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大文学家的故事
21881200000041

第41章 巴金

巴金生于1904年,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佩竿、余一、王文慧等。四川成都人。

1927年初赴法国留学,写成了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发表时开始使用巴金的笔名。1928年底回到上海,从事创作和翻译。从1929年到1937年中,创作了主要代表作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家》、《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出版了《复仇》、《将军》、《神·鬼·人》等短篇小说集和《海行集记》、《忆》等散文集。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多篇成功作品的创作令人瞩目,被鲁迅称为“一个有热情、有进步思想的作家”,成为当时为数不多的成功创作家之一。

抗日战争爆发后,巴金在各地致力于抗日救亡文化活动,编辑《呐喊》、《救亡日报》等报刊,创作有《家》的续集《春》和《秋》,长篇小说《抗战三部曲》(又名《火》),出版了短篇小说集《还魂草》、《小人小事》,散文集《控诉》和《龙·虎·狗》等。

在抗战后期和抗战结束后,巴金创作转向对国统区黑暗现实的批判,创作出很有特色的中篇小说《憩园》、《第四病室》,长篇小说《寒夜》等都是这方面的力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巴金曾任全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中国笔会中心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并主编《收获》杂志。他热情关注和支持旨在繁荣文学创作的各项活动,并多次出国参加国际文学交流活动,第一个提出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出版有短篇小说集《英雄的故事》、报告文学集《生活在英雄们中间》、散文集《爝火集》、散文小说集《巴金近作》、随笔集《随想录》五集,以及《巴金六十年文选》、《创作回忆录》等多种。

“激流三部曲”的创作,曾受到左拉的长篇小说《卢贡家族的命运》及曹雪芹的《红楼梦》的影响,它旨在讲述一个溃败的封建大家庭的悲欢离合。当巴金的《家》以“激流”的篇名在《时报》出现时,却显示出自己的特点。时代的赐予和作家的生活感知,使他把艺术的视点集中在对封建家族制度的解剖上。家,在中国,是礼教的堡垒。巴金说,他写《家》的目的,就是要“宣告一个不合理的制度的死刑”。他以热切的感情展现出生活中的“激流”在破败的家庭中成长起来;充满了自信和勇气,充满了爱与恨,在腐败崩溃的事物中,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倔起者的勇气与魄力。

《家》主要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觉新是觉民兄弟的大哥,也是这个大家庭的长房长孙,他深爱着表妹梅,却又不得不按家庭的意愿和瑞珏结婚,并在父亲死后担负起整个家庭的重任。每日被动而无奈地应付着大家庭内部各房之间的勾心斗角,希望通过自己的隐忍来换得秘书安宁的日子,可事情并非觉新想的简单。

五四运动的浪潮和弟弟们的热烈反应对他不是没有影响,他心里是信服这些新的东西的,但行动上他却有着太多的羁绊和束缚,他是高家懦弱而听话的“大少爷”。他的生命是为别人的存在而存在的。

美丽而温顺的少女鸣凤心里悄悄喜欢三少爷觉慧,觉慧也暗恋着她,但是在高公馆这样的地方,她对未来深感迷茫。因为与同学去向督军请愿,觉慧被高公馆“最高统治者”——他的祖父高老太爷训斥了一顿,并不许他出门。梅出嫁后不久就守寡。

为避军阀混战,梅被迫躲入高公馆,不期与觉新相遇,泪眼相对,两人心中的伤痛无法用言语来表达。

觉慧瞒着家人参加《黎明周报》的工作,撰文介绍新文化运动,抨击不合理的旧制度、旧思想旧观念。可是就在他自己的家里,悲剧却并未停止——高老太爷决定把鸣凤送给年近七十岁的孔教会会长冯乐山做小妾。无奈下,她喊着觉慧的名字投湖自尽了,另一个丫鬟婉儿代替她被逼着上了花轿,觉慧的思想进行着抗争,可这在当时社会又是觉慧无可奈何的。

高老太爷做主,让觉民与冯乐山的孙女成婚。觉民公然违抗祖父的旨意,逃到同学家躲了起来,高老太爷勃然大怒,正在这时,传来梅去世的消息,觉新心如刀割,悲痛至极。

五叔克定在外养小老婆的事传开了,高老太爷大发雷霆,前所未有的失落和悲哀突然袭击了这个每日做着“长宜子孙”的“发家梦”的老人,他一病不起。妖里妖气的陈姨太提出请巫师捉鬼给老太爷治病。众人怕担不孝的罪名,没人敢反对。只有觉慧坚决抵制这场无聊的闹剧。高老太爷死了,死前答应不再提觉民的婚事,觉民取得了抗婚的胜利。瑞珏即将临盆,陈姨太却说产妇的血会冲犯了死者,必须将其移到城外去生。四天后,在城外一间阴暗潮湿的小屋里,瑞珏痛苦地死去了。死前喊着觉新的名字。夫妻最后也没能见上一面。

觉慧再也不能忍受这个家了,他要出走。觉新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帮助弟弟实现愿望。他瞒着长辈为觉慧安排好一切,并为他筹足路费。

黎明,觉慧悄悄地走出家门,乘船到上海去了。在那里,新的一切正在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