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民生与生态双赢的好模式
陈学君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是人们的常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而我区在解放思想过程中打破了这种常规思维,按照“人往低处走,水往高处流”的思路,来解决水资源短缺矛盾,极大地提高了有限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推动了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区以高效利用现有水资源为主线,在水利开发与移民开发相结合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了一整套成功的做法和经验,为干旱缺水、生态脆弱地区科学发展提供了又一个成功的典范,给西部大开发以有益的启示,很有必要在宁夏跨越式发展实践中进一步发扬光大。
人往低处走
宁夏地势南高北低,南部山区尤其是“苦甲天下”的西海固地区,有相当一部分群众生活在生态环境条件恶劣,基本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由于山大沟深,交通闭塞,十年九旱,群众生产生活长期得不到根本改善,人与自然生态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为此,历届政府都要花费大量的财力、物力、精力来维持他们的基本生计。直到改革开放以来,逐步探索出了移民搬迁这条成功的路子,使政府和群众看到了根本解决山区贫困问题的希望。
自1983年开始到2001年,宁夏开始展开了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以扶贫开发为主要目的的吊庄移民搬迁,自治区党委、政府制定了“以川济山、山川共济”的扶贫开发政策,按照群众自愿的原则,经过18年的努力,在引黄、扬黄灌区建设移民吊庄基地25处,开发配套耕地83万亩,搬迁安置群众41万人。移民安置基地包括中卫市南山台子,中宁县大战场乡、马家梁乡、石坡子吊庄,灵武市狼皮子梁乡、扁担沟吊庄,永宁县玉海开发区、闽宁镇,贺兰县南梁台子吊庄,银川市兴泾镇、兴源乡、华西镇、月牙湖乡,平罗县红崖子吊庄村、五堆子吊庄村,大武口隆湖开发区,红寺堡开发区等,几乎涉及到所有的灌区县市区。2001年以来,自治区积极调整思路,以生态移民为重点,截止2007年年底,又安置搬迁移民11.2万人。
水往高处流
水资源短缺,而且地域分布不均匀、季节分布不均匀。这是长期以来困扰宁夏人民的大问题。古老的水车曾经给黄河两岸带来星星点点的绿色。但由于过低的提水效率而被现代人渐渐遗忘。但“水往高处流”的思维种子却被深深植入黄河儿女的心底。1975年,宁夏投资2916万元,同心县建设了首个电力提灌工程,总扬程253.1米,净扬程205.6米,分6级7个泵站将黄河水向南送了200公里。到1982年,工程引水量达到4224万立方米,灌溉面积6万亩,解决了7万人和7万头家畜的饮水困难。宁夏人第一次真切地尝到了“水往高处走”的甜头。此后,一系列扬黄工程先后建设:1986年南山台子扬水灌溉工程配套完成,开发灌溉农田2.5万亩,造林5.6万亩;同年,固海扬水工程完成配套,灌溉23.34万亩,解决15万人、29万头家畜饮水困难;1994年,利用“中国北方灌溉项目”资金在宁夏银南建设扬水泵站17座,配套灌溉面积54.38万亩,移民54343人;2002年,盐环定扬水工程主体建成,为宁夏增加灌溉面积20万亩,解决了27万人、79万头家畜饮水困难。宁夏扶贫扬黄灌溉一期工程共灌溉土地130万亩,安置移民67.5万人(红寺堡75万亩,安置移民40万人;固海扩灌55万亩,安置移民27.5万人)。近几年来,又启动建设了彭阳县长城塬、固原东山坡等一系列饮水工程。
经验与启示
“人往低出走,水往高处流”,是在长期的认识——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中不断走向成熟的民生和生态双赢的模式,是宁夏人在三十年的实践过程中,逐步积累和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实践充分证明,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转移部分人口,缓解人的矛盾,是帮助基本失去生存条件的农民彻底解决温饱的必由之路;是全区全面完成扶贫开发任务的一项重大措施;是在全区范围内实现人口资源及土地资源合理配置、恢复生态平衡的一大举措;是全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实现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加快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环节。这个模式之所以成功,最根本的就在于综合性的水利措施和综合性的移民措施的有机结合。具体来说,是“六个紧密结合”:
经验之一:水利工程和移民工程紧密结合。经过多年坚持不懈地投资建设,形成了一大批水利骨干工程和配套工程,增加了一片片的沙漠绿洲,崛起了一个个移民新区。这种水利工程与移民工程的紧密结合,有力地打破了单纯水利的局限性,也有力地打破单纯移民的局限性。人的有效流动和生产要素的有效流动,变单方面主动为双方面主动,促进了人与其他生产要素之间的重新组织和配置。
经验之二:水源开发与土地开发紧密结合。水资源延伸到哪里,哪里就有新开垦的土地,就有全新的希望。改革开放以来,全区净增耕地389.54万亩,新增灌溉面积247.63万亩。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山区来的移民创造了全新的生存空间,不仅激发了贫困群体长期被大山困住的创业激情,同时通过水资源的开发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开发,唤醒了多年沉睡的沙漠荒滩,使流动的沙丘变成了千顷良田,获得了农业、水利、生态多赢的良好效果。
经验之三:提高水资源效率与降低人口出生率紧密结合。从主观上来说,自治区多年来坚持把扶贫开发和抓计划生育紧密结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全区人口出生率由1978年的24.5‰降低到了2007年的15.5‰,降低了9个千分点。从客观上来看,一方面,扬水灌溉的用水成本相对较高,尽管政府给予一定补贴,但群众灌溉用水的成本依然比自流灌溉区高出许多。这种高成本的灌溉用水,有效促进了广大干部群众对于水资源价值的重新认识,推动了全社会节水和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生产条件的改善有效促进了生育观念的转变,山区农民由于搬迁到生产条件较好的地区,生育观念也发生了积极变化,主动接受计划生育政策的人越来越多。
经验之四:改善民生与恢复生态紧密结合。我区坚持把改善民生与恢复生态紧密结合,推动水资源利用和移民搬迁工作,移民搬迁特别是整村搬迁模式的推行,有效地减轻了搬出地的生态环境压力。盐池县苏步井乡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由于超载放牧等原因,有80%土地处于沙化和半沙化状态,人与自然的矛盾十分突出。该乡曾是全县年人均收入最少的乡,农民年人均收入只有500元,人均有粮300公斤。后来,利用环定扬水城西滩灌区6万亩新开发土地面积,苏步井乡5个行政村24个自然村5500人全部搬迁至城西滩灌区,苏步井乡的行政建制撤销,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极大改善。
经验之五:移民搬迁与村镇建设紧密结合。移民搬迁与村镇建设紧密结合有效促进了我区城镇化发展。在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是红寺堡开发区。随着大规模水利开发和移民搬迁,红寺堡生产条件、生态环境改善,工业和第三产业较快发展,财政收入迅速增长,一个新型的绿洲城市很快兴起。同时,还形成了一批新兴村镇,如闽宁镇、华西镇等,由于移民集聚和基本建设加快,市场逐步繁荣,产业较快集聚,已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体系,成为具有较强实力的特色镇。
经验之六:异地扶贫与异地教育紧密结合。在长期的扶贫开发实践中,自治区党委、政府认识到扶智在根本解决贫困地区发展中的重要意义,着眼于扶贫与扶智相互促进,把异地扶贫和异地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为贫困地区培养人才的科学道路。先后在银川投资兴建了六盘山高级中学、育才中学,主要面向南部山区八县和移民搬迁安置基地的农民子弟上学,收到了良好效果,得到国家和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
“人往低处走,水往高处流”的成功实践模式及其基本经验,为我们今后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三个方面的有益启示。
启示之一:解放思想促进了思维方式的转变,思维方式的转变促进了行为模式的转变,进而促进了发展模式的转变。“有水路走水路,没水路走旱路,水旱路不通另找出路”,终于找到了“以川济山,山川共济”的路子,解放思想,逆向思维,终于促成了“人往低处走,水往高处流”的大思路,大手笔,先后投资数十亿元,让黄河水越流越高,越流越远;让50多万祖祖辈辈深居大山的贫困人口走向平原,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启示之二:多元化的思路决定了多元化的开发建设模式,多元化的移民搬迁安置模式和多元化的资金来源。宁夏用于扬黄工程建设和移民搬迁的经费来源,有国家专项扶贫资金,有地方政府出资,有国际组织援助,有国外贷款,有国内贷款,有农民自筹资金,还有多项资金的打捆整合使用。搬迁目的也由单一的解决温饱发展到目前的生态移民、特色农业集约发展、工业吊庄、小城镇建设等多元化目标组成的综合性目标。移民搬迁模式由初期的自愿零星搬迁发展到整村整乡搬迁,创造了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双赢的模式;移民安置的模式有集中安置模式和插花安置模式,促进了不同地域群众之间的交流,加强了生产技术和文化观念的沟通融合,有效促进了思想的解放、文化碰撞和技术的提高。
启示之三:解决宁夏水资源短缺和分布不均匀的突出矛盾,解决民生与生态的矛盾,靠单一的措施是不够的,必须采取综合性的措施。把生态移民与水利工程建设相结合,把水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紧密结合,合理配置人口、土地和水资源,让有限的水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把有效改善民生与生态保护建设相结合,通过人口流动和水资源流动、土地资源开发紧密结合的发展模式,既可解决当前突出矛盾,又可推动持续发展。
展望及建议
实践证明,“人往低处走,水往高处流”,是像宁夏这样水资源短缺且分布严重不均的地方,解决人水矛盾、促进和谐发展的治本之策,是一条唯一可行的正确路子,必须要坚定不移地坚持走下去。宁夏还有30多万贫困人口居住在生存条件严酷,资源匮乏,交通闭塞,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土石山区、高寒山区和严重缺水的干旱地区,不具备就地解决温饱的条件,需要尽快搬迁。还有超过200万人口居住在发展条件差、基础建设难度大、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需要逐步搬迁。但我区经过了30年的移民安置,现有的水土资源条件下已经找不到合适的、可以持续解决生计问题的搬迁安置基地。因此,除了要认真实施好已经规划好的七项重点引水工程和生态移民搬迁工程,继续实施集雨补灌外,要积极争取重大项目的支撑。那就是积极争取大柳树工程的立项建设,让黄河水流得更高,流得更远;让山区困难群众更多地搬迁到引黄灌区,真正实现再造一个宁夏平原绿洲的目标,从根本上解决人地矛盾(干旱与吃饭)的矛盾;从根本上解决解南部山区和中部干旱带人与生态的矛盾,为宁夏乃至黄河中上游地区经济持续发展和民生持续改善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系宁夏回族自治区发改委经济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