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之所以不同于其他生物,乃是因为具有极强的改造能力,可以把任何东西或想法转换或改变成能让自己觉得快乐或有用的东西。
人类是地球上惟一能够过着丰富内在生活的动物,他经常不看外在的环境怎么样,而是凭着自己的选择,来认定自我和决定未来的行动。我们人类之所以不同于其他生物,乃是因为具有极强的改造能力。可以把任何东西或想法转换或改变成能让自己觉得快乐或有用的东西。而我们最强的能力,便是能把自己的一手经验结合别人的经验,创造出完全不同于任何人的方式,展现在生活的各种层面上。因而也只有人能够改变心态,使痛苦化为快乐或使快乐化为痛苦。
有这样一则新闻:有一个人把自己关在笼子里绝食抗议,他为了某个理由有30天没有进任何食物,结果还能活下去。在肉体上他所承受的痛苦非常大,然而此举却能吸引大众注意,他因而得到快乐,结果所受的痛苦便为快乐所抵消。若把范围再缩小一点,有些人之所以愿意忍受肉体的折磨,乃是因为这样能得到锻炼身体的快乐,使严格克己的磨炼转化为个人成长的满足,这也就是何以他们能长久忍受那样的痛苦,因为他们能得到所要的快乐。
我们不能随着环境的变化而起舞,因为那样就不能决定自己人生的方向,这种情况就有犹一部公用电脑,任何人都可以输入乱七八糟的程式。我们每个人的行为,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都受到痛苦和快乐这股力量的影响,而这个影响的来源有儿时的玩伴、自己的父母、老师、朋友、电影或电视影片中的英雄以及其他种种,不知不觉中它们对你造成了影响。有些时候可能是别人说的一句话、学校发生的一件事、比赛中的一场胜利、一次尴尬的场面,或是门门科目都是80分以上的成绩,这都可能对你造成莫大的影响,因而塑造了今天的你。由此可以说,我们的人生乃掌握在对于痛苦和快乐的认定上。
当你回顾过去,是否能够回想出有哪一次经验所形成的神经链对你造成今日的影响?你对那次的经验赋予了什么样的意义?如果你当时未婚,你是把婚姻看成一件愉快的探险呢,还是把婚姻视为沉重的负担?当晚上坐在餐桌上时,你把用餐视为一次给身体加添补给的机会呢,还是把大吃一顿当成快乐的惟一源泉?
奥瑞利欧斯说:“如果你对周围的任何事物感到不舒服,那是你感受所造成的,并非事物本身如此。借着感受的调整,你可在任何时刻都振奋起来。”
你是否心为形役,被不能控制的力量,包括外来的经济、社会力量和来自内部的迷惑、恐惧所压迫?你是不是已经有意识地选择了通过行动创造真正的价值?这就是忙忙碌碌和生产性活动的反差。
如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所说:“生活只有在以有价值的东西充当其客体时,它才具有价值。”当你从事生产性活动时,价值感是确实存在的。你在行动过程中进行了个人投资,你感到你与努力的结果相关联。这种活动随着时间推移而产生了一种很强的连续感,增加了发现的频率和强度。举个简单例子,这个例子也说明了这个过程如何影响我们对生活的理解,想一想你是如何看花的。你是简单地把它视为一些颜色与形状呢,还是你真的看见了它——它如何与周围的花园相配,它的颜色如何在光与影的作用中发生微妙变化,潮气如何凝聚在花瓣上,花粉如何轻轻地浮在雄蕊和雌蕊上?如果你用匆忙的目光看,花只是一个物体。如果你的眼睛与心灵活跃起来,花就是一个奇迹。因此,我们最急于观察到的价值不是来自于创造或发明一种特定的商品,而来源于观察、探求、发现的内部活动。
你也可以以直接、积极方式面对事件、人们和问题,以此增加你生活的价值。演员詹姆斯·科柯有一种减轻生活中气愤之情的有趣技巧。他每月都列出25件使他发怒的事情,包括古代的仇杀、被压抑的悲愤和偶然间的争吵。然后,他每天都面对这个清单上的一项内容,问自己:“为什么它使自己如此愤怒?”如果找不到合理的辩护原因,他就把它从清单上勾去。通过这种方式,他可以消除发生于很久前、不值得再提的小事、不和睦以及因吃醋、嫉妒、不现实期望引发的冲突。在每个月末,他列出一个简要的清单。它包括那些能真正说明他发怒事出有因的问题。然后,因为不再在不相关的愤怒上花费精力,他就可以把愤怒化为解决这些特定问题的积极努力。
想一想,当你在工作中遇到难题或要解决与一个朋友的个人纠纷,你的感觉会如何呢?当你要否认或逃避这种痛苦和困惑,你的感觉会如何呢?可能你的老板交给你一项你认为无力处理的任务,因此你把它放在“待做”文件的最底层。无论他什么时候问起这项工作是否做完,你总是找借口搪塞。或许你十几岁的儿子刚才侮辱了你,虽然你想把他打倒在地,但你却先是不理睬他,接着又陷入失望。另一方面,直接面对你的困境将增加解决的机遇,使你具有按照自己感情行为做事的满足感。如果你难以接受这个思想,那就设想你的老板或儿子就要死去,今天是你们在一起的最后时刻。你是要在闪烁其词、愤愤不平中度过,还是要解决问题、轻装前进呢?
查斯特·菲尔德爵士认为,你自己的情绪可能极具欺骗性。它们能够并可能会设下计谋使你相信生活比其实际情况糟得多。当你心情好的时候,生活着很棒,你具有洞察力、常识和智慧。情绪高时,不会感到情况如此艰难,问题看上去不那么可怕且易于解决。当你愉快时,人际关系似乎很顺畅,沟通也容易。如果你受到批评,你会轻松跨过它。
相反,当你心情不佳时,生活看上去是令人难以忍受的严酷和艰难,你几乎没有洞察力。你对待问题过激并常常误解你周围的人,因为你认为他们的行为出于恶意的动机。
问题是:人们没有认识到他们的情绪一直在起作用。他们认为,他们的生活在过去的一天,或甚至是在前一小时突然变糟。所以某人早晨心情好时也许会热爱他的妻子、他的工作和他的汽车,他可能会对未来抱乐观态度而对他的过去心怀感激。但到了下午,如果他的心情变坏的话,他就会声称他憎恨他的工作,讨厌他的妻子,认为他的车是个废品,并认为他的事业没有出路。如果你在他情绪低落时问起他的童年,他可能会告诉你那时相当艰苦。他可能会为当前的困境而责怪他的父母。
这样迅速和强烈的反差可能看起来很荒唐,甚至可笑——但我们都是那样的。当我们情绪低落时,我们失去洞察力,并且一切似乎都处于危机。我们完全忘了当我们心情好时,一切都似乎如此美好。我们体验过相同的情形——我们的结婚对象,我们的工作所在,我们驾驶的汽车、我们的潜能、我们的童年——完全不同了,这都取决于我们的心情!当我们情绪不高时,我们不去责怪我们的情绪,而是往往感到我们的整个生活是错误的。就像是我们真的相信我们的生活在过去的一两个小时分裂成两半。
实际上,生活几乎永远不会像我们情绪低落时感觉的那么糟。不要陷于坏脾气中,说服自己要现实地看待生活,你会学会怀疑你的判断。提醒你自己:“我当然会感到抵触(或生气、受挫、有压力、沮丧)了;我心情不好。当我情绪不佳时总会感到消极。”当你处于不利的情绪中时,学会这样简单地排解掉它:这是一种不可避免的人类心态,如果你不理会它的话,它会随时间而消失的。情绪低落时不适合去分析你的生活。这样做是情感上的自胶。如果你有个正当的问题,当你情绪好转时它仍在那。关键是在我们情绪好时要感恩,情绪糟时要得体——不要把它们看得太严重。下次你情绪低落时,无论出于何种原因,提醒你自己:“这也将会过去的。”
威斯康辛孟罗医院的医生约翰·辛德勒博士说:“不管过去的失误,一个人必须从现在开始努力进步,这样将来才会改善。现在和将来,要看一个人学习新习惯和对待问题的态度而定。不断挖掘过去,根本没有前途可言。……几乎每一个病人情绪都有问题。因为病人已经忘记如何去控制现在的想法,以便快乐起来。”
所有技巧的学习都要经过试验与错误,先试验一下,如果没有命中目标,就在意识里记住错误的程度,下次试验时再矫正偏差,直到成功地“命中”目标为止。然后记住这个成功的反应行为,将来碰到类似情况,就把相同的技巧“重新使出”。
然而,认识了错误,寻得了正途,就必须马上忘掉错误,记住并“储藏”成功的记忆,这是十分重要的。只要我们意识的思考与注意力集中在要实现的肯定目标上,往日失败的记忆便发生不了作用,因此,我们千万不要自寻烦恼。
在学习过程中,错误、失误、失败等都是必要的,可是,它们本身并不是终点,而是到达终点的阶梯,到达终点后,就要忘掉它们。如果我们念念不忘错误,因此感到难过,或时常责备自己,则错误或失败本身就会留在想象记忆中,而成为个人生活的“目标”。人生最可悲的事,莫过于生活在往日的幻想之中,而不断地责怪自己过去的错误,不断地责备自己往日的罪过。
为往日的过失与错误不断责备自己,不仅无济于事,而且会使你希望改变的行为继续下去。如果念念不忘过去失败的记忆,而且不明智地下结论:“昨日我失败了,今日当然也会再失败。”这种想法对目前的行为会产生不利的影响。虽然如此,这并不“证明”无意识的反应形式本身有重复与继续不断的力量,也不说明改变行为以前要“彻底根除”埋在心头的失败记忆。我们之所以受害,并不是由于“无意识”,而是由于意识的思考,因为做结论与选择“目标心像”,是由意识的思考所推动。我们改变决心的一刹那,我们脱离往事掌握的一刹那,往事就不会再来侵犯我们。
绝大多数的人有个错觉,认为情绪是完全无法控制的,它是一种自然的制约反应,这个错觉使大家视情绪如病毒,当我们的“心理体质”不佳时就会被入侵;有时候我们也把情绪看成是理智的“堂兄弟”,会拖累理智所能发挥的力量;甚至有时候我们的情绪只不过是对别人所言或所为的直觉反应而已。到底这些看法有何共同之处呢?那就是认为它是个看不透的东西,是我们所不能掌握的。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避开痛苦的情绪,然而有些人因为矫枉过正,结果连那些他想得到的情绪也失去了。譬如说他们害怕失望,因此极力想避开会导致失望的情况,如畏缩于拓展人际关系、不敢接受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当一个人有这种现象时就如同掉进陷阱之中。就短期来看,他是避开了会使他失望的可能,可是却也失去了能使他得到关怀和信心的机会,也许这正是他渴望得到的情绪。除非你完全失去感受的能力,否则你就免不了产生情绪,一心想逃避自认为是负面的情绪并不是办法,积极的做法是你应该从这些负面的情绪中挖掘它正面的意义及功能。
有些人经常不愿让恶劣的情绪为他人所知晓,便会这么说:“我并不觉得有那么糟。”然而他们的心里却一直惦记着那些事,为什么自己就那么“衰”、为什么别人会想占自己的便宜或为什么自己已经尽了力却仍不如意?他们就只会往这些负面想,却不去想如何来改变自己的意愿。一个人如果真的遇上不如意,却想一味地隐瞒,这不仅于事无补,反而会带给自己更多痛苦;如果一味不理情绪所带来的讯息,那也不会使你觉得更好受,反倒更加强了那种负面的情绪,直到最后你不得不正视。处理这类情绪最好的方法不是漠视,而应是去了解它的成因,从其中找出有利于你的策略。
有些人对于痛苦的情绪很容易便屈服了,甚至于甘于被其俘虏。他们无心从其中学到宝贵的教训,反倒刻意加强它们的威力,甚至于还不服气地对别人说:“你们以为能够应付得来,让我告诉你们,它远比你们所想的困难得多。”当他们说过话时,就真觉得好像是在说一个事实,好像自己遇到的是别人所未曾经历过的,自己能有此经历是件值得骄傲的事。可以想象,一个人如果常常有此举动,那就真是掉进致命的陷阱里,若不尽全力抽出身来,人生最后就必然如他自己所预言的那样潦倒一生。处理痛苦情绪最有效且最健康的方法,就是要学会看出它对你的正面意义。
如果你真想过个有意义的人生,那么就得让情绪为你所用。只要你有感受的能力,就摆脱不了各种各样的情绪,所以你别想逃离它、别想消除它、别想视而不见它、别想歪曲它的意义、当然更别想让它控制你的人生。情绪,就算是会带给你短期的痛苦,但它绝对是一个你内心的指南针,指引你应走的方向,以得到所想追求的目标。如果你不晓得如何使用这个指南针,那么就犹如行驶在心里的狂风暴雨之中,永远找不出一条脱困的航线。
许多人在忧郁不乐时,就会跑到游乐场所去调剂一下情绪。同样的,如果在忧郁的时候,读一读漫画或幽默小说,心情也会立刻开朗起来。同样,不管想尽什么办法,都不易把忧郁症消除殆尽。在这种情况下,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先创造一个令人发笑的环境。
如果某种工作进展非常缓慢,就叫做低潮现象。这时候不能丧失信心,更不能把为了飞跃而积蓄下来的精力,用到无益的地方去。
在低潮现象里,一个人之所以会失去信心,主要的原因是对自己的现状或未来满怀忧虑。甚至对整个过去的生长状况也疑惑丛生。这时候,他对目前所学的内容,就会感到惶恐,由于内心产生了不安,当然就把眼前的成绩看成不可靠的东西。
如要避免这种状态,必须要用冷静的态度,去评价过去的成就。说得更具体些,就是将自己目前所完成的工作,以及足以显示过去成绩的东西,放在眼前。如果是生意人,不妨将自己独力经办过的工作表格,或合同书等摆在桌子上;同样的,学生也可以把仔细阅读过的参考书或笔记簿等拿出来看看。只要目睹这些真实的成绩,必能恢复内心的喜悦和自信。
心理学上的研究结果表明,人类的心理现象跟穿衣服有着密切的关系。并非由气氛来决定服饰,而是由服饰决定气氛。在忧郁的时候,穿上鲜艳与轻便的服装,往往能使人的心胸开朗、生气蓬勃。
我们许多人犯的一个错误便是我们为自己,或为他人感到悲哀,认为生活应该是公平的,或有一天将会公平。事实并非如此也不将会如此。当我们犯这个错误时,我们往往去花大量时间沉溺或困惑于生活的不公正。我们同别人一同悲叹,讨论着生活的不公平之处。“这不公平!”我们抱怨着,没有认识到,也许,生活并没打算去公平。
认可“生活是不公平的”这一事实的一个好处便是,它可通过鼓励尽最大可能妥善处理我们所拥有的一切,以此来阻止我们自怨自艾。我们知道使一切完美并不是“生活的义务”,它是我们自己的挑战。接受这一事实也使我们不再为他人感到悲哀,因为我们被提醒道:人各有命,每人都有各自的力量和挑战。这一理解力帮助我们处理养育孩子的问题,以及我们必须做出的关于帮谁和不帮谁的困难决定。同样的,帮我们应付我们自身的、在我们感到被牺牲或被不公平对待时的个人奋斗。
生活不公平这一事实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应该尽我们一切力量去改善我们的生活或整个世界。正相反,它建议我们应该如此。当我们没有认识到或不承认生活的不公平时,我们往往会为他人和我们自己感到遗憾。当然,遗憾是一种除了使大家感到更加糟糕以外别无它用的、自暴自弃的情绪。而当我们确实认识到生活是不公平的时候,我们对他人和自己感到同情。同情是种诚挚的情感,它向它所触及到的人们传达友善。下次当你发现自己在考虑世界的不公平时,尝试提醒自己这个基本的事实。你可能会对它能够使你跨出自哀自怜、转向有益的行动而感到惊奇。
当前,我们几乎所有人都好像过于严肃。就连我们中那些保证自己不严肃的人都可能过于严肃了。人们几乎对任何事都倍感受挫和焦虑——迟到五分钟,别人晚出现一分钟,陷于交通堵塞之中,注意到某人看我们不顺眼或说不中听的话、付账单、排队等待、烧焦饭菜、犯了个普通的错误——你可列举出它们,我们因它们而气急败坏。
焦虑不安的根源,是当生活以任何方式与我们的期望不符时,我们不愿去接受它。很简单,我们希望事物以某一特定方式发展,但它们并不如此发展。也许本杰明·富兰克林说得最好:“我们有限的理解力,我们的希望和恐惧变为我们生活的标准,而当情况不符合我们的想法时,它们就成了我们的困难。”我们将生活花费在想要所有事物、人们和情况成为我们希望的样子——而当事与愿违时,我们抗争,我们痛苦。
治愈严肃的第一步便是承认自己有问题。你必须有所改变,变得更随和。你必须看到,你自己的焦虑不安主要是出于你自己的创造——它是由你自己建立的生活方式以及你反映生活的方式所组成的。
下一步就是去理解你的期望与你的受挫程度之间的联系。每当你期望某事成为某一特定方式而它却没有,你就会不安并感到痛苦。另一方面,当你放弃你的期望,当你接受生活的本来面目,你就自由了。太过于固执就会严肃和焦虑。放得开就会高兴起来。
一个好的练习便是尽力去不抱希望地度过一天。不要期望人们会友好。当他们不友好时,你不会惊诧和烦恼。如果他们友好的话,你将会高兴。不要指望你的一天没有麻烦。相反,当麻烦出现时,对自己说:“哈哈,又有个困难要去克服了。”当你以这种态度度过你的一天时,你就会注意到,生活将会多么美好。不要对抗生活,你要与之共舞。很快,通过实践,你将会使你的整个生活轻松起来。而当你轻松起来时,生活就更有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