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华将帅故事
22148800000041

第41章 李纲、宗泽——抗击异族入侵,书写壮美篇章

北宋一朝,重文轻武,守内虚外,在与辽国、西夏、金国的对峙中,饱受屈辱,最后亡于金国。金国灭宋的过程,充满血风腥雨。其间,李纲和宗泽组织军民,顽强抗击异族入侵,用英勇无畏的民族精神和气概,书写了壮美篇章。

李纲(公元1083~1140年)字伯纪,邵武(今福建邵武)人。出身于官僚家庭,父亲李夔官至龙图阁待制。宋徽宗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李纲进士及第,步入官场,因刚正坚毅,很快升任监察御史,兼权殿中侍御史。当时,把持朝政的是以蔡京、童贯为首的“六贼”,李纲受到排斥,只能到地方上去管税务。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被调回朝廷,任太常少卿。十一月,金太宗完颜晟在灭辽国以后,发兵大举南侵,直捣汴京。关键时刻,宋徽宗慌忙把皇位传给太子赵桓,自称太上皇,逃离京城。赵桓继位,是为宋钦宗,次年改元靖康。李纲支持宋钦宗抗击金军,刺血上书,说:“方今中国势弱,君子道消,法度纪纲,荡然无统。陛下履位之初,当上应天心,下顺人欲。攘除外患,使中国之势尊;诛除内奸,使君子之道长。”太学生领袖陈东等上书,揭露“六贼”罪恶,请求诛之,以谢天下。宋钦宗迫于形势,惩办了“六贼”中的王黼和李彦,任用李纲为尚书右丞,兼东京留守。但是,宋钦宗本质上是个投降派,畏敌如虎,也想效法其父,一逃了之。这天,他让禁军备好车驾,待命出发。李纲发觉,高声询问禁军将士说:“尔等是愿死守京城呢,还是愿随皇上出巡?”“出巡”实是逃跑的代名词。将士们齐声回答说:“愿意死守!”李纲再见宋钦宗,恳切地说:“陛下已答应臣留下,奈何还要出巡?试想,禁军将士的家属都在京城,他们万一中途散归,何人保护陛下?况且,金兵逼近,只恐陛下车驾未远,就会被敌人快马追及,陛下又如何御敌呢?”宋钦宗顿有所悟,硬着头皮留了下来,以李纲为亲征行营使,允许其便宜从事,负责保卫京城。

李纲临危受命,全面布置防御事宜。他是一名文官,这时表现出了卓越的将帅才能。他把八千名禁军和民众组织起来,统一编制,严密守卫汴京的四个方向,每个方向布防禁军二千人。同时组织马步军四万人,分为前、后、左、右、中五军,每军八千人,天天操练。其中,前军驻防东水门,以保卫藏有四十万石粮食的延丰仓;后军驻防宋门外,以扼守城壕较浅的地段;左、右、中三军作为预备队,以备缓急。

金军抵达汴京城下,分为水路和陆路,同时向汴京发起进攻。李纲早有防范。水路方面,他招募敢死之士二千余人,手持长钩,专门钩住敌人船只,拖向岸边,用石头将其砸沉;同时在水中设置杈木,阻止敌船前进;还搬运蔡京家假山上的石头,堵塞了西水门门道,使敌船无法进入城内。陆路方面,他挑选优秀射手一千人,专门射杀那些架设云梯企图登城的金军。远者,以神臂弓强弩射之;近者,以手炮檑木击之;再近者,以床子弩坐炮轰击之。金军没有想到汴京的防守这样严密,稍稍后退。李纲派遣壮士,缒城而下,偷袭金军营垒,斩杀敌将,焚烧云梯。一个多月内,消灭金军数千人。

各地勤王兵马迅速向汴京方向聚集。特别是老将种师道,率领几万健儿前来增援。宋军数量顿时达到二十万,超过金军两倍以上。李纲信心十足,从容调度,金军完全陷于被动局面。

谁知,就在李纲率领军民浴血奋战的时候,宋钦宗却派人去金营求和,答应割让土地,进贡岁币。李纲坚决反对,说:“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可是,宋钦宗一副软骨头,硬是和金军签订了“和议”:宋给金黄金五百万两,白银五千万两,锦缎百万匹,牛马一万头;宋割太原、中山(今河北定县)、河间(今河北河间)三镇给金;宋朝皇帝尊金国皇帝为“伯父”。宋钦宗受金军要挟,还罢免了李纲的职务。

投降派的软弱和无耻,激怒了汴京军民。陈东率领千余名太学生,赴阙请愿,要求罢免奸相李邦彦、张邦昌,重用李纲、种师道。一时间,集众数万,吼声震天。民众恰遇李邦彦,狠狠地把他痛打了一顿。宋钦宗怕出事端,被迫再用李纲为京城防御使、知枢密院事。李纲一如既往地主战,金军不敢久留,索要的财物尚未足数,暂且退去。

四月,李纲奉命,迎宋徽宗回到汴京。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以为从此可以安享太平,照样纵情欢乐。九月,李纲再次遭到排挤,出知扬州,继被贬为保静军节度副使,建昌军安置。随后,金军卷土重来,一路所向披靡,十二月攻进汴京,烧杀抢掠,锦绣繁华的大宋都城,降临了一场酷烈的浩劫。十二月,宋钦宗手捧降书,赴金营跪拜称臣,标志着北宋的灭亡。

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三月,金军立了张邦昌为傀儡皇帝,然后席卷无数财物,押着宋徽宗、宋钦宗二帝和其他人等共三千多人,扬长北去。五月,宋徽宗之子康王赵构在南京(今河南商丘南)称帝,沿用宋国号,建元建炎,就是南宋高宗。宋高宗想起遭贬黜的李纲,起用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是为宰相之一。同时为相的还有奸臣黄潜善和汪伯彦,就连那个张邦昌,也任太保,封郡王,参决大事。李纲耻于与这些人为伍,请求辞去相位。宋高宗予以挽留,李纲顿首泣谢,说:“今日欲还二圣(宋徽宗、宋钦宗),抚四方,安内攘外,责在陛下和宰相。愚陋如臣,何能负此重任?必欲使臣为相,臣愿首陈十事,陛下如能采择施行,臣方敢任职。”接着,李纲说出十件事来:一议国是;二议巡边;三议赦令;四议僭逆;五议伪命;六议备战;七议守土;八议本政;九议久任;十议修德。十件事中,宋高宗赞成八件,唯僭逆、伪命两件,不置可否。李纲上书切谏,说:“张邦昌在朝廷十年,作为首相,应当以死守节,而他却受金人册立,晏然处于宫禁,若不加罪,何以安抚四方?所有张邦昌伪命臣僚,概置不问,何以让天下士大夫恪守臣节?乞申睿断,毋失民望。”宋高宗犹疑不决,李纲愤然面谏,说:“张邦昌僭逆至此,仍令在朝,百姓将目为二天子。臣不愿与贼臣同列,当以笏击之。陛下必欲用张邦昌,请免臣职!”

李纲嫉恶如仇,旗帜鲜明。宋高宗无奈,只得将张邦昌贬为彰化军节度使,潭州安置。李纲兼任御营使,尽力图报,规划出九条建国方略,核心是要宋高宗励精图治,抗击金军,一雪国耻。宋高宗生就懦弱性格,加之受黄潜善、汪伯彦的蛊惑,只想讨好金人,李纲为相仅七十七天,便将他罢为观文殿大学士、提举洞霄宫;而且杀了陈东,撤去黄河沿岸防务。金军进攻南京,宋高宗吓得屁滚尿流,赶忙逃往扬州,最后逃到杭州,改那里为临安府,作为南宋的国都。

李纲是坚决反对宋高宗南逃的,他说:“中兴之主起于西北,则足以据中原而有东南;起于东南,则不能以复中原而有西北。”这是经典之论。然而,宋高宗只想偏安一隅,断然不听李纲的意见。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李纲任湖广宣抚使兼知潭州(今湖南长沙),后任江西安抚制置大使兼知洪州(今江西南昌)。李纲在地方任职,就政治、军事方面,提出过许多有价值的建议。可惜皇帝昏庸,奸臣当道,他的建议不起作用。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李纲病死。追赠太子少师。

宗泽(公元1060~1128年)字汝霖,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出身穷苦,父亲宗舜卿是个书生。宗泽自小好学,长大后正直豪爽,胸怀爱国志向。三十一岁时中进士,任职地方,颇有政绩。宗泽知莱州时,正值宋徽宗派人,浮海与金国签订“海上之盟”,约定共灭辽朝。宗泽听说此事,摇头叹息说:“天下自是多事矣!”蔡京、童贯等“六贼”当权,政治腐败,社会黑暗。宗泽独善其身,干脆辞了官职,退居东阳,结庐山谷,过起了近乎隐士的生活。

然而,北方的金军大举入侵,国难当头,打破了宗泽的平静生活。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他被召到京城,任宗正少卿。李纲正在进行京城保卫战,而宋钦宗却命宗泽为和议使之一,赴金营求和。宗泽说:“是行不生还矣!”别人问其原因。他说:“敌能悔过退师,固善;否则安能屈节北庭,以辱君命乎?”他的刚方不屈的态度,完全不合宋钦宗的心思。宋钦宗“恐害和议”,不再让他任和议使,改为知磁州(今河北磁县)。冬天,汴京危急之时,宗泽率领两千多兵马勤王,勤王途中,宋钦宗就投降,北宋灭亡了。

南宋朝廷开张。李纲敬重宗泽,推荐他为开封尹兼东京留守。金军刚刚离去,舍弃的是一座千疮百孔的破败城市。宗泽到任,首先处决一批强盗、奸细,安定民心;然后组织军民,修补城墙,沿黄河南岸修筑工事,以防金军再次南侵。特别重要的是,宗泽着眼于抗金的大局,主动联络、团结中原地区的各路义军,彼此配合策应,共同打击敌人。名将岳飞原在“八字军”首领王彦手下效力,这时投奔宗泽。宗泽看重岳飞的才干,擢为留守司统制,使之开始了创建功业的人生历程。

以汴京为中心,官军和义军总数,顿时发展到上百万人。物资储备充裕,粮食可用半年以上。宗泽上书,请求宋高宗返回汴京,收复失土,救援“二圣”。怎奈宋高宗奉行妥协投降政策,罢免李纲宰相职务后,一路逃向了南方。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金太宗以弟弟兀术为统帅,率领金军再次大举南侵,目标是渡过黄河,占领汴京,为更大的军事行动作准备。宗泽早有部署,一面从正面阻击敌人,一面派出精兵深入敌后,前后夹击,几次打得兀术溃不成军。金军知道了宗泽的厉害,敬畏地称他为“宗爷爷”。这时,岳飞崭露头角,一再大败金军,收复了许多地方。

宗泽大为兴奋,再上书宋高宗,请求返回汴京,主持抗金大计。他说:“愿陛下早还京师,臣当躬冒矢石,为诸将先,中兴之业,必可立致。如有虚言,请斩臣首,以谢军民!”他还说:“祖宗基业,弃之可惜。……今京城已增固,兵械已足备,人气已勇锐,望陛下毋沮万民敌忾之气,而循东晋既覆之辙。”这样的奏书连上了二十多次,然而,宋高宗只顾南逃,根本不予理睬,反而派人告诫宗泽说:“毋得轻动。”

宗泽终于看清了皇帝及投降派的嘴脸,失望绝望,忧愤成疾,背上生了疽疮。部将前来问疾,宗泽说:“我因二帝蒙尘,积愤至此。汝等若能歼敌,我死亦无恨矣!”部将们表示,一定尽力。宗泽病危期间,无一语问及家事,只是反复吟诵唐朝杜甫《蜀相》诗中的两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临终的时候,还想着北渡黄河,收复失地,连叫三声:“过河!过河!过河!”尔后,气绝身亡。宋高宗得知消息,故作姿态,追赠他为观文殿学士、谏议大夫,谥忠简。

李纲和宗泽的主导身份是文官。时代的召唤,国家的需要,使他们在短时间内走上战场,投身于波澜壮阔的抗金斗争。武事,并非他们所长,但是,他们是尽了心和尽了力的。他们所从事的事业,属于抵御侵略,保家卫国性质,因此受到尊敬和赞扬。将帅经历,军旅武功,只是他们生命中的部分内容,然而却是最重要最闪光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