召,成建制地来到宁夏,主要从事农业生产;1965~1968年,又有数千名杭州、舟山等地的“知青”响应党的“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来到宁夏的永宁、青铜峡和六盘山区插队落户;改革开放后,又有10多万的浙江人来到宁夏发展,他们主要从事缝纫、理发、木工、商务等行业,其中有很多能工巧匠,阮世忠就是这批浙江进宁大军中的一员。

鸣唱生命最强音

阮世忠来到银川落脚,真可谓是举目无亲、白手起家。从开始当打工仔,蹬过人力三轮车运送货物,在饭馆里帮工、当厨师到自己开饭馆,又开办小商店、蜡烛厂等。当时的银川人,大都是“大钱挣不来,小钱又看不上”。而像阮世忠这样既能吃苦,头脑又灵活的浙江人,正好就是靠先挣小钱,通过不怕脏、不怕累地挣小钱,积少成多,一步一步、一点一滴,靠着自己的勤劳和智慧,落地生根在银川这块沃土上发展壮大,成为新一代浙江人在宁夏创业、投资的佼佼者的。

阮世忠在不断探索、不断总结。根据自己的判断,在中国,人的资源是最丰富的。有人生存,吃喝二字须臾不能离开,而小食品的背后,就潜藏着巨大的市场。于是,阮世忠就从这“小”开始,以小食品和副食品批发、零售为主,开始了他的资本运营,走上了经营之路。

说到这段经历,尽管在创业的艰难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诱骗、骚扰甚至挫折和打击。但阮世忠认为,创业本身就是充满艰辛的,什么困难也没有,那什么事情也干不出来。与当地人相比,阮世忠没有先把困难预想的那么多、那么复杂而畏首畏尾、裹足不前。一句话,他没有任何依靠,只有靠自己拼搏和奋斗。因此,他喜欢听叶启田唱的那首《敢拼才会赢》的歌曲“:人生好比海上的波浪啊,有时起有时落,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

是啊,人生道路,何处不是靠打拼才有亮色,才有趣味,才有辉煌?光有理想,没有实际行动,生活会显得苍白、乏味。

1996年,阮世忠经过分析、判断认为:小打小闹,虽然也能赚到钱,但和那些挣大钱、干大事的浙江老乡们相比,自己显得微不足道。要想干一番事业,不能光顾低头拉车,不抬头看路。必须克服“小富即安”的想法,干宁夏人想干而干不了或干不好的事,着眼未来的长远发展。好在宁夏的政策环境越来越宽松,宁夏的市场潜力也很大。首先是要把企业做大做强,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抗击风浪,稳步发展。于是,阮世忠在原有开办经营实体的基础上,创办了宁夏盛世贸易发展有限公司,还是以副食品批发经营为主,吸收30多人就业。公司先后担当了全国20多家名优特新食品产品在宁夏的销售总代理,以二级、三级市场为中心,形成了自己的营销网络,年销售额达到2000多万元,一度对整个银川市商业零售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带动和影响。公司发展到目前,已经拥有相当规模的仓储和运输能力和专业的营销队伍、健全的销售网络、良好的市场终端,销售区域覆盖宁夏全区并辐射到了周边的陕西、内蒙古和甘肃的许多地区。

经过市场运营的实践检验,证实了阮世忠的分析、判断和决策是正确的,把握发展机遇的能力是过人的,但真正的成功者,是不会被眼前所取得的成绩而迷失方向的。阮世忠能保持长久的创业激情和勇气,是他自身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也是市场经济的竞争规律在影响着他、促使着他只有不断奋进、不断创新,才能超越自己。企业也只有持续发展壮大,才能更具竞争实力。

想不到,就做不到,敢想敢干,胆大心细,敢于冒险,永不满足,你追我赶,永不停留的浙江人精神,在阮世忠身上得到了集中体现。

企业发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商家和客户越来越多。这些南来北往的朋友,来银川做生意,常常感到吃住不方便。这些感受,在一般人听了,也就过了。但却使阮世忠萌发了投资建宾馆的想法。于是经过考察、论证,1999年5月阮世忠在银川老城最为繁华的商业区的中心地带———鼓楼西侧的工农巷,建起一座当时具有二星级接待能力的宾馆———银川百胜宾馆。宾馆的建成使用,为外地的客商,特别是南方来宁夏的朋友们,提供了一个休息、交流、洽谈业务的方便之所,当时银川火车站在老城设立了2个售票点,其中1个就设在百胜宾馆,而且一直到今天,都是外地客商和银川市民在老城购买火车票最为方便的地方。宾馆又吸收近百人就业,由于经营管理得法,2001年就获得自治区地税局“诚信纳税单位”;2002年又被银川市城区政府评为“模范纳税企业”,还获得了银川市“卫生先进单位”称号。也就是这个宾馆,让许多南方籍的投资创业人了解了银川、了解了宁夏;也让许多像阮世忠一样的企业家,来到宁夏投资兴业并发展壮大。

阮世忠一直坚信:做什么事都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就比困难多。如果你偷懒了,往往事情的结果也会打折扣的。阮世忠从来不说自己运气不好的话,敢于拼搏、永不停留、永不满足,别人的帮助是有限的。政府帮助企业是宏观引导、政策鼓励,自己的路还是要靠自己一步一步地走,而且,企业发展的过程,就是承担社会责任的过程。

宾馆的建成使用,只是阮世忠创业棋盘上的一步棋。他的思路在未来发展方向上思考:中国的人口众多,80%以上在农村。如何开拓农村市场,带动农民兄弟尽快富裕?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阮世忠脑海里。

经过充分考察,2000年阮世忠又创办了宁夏厚生记食品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农副产品的收购、加工和销售。时间和实践,又一次证实了阮世忠的思考和决策是正确的,也是深远的。2002年4月,贺兰县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在县城和银川市区之间的德胜村,开发建成了现代化规模的新型工业园区———德胜工业园区。也为许多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发展平台。阮世忠看好这个平台,它有利于企业长足发展。于是,宁夏厚生记食品有限公司是进驻这个园区最早的一家颇具规模的涉农企业,公司一期生产线投资1200余万元,占地20亩,建筑面积达1。1万多平方米,而且实现了当年建厂、当年见效的高效目标。公司生产、加工的“厚生记”牌乡村豆系列产品达13大类20多种口味40多个规格,产品投放市场非常受欢迎,畅销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其中“,厚生记”牌枸杞,还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2002年年底,宁夏厚生记食品有限公司就被自治区技术监督局授予“2002年全国质量月讲诚信、重质量、创名牌十佳企业”称号;2004年10月,又被银川市政府评为“粮食加工骨干企业”;“厚生记”商标也被自治区工商局评为宁夏著名商标,2005年3月被银川市政府授予优秀创品牌企业。德胜工业园区,也在短短的5年时间里,已有340多家企业进驻注册;工业产值由原来的零,增加到现在的13亿元,这个数字又是全县工业产值的60%。更为地方政府看重的是,企业每年新增就业岗位达1500个,极大地缓解了当地和周边的下岗职工和失地农民的就业困难。宁夏厚生记食品有限公司不仅发展成为该园区农副产品产供销的龙头企业,而且吸收了一大批当地失地农民、下岗职工和待业青年就业。这些人员的素质、技能和收入也在企业的发展中,得到了提高。王小莲是贺兰县失地农民,在厚生记公司已经上班5年多了,如今她每月稳定收入都在1400元以上,还当上了生产车间的班长。

2003年9月3日,一座气势宏伟的大酒店,出现在银川老城繁华的玉皇阁北街,宁夏盛世花园大酒店正式开业运营了!这是一座享誉宁夏区内外的三星级酒店,而投资兴建者又是阮世忠!本来,阮世忠打算用这6000万元在家乡投资办企业的,但经过反复思考和综合平衡,只要在祖国的大地上,哪里适合我实现梦想,哪里就应该是我创业的地方。这6000万元不是个小数目,但在家乡台州经济相对发达的地方,还是凸显不了它的作用。而在宁夏,这笔款可以让他的企业创造出新的辉煌。他毅然决定在银川投资兴建这座集住宿、餐饮、桑拿、娱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旅游、涉外、商务酒店。酒店建筑面积达到1万多平方米,创造就业岗位300多个。先后接待了来银川参加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的台湾代表团、第十三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的代表、摩托车旅游节的代表以及来自国内外的社团、名流代表和各种大中小型会议代表、客商等。每年都能及时完成国家税金,连续多年获得自治区诚信纳税单位。由于酒店管理规范、经营有序、服务优良,加之设备齐全,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卫生、安全保障到位。2004年7月被有关部门审定为“三星级”酒店。2005年年初,在宁夏全区酒店行业综合评比活动中,盛世花园大酒店进入前三名,让那些经营多年的酒店管理者们刮目相看。酒店的经营管理模式,也成为同行业争相学习的典范。

百灵鸟的性格,让阮世忠飞得高、看得远、唱得响。为了加大对外宣传宁夏的企业和产品,特别是具有宁夏地方特色的回族清真食品的推介。2006年10月,阮世忠又果断在国际大都市上海,投资兴建了“上海厚生记食品有限公司”。使宁夏的特色食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有了一条畅通的渠道和现代化的码头。2007年4月,宁夏商务厅和北京市商务局签署友好厅局合作框架协议,为宁夏清真食品和优势特色产品进入首都市场开辟了绿色通道,宁夏厚生记食品有限公司抢抓这一良机,迅速将“乡村豆”等优质系列产品推向北京市的大小超市,月销售量达5万元,成为宁夏入驻北京的月销售量最高的企业。

在母亲的怀抱中自由飞翔

百灵鸟是草原养育出来的精灵。阮世忠以祖国大地为家,在银川这块热土已经生活、创业21个春秋了。银川,是他的又一故乡,他已和这里的一切都密不可分。他在这里不断地实现着自己的创业梦想和人生价值,也带动着许多人,在这里找到了体现自己人生价值的位置。

阮世忠白手起家创办企业,并且越来越发展壮大,是与他经常研究市场运势和企业经营管理、认真把握经济发展的方向有直接关系。他认为,创办企业是一种社会责任。工厂的效益是与农民的收入有关,企业一手连着农民,一手连着市场,政府从中协调;工厂与市场连接,不断研发新产品,满足市场需求,把市场做大了,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税收增长;企业的产品形成品牌,又为宣传地方经济和环境,起到了带动作用,所以,企业在地方经济发展中是具有核心带动作用的,南方的经济发展迅速,就是龙头和骨干企业的这种带动作用发挥比较充分。一个好的企业发展了,可以带动方方面面共同发展。比如食品企业,不仅带动农民发展特色农业的积极性,还带动了相关的纸箱、包装、运输等多种行业的发展,还为政府提供安排就业的岗位,减轻政府就业人口过多的压力,从而使社会各方面和谐发展。2001年以来,宁夏厚生记食品有限公司就从小杂粮中的蚕豆加工开始,采取“龙头企业 基地 农户”的经营模式,与宁夏南部山区合作,有效延长产业链条,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使参与的农民户均增收500元以上。阮世忠和他的公司注重从种植、合同、价格、收购等各个环节,维护农民的利益,还积极为种植农民提供优良品种,并且在固原地区设立长驻收购点,做到不打白条,不压级压价,保护了农民发展蚕豆种植这一特色产业的持久积极性。仅六盘山下的隆德县,蚕豆种植面积就从2005年的6万亩,发展到2007年的10万亩,收购价格也从2001年的每斤不足0。63元,涨到了2005年的每斤0。7元以上,又上涨到现在的每斤1。1元,最高达到1。35元。用这项生产支持农业生产,用扩大蚕豆的种植,增加农民的收入。

在贺兰县委政府的积极帮助下,宁夏厚生记食品有限公司又开发了当地的特色农业蔬菜———乡螺菜(俗称“地溜子”),鼓励当地农民扩大种植,公司收购价从2002年的每公斤0。76元,上涨到现在的每公斤1。84元。带动了当地的特色蔬菜的种植,也带来了许多农民的增收致富。2005年厚生记的“乡村豆”产品被宁夏名牌委员会授予“宁夏名牌”产品称号。

阮世忠把自己多年创办企业的经验和认识,上升到了打造企业文化的高度。在他的企业中,不仅党政工团妇各种组织健全,而且作用发挥突出。在盛世花园大酒店的一楼大厅,我看到一张印刷精美的“盛世风采”彩色小报,对开8K的胶版纸,一版有市人大领导来企业视察的要闻,又有企业获奖的照片和消息,还有开展“普通话”和拔河比赛的照片和文字。二、三、四版栏头名称是“我在银川有个家”,有“英语角”和“生日祝福”“员工心语”“员工心得”等栏目,生日祝福栏目详细列出每月过生日的职工的姓名、部门和出生的月日。每位员工的生日,都会得到总经理代表企业赠送的生日蛋糕。企业每年还要分期分批地组织员工外出旅游等。

在浙江临海,儒、释、道文化源远流长,有浙江省的孔庙,有唐代古寺龙兴寺及晋代古刹延恩寺。从小生长在这里的阮世忠,可能受到这些传统文化的熏陶吧,他特别重视人的价值。他对我讲心得时说:员工掉了东西或摔坏了餐具,不要光一味地去责怪。你平时多为别人着想了,别人同样也会为你着想。让员工感到自己就是企业的主人,他们会做好每一项细小事情的。世上的事物就是在矛盾中发展,如意不如意,是看你持什么态度和方法来对待。只有用良好的心态对待事物、认识问题,让每一位员工感到:我很重要!那他们在工作中才能用心去做。他们的技术、专业知识等各种才能,才会发挥得淋漓尽致。

在阮世忠的企业里,青年员工占绝大多数。重视做好青年人的思想工作,关心他们的成长,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是阮世忠管理企业的一条重要经验。在他的企业中,经常组织各种生产竞赛、演讲比赛、书法绘画大赛、英语学习等文化娱乐活动,还积极组织青年参加“青年文明号”“服务明星”等竞赛活动。盛世花园大酒店餐饮部的服务员张玉琴,是个来自农村的姑娘,平时说话有点腼腆,在酒店举办的普通话演讲比赛中,她认真准备,超常发挥,获得了一等奖。工作中普通话说得更加标准和流利,而且举止变得落落大方,对自己充满了自信。

前段时间,于丹讲《论语》的节目在全国很受欢迎,阮世忠就买来5套光盘供大家学习观看。在此之前,阮世忠还为各企业员工购买了“海尔企业文化”手册和各种有关企业管理、发展的书籍、光盘等学习资料。古语云:道不同,不相为谋。阮世忠是把员工们视为自己的同行者,如果员工们把自己的生活目标和企业的发展目标相一致,把人生价值的体现融为企业的价值体现之中,那么,企业的发展的动力不是更加强大了吗?

2005年9月的一天,阮世忠收到一封来自中国人民空军工程大学的信。拆开一看,原来是阮世忠每年资助5000元学费的贫困学生马虎写来的感谢信,只见信末写到:“放心吧!阮叔叔,不管军校的日子有多苦,我都会坚持下来的。我会珍惜您帮助我得到这样的机会,发奋学习,努力用优异的成绩回报您和社会的。”阮世忠还把关心社会公益事业、关心社会弱视群体、捐资助学等活动,作为回报社会、回报政府,承担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2001年,在西部开发助学工程中,阮世忠为贺兰县考到清华大学的贫困学生何洋无偿提供上学费用,帮助其完成了学业。2002年,他又在银川九中设立了“阮世忠教育基金会”,每年出资扶持、鼓励学习优秀的贫困学生100人完成学业。2003年5月,银川一中喜迁新校址,阮世忠又无偿捐献3万多元的空调设备,安装在新的教学楼上。同年6月,又为远在宁夏南部山区的海原县高台乡张湾小学的20多名小学生无偿捐赠物品并资助他们完成初中阶段的学习。平时,为贫困群众捐献御寒的衣物、粮食、食用油及现金,不计其数。2003年为贺兰县预防“非典”就捐款1万元,为“希望工程”和宁夏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捐款累计超过数万元。

记得影视明星李连杰在完成了电视连续剧《霍元甲》的拍摄后,设立了“李连杰壹基金”人生境界实现了由“小我”转向“大我”的升华。而作为拥有5家大型私营企业,资产总额过亿元的阮世忠来说,自己的衣食住行却相当节俭。他创办企业,绝对不是为了解决自己和家人的生活问题。我想,阮世忠早在创办贸易公司和百盛宾馆的时候,应该就进入了“大我”的境界。记得10年前我采访一位企业家时,他告诉我说:一个人的资产达到一定的数额,财富就是社会的。从阮世忠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责任感常常多于成就感。作为一位从浙江到宁夏创业的青年企业家来说,他20多年的创业经历,正好和银川的发展变化紧密相连,是银川这块热土,让他不断实现着自己的理想,不断提升着自己的人生价值。他对银川怀有深厚的感情,在这里,他与妻子———一位热情大方的山西姑娘相识相恋到相爱;在这里,他结识了许多当地人。他不止一次地对我说,银川人朴实热情,各方面的政策也十分有利想干事的人,在这里是能干成大事的。当地的领导更是非常理解和支持企业家,他们用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来影响更多的人,每次开会,他们都能帮助企业家们解疑释惑,让企业家振奋,给企业家们撑腰壮胆。他还被选为银川市人大代表、宁夏浙江商会副会长等。是宁夏的资源和机遇促成了他的事业,他也经常用他的发展经历,向家乡的人和全国各地的朋友宣传、鼓动,先后有100多人在他的影响下,来到宁夏投资置业,兴办企业近百家。就在这篇文字成稿之时,阮世忠正忙于组织厚生记公司的全国各地的客户,来银川参观、洽谈会议事宜。无疑,这又是一次大规模地宣传宁夏、宣传银川的盛会。

阮世忠和他的企业一直致力于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为“两个最适宜”城市的建设,为新农村建设默默地耕耘着、奉献着。

阮世忠和银川,有着难解之缘啊!

阮世忠把“以世界的眼光,做天下生意”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在解读“厚生记”这个名称时,阮世忠说:“厚实生源,厚道为本,厚生记,是个富有丰富含义的名称。厚,有实在、诚实守信等意思;生,生生不息、充满朝气和活力。”他决心把这“厚生记”打造成为全国叫得响的品牌,最好还要在国际上叫得响。

让我们在记住这些美好的寓意的同时,也在美好的祝福中期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