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实人吃亏”“老老实实的企业就别想做大”,这似乎是当下市场很流行的一种认识。“老实的企业会不会有大的发展?”这个问题很容易让人产生反感:做大的企业就是没有良知的吗?不是这个意思,因为就像做一个好人在当今很难“成功”的说法一样,你不能抬杠质问成功者就没有好人了?成功者当中也有好人。
刘洪安大学时候学的是会计,这个专业听起来不错,找工作却不容易,没有熟人举荐,很多单位都不敢用。于是,他索性自己创业,资金有限,他就从小生意做起。经过一番筹备,“刘家豆腐脑”不声不响地开张了。
早点铺主要卖豆腐脑和油条。起初,刘洪安和其他经营者一样,为了节省成本,头一天用过的油第二天接着用,如此循环,没觉得有什么不妥。
一次上网时,他看到一则消息说,食用油反复加温会产生大量有害物质。这并非什么新鲜理论,很多人都知道,只是刚刚毕业,又从来没做过饭的刘洪安没关注过而已,所以觉得很震惊。
想着自己每天卖出去的油条居然会对他人的健康造成这么大的威胁,刘洪安有些良心不安,他决定用一级大豆油炸油条,而且只用一次。
为了让顾客吃得放心,他在铺子旁写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安全用油,杜绝复炸”的大标语,还用一张白纸写上了如何鉴别复炸油的方法,贴在了临近油锅的窗口上。同时,他还在油锅旁放了一个“验油勺”,顾客如果不放心,可以随时拿起勺子检验。
这些措施果然吸引了不少顾客,大家不怕多出钱,就怕吃得不健康。虽然刘洪安每天都要倒掉二三十元的油,但可喜的是,生意越来越好,别的铺子都冷冷清清,而他这里却排起了长队。连当地媒体也被这家小吃铺吸引,纷纷前来采访报道。刘洪安一不小心成了新闻人物,并一跃成为网络红人,大家亲切地叫他“良心油条哥”。
出了名的刘洪安,依然守着自己的早点摊,不过,现在他家的生意可是今非昔比了,营业额翻了好几番。面对大家一致的称赞,刘洪安有些搞不懂,自己的早点铺位置并不好,也不比别人的高级,只是凭着良心卖油条,咋一下子就火了呢?
其实,百姓心里有杆秤,这秤最准、最公道!只要讲良心、有信誉,即使不打一则广告,也会顾客盈门。因为良心就是最好的卖点。
诚信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对个人品质、企业道德和社会品格的普遍要求。没有了诚信,一个人就失去了做人的内涵,一个企业就失去了发展的动力,一个社会就失去了稳定的秩序。尽管市场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我们欣慰地看到,有许多企业家仍在坚守着“诚信”的阵地。
总而言之,对一个企业家来说,最大的诚信是做好自己的企业。唯有做好自己的企业,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对国家、对社会、对员工负责任。格力本着对国家、对社会、对股东、对消费者、对经销商、对合作伙伴、对员工的诚信,抵制住了各种商业炒作与利益诱惑,并始终以坦然冷静的心态潜心技术创新和工业制造。这种诚信最终推动企业走向了商业竞争的“良性循环”,在格力电器每一次商战的背后,支撑其获胜的正是“诚信”所创造的正能量。
7.不拿消费者当试验品
作为格力的“一把手”,董明珠曾对下属不止一次提出:“格力产品要有质量。”董明珠认为,质量是一个产品销售的前提,任何一个产品,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质量,才有可能卖个好价格,才敢跟渠道大户叫板,才敢说花钱的广告促销比不上消费者的口碑促销。
因此在产品制造上,格力有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设计理念——“不拿消费者当试验品。”在设计中,格力坚持这个原则,新产品设计出来以后,必须经过试生产、长期运转实验、重新设计等长时间的试验过程,质量过关才能正式生产并投放市场。
或许很多人都知道海尔总裁张瑞敏用铁锤砸冰箱的故事,但可能并不知道格力也曾经发生过类似的事情。
在1995年的时候,为了严把产品质量,格力下设的技术部、质检部、企管办、总装分厂联合向公司实行空调器质量承包。在董明珠的建议下,当时的格力老总朱江洪让人在总装分厂厂部放了一个大铁锤,只要有产品质量不达标,就由这四个分部的负责人当众用这把大铁锤砸烂,并对有关负责人进行处罚。若是质量达标了,就重奖。
那几年格力集团的年会上,几乎每一年董明珠都会说类似于这样的话:“要让消费者觉得买格力的产品就是买放心,买舒心。我们交到消费者手中的产品一定是百分之百放心的产品,我们绝对不能把消费者当作试验品。”
20世纪90年代中期,变频空调这一概念开始普及,当时国内很多空调生产厂家都怕落伍,在没搞多长时间研发之后,便急功近利地将不成熟的产品投放市场,结果纷纷出现“死机”现象。
在众人都在抓“机遇”的时候,格力却静下心来努力提高自己的产品质量。同是一片风叶,格力电器却研究如何使它的风量更大,噪声更低;同等输入功率前提下,格力空调的制冷量力争比同行多输出,哪怕只是1瓦,以增加能效比。火焰山所在的吐鲁番地区以天气炎热著称,国内某著名厂家的空调送过去就“趴下”,机器烫得根本无法制冷。格力电器将专门出口沙特阿拉伯的沙漠空调送过去,很快占领了整个吐鲁番市场。
市场开始对格力翘首以待。1997年格力变频空调在格力驻各地办事处开始使用,很多经销商见了纷纷开口要货,但格力却本着“不拿消费者当试验品”的理念,不将不成熟的产品推向市场,拒绝了经销商的要求。
为此,有经销商说格力太傻,痛失良机,但格力认为当时掌握变频技术尚未稳定和成熟,需要反复研究测试才不会死机,并且再生产50台样机试验,仍然没有问题,才决定大量投入市场,此时已经是2000年。
虽然一时慢了半拍,后来格力变频空调的质量却获得了消费者的称赞与推崇。
2006年夏天,重庆出现了50年一遇的高温——44.5℃,并且连续90多天大旱。奇高无比的室外温度,使大部分二流厂家生产的空调纷纷丧失了制冷的功能。但是,曾获得“沙漠空调”美誉的格力空调依然坚持着,为重庆人民送去难得的一片清凉。原来,按照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一般空调针对于常年最高气温在43℃的温带气候设计,而格力空调的标准则是常年最高温度在52℃的高温气候环境下也能正常使用。
按照国家标准,电容表面温度只要达到70℃,能正常运行600小时就可以判定为合格。但在格力,电容必须在此条件下运行1000小时才被认定是合格的。
在铜管的使用上,格力多年来坚持采用全球最大的铜管制造商制造的铜管,其质量是行业内公认最好的,当然价格也比其他铜管高5%以上。
这么多年来,众多空调品牌一个一个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倒了下去,格力却像一个营养丰富的孩子,不断地茁壮成长,最终成为空调行业龙头。可以说,不是格力将众多的对手打倒,而是这些企业自己将自己打倒了。倒下去的企业,原因众多,但产品质量不过硬,服务不到位却是根本原因之一。
在2006年中央电视台的《对话》栏目中,董明珠说:“要成为一个世界名牌并不是一个广告就能够决定,而更多是你的技术领先。我们现在的专利已经有700多项,都是我们自己研发的,从家用空调到商用空调,现在用的全部都是自己的技术,特别是离心机的核心技术,是我们自己研发出来,我们第一台8万平方米的离心机,已经安落在黄山的一个五星级大酒店,我觉得这就是一个成功的标志。格力没有做不到的,但是我们并不因为做到了而满足,而是我们要更多提高自己,对自己提更多更苛刻的要求,希望格力在这个环境下能够领先于世界。”
在节目的最后董明珠无比自豪地说:“格力的目标是要让全世界的人都信赖格力空调,就像人们信赖‘奔驰’‘宝马’一样。”
也许正是因为董明珠有这样伟大的目标,格力才会有“不拿消费者当试验品”的企业文化。也正是因为如此,格力才会在大家都还没认识到自主创新的重要性的时候,已经默默开始了自主创新的艰难之路。
8.格力绝不做投机生意
在制造业中,如果商业精神占据了主导地位,就会更富于投机性、更短视和产生更多的不正当竞争。这种状况会使企业的生存发展远离“工业精神”,使得工业家们也像商人一样行事,其结果必然是工业行为的短期化和商业化。
在家电行业纷纷进驻房地产的当下,格力至今没有介入。董明珠称,唯一一个没有搞房地产的家电企业就是格力了。谈到原因,董明珠说:“格力走专业化道路,绝不做投机生意。房地产行业赚钱太多、太快,很容易就让人将奉献的精神丢掉。”
董明珠不仅坚持做制造业,更对产品质量的把关达到了近乎严苛的程度。在格力电器每位员工的电脑屏保上,都会自动播放“总裁禁令”。根据禁令,如果员工在工作当中犯了足以影响产品质量的差错,将面临严厉的惩罚。
董明珠表示,不能用投机的心理来做产品,检测中心的标准也要高于国家标准,所谓细节决定胜负,这要从自身做起。自己宁愿把公关费用拿来做产品。
一位先哲说过,人生的道路上有很多开关,轻轻一按,便把人带进黑暗或光明两种境界。所以我们要把握好人生的开关,在利益面前要经得住诱惑,不要企图不劳而获。
有史以来投机的繁荣和衰败的闹剧就一直上演着,最早如追逐圣杯的闹剧。圣杯据说是用圣贤的遗骨和独角鲸的角,实际上是独角鲸的长牙制成,供国王们使用的可以中和毒药的高脚酒杯。但是,在欧洲第一宗有大量文字记载的案例当属十七世纪初期发生于荷兰的狂潮,史称“郁金香狂热”。在其高峰时期,家庭的财富被葬送在一只植物球茎上。这可以作为包括我们的时代中所发生的投机狂潮在内的巨大投机狂热的缩影,一个警戒世人的绝好例证。
郁金香的名字起源于土耳其语,意为“缠头巾”花。在十七世纪二十年代初对于郁金香及其变异的热忱登陆荷兰,最罕见的物种可以卖到几千弗洛林,逐渐地,这种狂热从一小部分人传播扩散到整个荷兰社会。很快,几乎所有的家庭都建起了自己的郁金香花圃,几乎布满了荷兰每一寸可以利用的土地。
起先,交易发生在冬季。投机者可能会带着一些样品和一定量的球茎来到聚集着郁金香交易者的旅馆。在那里,他可以用五百弗洛林买来的“德隆普大将”外加二百弗洛林现金交换到“博尔元帅”,寄希望于一周内再以一千弗洛林出手。到1634年,从苦力到贵族,每个社会阶层都屈从于这种热忱。很快,交易全年都在进行,安排于第二年春天交货。我们现在所说的“看涨”和“看跌”期权在那时被创造出来并广泛交易。通常,投机者并无意实际上要求拥有他们所买进的东西,他们更希望很快地将他的合同以盈利的价格再出售给他后手的热衷者。这被称作买空卖空。
当狂热升级时,荷兰其他经济活动放慢了。郁金香的价格令人目眩地向上升,不动产被抵押来保证它们的主人可以获得参加投机郁金香价格继续上涨的权利。新的买方力量推动价格更多地上涨。一颗“总督”球茎可以卖四条牛、八头猪、十二只羊、四车黑麦或两车小麦、两桶白酒或四桶啤酒、两桶黄油和半吨干酪,外加大量家具。
1637年2月4日,荷兰狂热的郁金香投机市场突然崩溃。郁金香泡沫的高峰期仅持续了一个多月,卖方便开始大量抛售,郁金香价格暴跌,许多人突然变得身无分文。1637年4月,荷兰政府决定终止所有合同,禁止投机式的郁金香交易。如今,经济学家将这次郁金香狂热视为“博傻理论”的最佳案例。
俗话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利益自古就是每个人梦寐以求的,有多少人在它熠熠发亮的光芒下迷失了自己,不知该何去何从。殊不知,利益背后隐藏的是一个华美的陷阱,一旦我们痴缠于暴利,那么必会坠入其中,迷失自我。
现在社会上各种各样的诱惑让很多企业家心情浮躁,总是想一步登天。他们看到别人拥有了奢侈豪华的生活,就心急火燎,没有切实的行动之前就幻想自己也能财源滚滚,并像押宝一样开始了投机。这样的人最后的下场都是惨不忍睹,赔了钱不说,还要赔上自己的人生。
“郁金香事件”告诉人们,投机取巧终不是良策,要知道一分耕耘,才能有一分收获,想要收获果实,就要先播种。作为企业家,只有脚踏实地地付出努力,才能改变命运,才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也许偶然的一次投机会成功,但这只是一种运气,要想获得长期利益,就必须切除心中投机的毒瘤,让自己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走向成功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