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史玉柱的资本
21803400000034

第34章 谈用人:让住别墅开宝马的员工有干劲(3)

真正的赏罚分明能够严明纪律,既能防止某些功臣居功自傲,又能维护其他人的利益,真正纪律严明的团队才会被全体成员尊重。

7.对中高层经理要充分授权

史玉柱很讲究给下属充分授权:“干部、员工在你的公司做,他觉得还有舞台,不是事事都要向上面汇报,自己有权可以在他的范围内做出一些决策,做一些拍板,如果成功了他有成就感,如果失败了他会吸取教训,这对他本身的锻炼也是有帮助的。”

史玉柱说:“真正的巨人干部没有出来说过对巨人不利的话,这与这些干部得到充分授权有相当关系。充分授权不仅是为了这一点,公司工作效率也会提高,一个企业在人数不变的情况下,做出的贡献更高。过去我们管全国市场,月销售额在三四千万的时候,总部有300多人从事管理。现在一年有十多亿的销售额,我们总部真正实行管理的全部人员只有十几个,但是管得也非常好,每个人他都有权力。一个人干几个人的活,他又有权力,又拿两个人工资,所以他也开心,效率又高。”

现在摆在很多企业家面前的难题是:不会授权,不敢授权,不愿授权。沃尔玛创始人山姆·沃尔顿说过:“一名优秀的经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懂得授权和放权。”能否给予员工充分信任,鼓励他们自由发展是衡量优秀企业家的一个重要标准。优秀的领导者乐于并且善于将权力分配给自己的下属,他们需要做的只是为部下创造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有些领导者却恰恰相反,视权力如自己的生命,把下属当作“木偶”,永远都要听自己指挥,这是不行的。

聪明的老板善于抓住要点(纲领和战略),而愚笨的老板却喜欢(事无巨细一齐抓)事事都管周详。会授权的企业家才有足够的时间思考战略,同时也能培养出一批得力手下。

美国投资大师乔治·索罗斯是一个典型的对部下“放任自由”的人,公司的很多事情都交给员工去打理。索罗斯甚至鼓励员工“先斩后奏”,他告诉员工很多事情不用跟他汇报,自己拿主意就好,否则会错失掉很多时机。索罗斯之所以如此做,是因为他曾定下规矩“任何文件都要亲自过目”,所以办公室里的文件堆积如山,根本看不过来,极大地降低了效率。索罗斯这才分权给自己的部下,索罗斯的办公室再也见不到文件堆积的现象了。有的时候,索罗斯还自我解嘲道:“这帮家伙现在都把我放在一边,不再理我了。”正是因为索罗斯敢于授权,鼓励下属承担重要任务,他才可以把更多的时间放在思考上面。

通过有效授权与激励,优秀的领导者得以用简约的、低成本的方法让员工自动自发、创造性地工作。授权就是复制自己,就是让别人为你工作,是放大自己时间的杠杆,是决定一个领导者能力高低的标志。

授权并不是意味着对员工不闻不问,任其“胡作非为”,而是让员工主动承担起属于自己的责任。如果不为员工创造机会,他们就永远不会成长,也理所当然地适应不了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这对于员工是极其不负责任的,更重要的是还会埋下祸乱的危机。领导者要鼓励员工在自己的权力范围内充分发挥自主性和灵活性,不需要事事征求高层的意见。领导者只需要在员工偏离方向的时候,提醒员工,让他们及时回到正常轨道上来。

每一个企业家都应该对自己的员工充满信心,相信他们的实力,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一个强大的团队。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无论公司的领导者能力有多强,也不可能凭自己的力量做完所有的事情。所以,企业家要合理放权给自己的中层干部,既减轻了自己的压力,又锻炼了下属们的能力,是非常合理的一举两得的做法。

8.让开宝马的员工有干劲

2008年经济危机期间,巨人网络发展乏力的症状浮出水面。对史玉柱来说,这是一种别扭的状态:账上有50亿资金,企业税后利润超过10亿,《征途》进入瓶颈,《巨人》未达预期,增长放缓。

巨人上市之前,公司除了史玉柱,员工基本上都以工资为主要收入,上市之后,一下子出现许多百万,甚至千万富翁。虽然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但史玉柱认为这些“住着别墅,开着宝马上班”的研发人员,不像以前那么拼命了,整个研发团队的创业激情正在消失。于是史玉柱适时地提出“让开宝马的员工有干劲”,他强调:“我们不排除会让我们的员工去发财,有钱是你家里的事,你家里买什么我们不管,但是一旦进入公司里面一定要艰苦,一定要奋斗。如果把富裕生活的那套东西带到公司里来,这个公司也会被影响到。”

随后,史玉柱把巨人每个项目独立成立一个新公司进行工商注册。在每个新公司中,集团投资51%,研发人员投资49%,每个项目独立核算,又一次将研发人员抛入“没有安全感”的境地之中。不过,一个项目如果成功了,研发人员可以从49%的股份中分红。一旦出现如《征途》一样的大作,这个独立的小公司甚至可以选择上市。

从集团角度来说,本来不这么做,也需要大笔投资,投资之后亏了,对集团而言是100%的损失。实行该制度后,损失减少到51%,同样研发一个项目,集团投入的总费用基本上减少一半,总体投入效率比以前提高了。

史玉柱担心的是员工们有钱之后变得浮躁,他说:“人一旦大手大脚就浮了,人不艰苦的话他的战斗力就不够。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的国防指挥部有漂亮的大楼,共产党却是山顶的房屋。一个企业即使效益再好,艰苦奋斗还是要强调的,如果不强调这一条,这个企业的战斗力就会削弱。”

让员工保持简朴的工作作风,任何时候都不能浮夸。比尔·盖茨曾经坦言微软的成功是和微软所有员工的辛勤努力分不开的。在公司的创立初期,微软的大部分员工每天除了有几小时时间供睡眠和吃饭外,他们都把所有时间放在了软件上,他们要比别人付出更大的努力,要工作得更晚,工作得更艰苦,要与任何不可能进行挑战。

无论在什么年代,各种各样的组织,不论是军队,还是企业,抑或是别的组织,要取得成功,都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对企业来说,发展历程中存在创业艰难问题。创业使企业成长,企业发展是创业的结果。所以,艰苦奋斗精神一刻也不能丢。艰苦奋斗作为一种作风和传统应是企业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任正非所说:“长期艰苦奋斗的文化是不会变化的。这不是中国特色,这是人类特色。第一,你要成功,就要奋斗。第二,你要想吃饭,就得要做工,没人为你做马做牛。凭什么你享乐的时候,让我们挣钱养活你啊。”

这种艰苦奋斗的作风在企业初创时有很强的凝聚力,但是在企业“有钱”之后,战斗力往往会急剧下降,凝聚力分散。这是很多企业家要面对的事情,当员工开得起“宝马”了,他还会认真努力工作吗?

给予员工高工资是为了奖励他做出的突出贡献,然而的确可能出现员工拿着高福利就此懈怠的可能。面对这种情况,史玉柱的办法是在企业内部提前建立好艰苦奋斗的文化,同时分权给中层干部,也就意味着分责任给下属们,做得好会有高奖励,做得不好就要自觉承担后果,这样无论员工开的是什么车,他在公司里就必须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员工吃苦耐劳的精神带给企业的是业绩的提升和利润的增长,带给自己的是宝贵的知识、技能、经验,还有财富。人生中任何一种成功都不是唾手可得的,不能吃苦,不肯吃苦,是不可能获得任何成功的。企业的管理者在培训和引导员工的时候,在打造自己的团队的时候,不应该忘记,能吃苦耐劳、艰苦奋斗是优秀的队伍所必须具备的一个重要素养。

9.强化员工的归属感

2015年10月,上海松江区的“巨人家园”终于完工,不少人赞叹过这块庞大的园区,空间疏朗、开阔临水,其中甚至有各类生活休闲设施,如堪称星级的影院、酒吧、桑拿、体育馆、游泳馆和健身室等。巨人内部将这里叫作“巨人家园”,或者“孵空间”。巨人网络副总裁汤敏说,这是寄予温暖和谐、孵化创新的意思,其间巨大的蛋形柱子传递出孕育的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