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马云的资本
21793700000019

第19章 激情——想成功就疯狂一点(3)

6.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马云有一句名言:“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马云办不到的。”其实,这里暗含了马云性格里疯狂偏执的一面。正如朋友们给他取的两个绰号,一个是“疯子”,一个是“狂人”。对于“疯子”这个称号,马云十分淡然。他说:“我疯狂,但是绝不愚蠢。”

“狂妄”的马云常给青年人说一句话:“我是一个笨人,算,算不过大家;说,说不过人家,但是我创业成功了。我想,如果连我都能够创业成功的话,那我相信80%的年轻人创业都能够成功……”马云的创业之路,一路上都是和“疯狂”做伴。

1995年,当马云在偶然中接触过一次当时叫作“因特耐特”的互联网之后,就“疯狂”地被这个东西迷住了。于是,他决心要做一个叫作“因特耐特”的很“邪乎”的东西,这时,很多人都认为他是疯了,有朋友站出来反对:“这玩意儿太邪门了吧?政府还没有开始操作的东西,不是我们能够干的,也不是你马云能够干的,这需要好几千万美元呢!”

当时,正是马云在杭州电子工业学院春风得意的时候,但他还是不听朋友们的“劝告”,“疯狂”地抛弃了一切,一头扎进了互联网。虽然,在创业途中,历经种种磨难,但是,他还是疯狂地坚持着自己的梦想。

1999年,在全世界的互联网企业都克隆美国模式,做门户网站,为20%的高端企业服务的时候,马云又别出心裁,选择了为中国80%的中小企业服务,并且还美其名曰:“听说过捕龙虾富的,没听说过捕鲸富的。”于是,在众人的质疑声中,他创立了阿里巴巴。

在阿里巴巴还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时候,马云便向他的同伴们宣布:“我们要做一家80年的公司,要进入全球网站前十名。”后来,当阿里巴巴度过最初的困难时候,马云更是口出“狂言”,他又宣称道:“我们要做一家102年的公司,要进入全球网站前三名。”就冲他有着这样的疯狂设想,最终搞出了一个全球闻名的电子商务网站。

马云无时无刻不在“发疯”。当很多企业都可望不可得的风险投资商软银公司的孙正义为阿里巴巴融资4000万美元的时候,马云愣是往外推,只要2000万美元,一副爱合作不合作的姿态。而正是他的这种疯狂的态度,更坚定了孙正义投资的信心。

马云在《赢在中国》中为一位选手点评时说:“你的性格不适合创业,你太儒雅。”其实,马云的言外之意就是,一个人要想创业成功,不能太过儒雅,还必须有点疯劲。

疯狂的人具有不妥协、不放弃的精神,他们认定的事,都会执拗到底,不管对错。因而在“不管对错”的过程中,屏蔽掉了“给自己找借口”的风险,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坚持做下去的“风险系数”较低,或者说风险成本较低。所以,只要给予正确引导,“疯狂的人”更容易成功。

因为,只有“疯狂”的人,才能连续不断地打破旧规则,建立新规则;打破旧平衡,形成新平衡……这样“疯狂”的人就会不断进步。

2003年,全球电子商务巨头eBay收购国内C2C老大易趣,实现了强强联合,准备独霸中国网拍市场。面对eBay这个全球电子商务的“巨无霸”,马云没有退缩。2003年5月,马云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进军C2C,向eBay易趣挑战!

这更充分地显示了马云“疯狂”的本性,因为这根本就不是一个等量级的决斗,无疑是“蚂蚁”和“大象”之间的斗争。

一听马云的这个想法,当时阿里巴巴的首席技术官吴炯吓呆了:“Jack,你疯了吗?我在雅虎跟eBay交锋了那么多年,输得口服心服,那是个非常可怕的巨人……”

然而,马云没被这个威胁吓到。2003年7月,阿里巴巴在上海、杭州、北京同时宣布:投资淘宝网,进军C2C领域!

马云这个决定的确是够“疯狂”的,而且不是一般的“疯狂”!后来,马云到美国华尔街做演讲,此时淘宝已经开始上线经营几个月了。马云讲到淘宝的前景时,基金经理们的表情顿时“180度大转变”,甚至有位基金经理,在当场给马云这场争斗下了“eBay will win(eBay将赢)”的结论后,愤然离去。

最后的结果,令吴炯,令这位相信“eBay will win”的美国基金经理大跌眼镜:淘宝网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占领了中国C2C市场70%的份额。而那个号称全球老大的“巨无霸”eBay,选择了止损出局。

正如马云说的:“我很疯狂,但是我不愚蠢。”马云的疯狂并不是那种得意忘形的疯狂,他的疯狂在于他的创业激情,以及强烈的市场意识。因为拥有市场眼光,对于市场上千变万化的信息能够反应迅速,并且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大胆进行决策,再辅以周密的计划、灵活的处理方式,将设想转化为实际行动,这是马云能够成功的至关重要的一点。

与此同时,他也在规避风险中体现了他的智慧。成功的创业者不仅要有疯狂的斗志,敏锐的市场意识,并且也要具有规避风险的能力。就像一位优秀的司机,会根据路况来决定自己的车速,而且会系上安全带,随时收听路况信息,这样才能够做到快慢有度,收放自如。

7.创业者必备冒险精神

翻开创业成功者的历史,不难发现,所谓的成功者大多是顶着风险从钢丝绳上走过来的。一个循规蹈矩、安于现状的人,绝对不会为冒险付出任何代价,当然也绝对不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从某种角度而言,创业需要的就是冒险精神。

市场竞争中不存在无风险之收益,宏观的、微观的、市场的、非市场的风险总在创业者周围弥漫。除此之外,创业者总要在各种诱惑、选择中作艰难抉择。所以,一个创业者如果没有一点冒险精神,没有敢决断的胆识与魄力,是要错失掉各种发展机遇。

冒险精神就是要求创业者时时刻刻拥有对市场决断的勇气与洞察力,能审时度势地在复杂环境与情况下洞察到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运动发展趋势,能通过各种渠道认真听取与分析各方面意见,并不失时机地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2005年8月11日,马云在北京宣布阿里巴巴全面收购雅虎中国,用10亿美元打造互联网搜索。阿里巴巴进军搜索不是因为搜索很热门,而是因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其实绕不开搜索这道坎。马云知道,进军搜索收购雅虎中国要冒的风险很大。因为当时雅虎中国已经很危险了,差不多被抽空了,随时会倒掉。而雅虎和阿里巴巴的合作不仅是两个公司的整合,更是两个公司文化的整合。

马云不惜风险收购雅虎中国,最主要的是为了实现阿里巴巴的电子商务和雅虎的搜索引擎的结合。2005年11月,Google的市值已经突破1000亿美元,差不多是eBay和雅虎的两倍。从此,门户网和电子商务网主宰天下的时代结束了,搜索时代悄然而至。Google的神话不仅改变了世界互联网的格局,而且还威胁到电子商务和门户网的生存。

电子商务有很大一部分利润转移到搜索上,比如,许多在eBay上开店的商人,每年都要投很多广告费给Google,以购买靠前搜索排名,这样本该eBay赚的钱,硬被Google分走了许多。

通过这次联姻,解决了企业存在的种种不足的马云,如同蓄势待发的战士,必将带领着成长之中的阿里巴巴,在国际市场上翻云覆雨,满载而归。

日本企业家、东芝电气公司经理土光敏夫曾经说过:“如果风险小,许多人都会去追求这种机会,因此利益也不会大。如果风险大,许多人就会望而却步,所以能得到的利益也会大些。从这个意义上讲,有风险才有利益。可以说,利益就是对人们所承担风险的相应报偿。”

风险越大,收益的绝对值越大,商家的法则就是冒险越大,赚钱越多。创业者大多要具有乐观的风险意识,他们是天生的冒险家,他们在危险中自由地畅行,抓住机遇,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石油大亨哈默在利比亚的一次冒险成功,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

谈到自己的成功之路,俞敏洪这样说道:“我发现成功人士都有一个特质,就是不安分。比如我父辈当中的很多成功者,都是随着改革开放放弃了原来的铁饭碗,只身闯荡江湖的。但这绝对不是什么‘懂得放弃’的精神,而是因为他们不安分,不满足于眼前安稳的现状——我就遗传了这样的"不安分基因。”

不安分的俞敏洪离开了一周上课只有8小时、工资奖金全额的北大生活,他开始骑着自行车顶着寒风在北京的大街小巷贴小广告,在废弃的厂房里开办自己的培训班。

只有那些不满足于现状,渴望着点点滴滴的进步,时刻希望攀登上更高层次的人生境界,并愿意为此挖掘自身全部潜能的人,才有希望达到成功的巅峰。比如当今顶尖的电脑生产商和销售商迈克尔·戴尔自小就极不安分,本身是学医的,却在宿舍里弄来一大堆电脑设备放在宿舍里研究,最终弃医而去卖电脑;还有著名的比尔·盖茨,这个哈佛法律专业的大学生,却不安于现状,在大一时,就退学而去开他的电脑公司了。

只有不安分的人,总爱折腾点事儿出来的人,跃跃欲试、蠢蠢欲动的人,才敢于冒险,才能不断突破自我,演绎出精彩纷呈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