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玄幻家有灵田
21599800000091

第91章 关上门去抄

尽管磨磨蹭蹭,还是一上午就写完了,东方剑晨不愿太显眼,只好再拿出干粮来慢慢吃,等别人先交卷。

巡场的差役眼尖,看见东方剑晨在吃东西,便屁颠屁颠地给他送来热茶,边上的考生也想要热茶,被差役骂了一顿,险些给他掀了桌子。

一过午就有人开始交卷了,通常有三种情况,一种是才思敏捷,早早答完的,一种是肚里没有墨水,不知道答什么的,磨蹭下去也没啥意思;还有第三种,不错,就是让大便憋的……

等第一组交上去,第二组又攒够了五个,东方剑晨便起身交卷,卷子直接交到教谕面前,深深一揖。

后头几天依然如此,每天早晨天不亮就进考场,过午就出来。看着考场上的人越来越少,东方剑晨却顾不上感慨,只想尽快结束这场折磨。好容易五场挨过去,饶是他年轻力壮,又是一位修真者,也感觉颇为难耐。

接下来就是放榜,县试放榜不许平写,都按圈写,这叫轮榜。

每轮五十人,末尾不够五十人,则距离稍松。第一场下来有三四个轮,末了删的就不剩两轮了,这六十人便是取中的秀才,如有把握,明年就可以参加县试。

与此同时……

这一次举人大考,安排在了离闽州不算太远的湖州举行。

东方峰为了熟悉环境,大年一过,便早早到了湖州府,在湖州府租赁了一处破旧的院子,这院子远离喧嚣,十分幽静,正是读书的好地方。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东方峰除了买些饮食外出外,其余的时间,都在院子里静心读书,偶尔的时候,也会把自己写的文章,递给一些当今的名士,可惜都被拒绝了,心灰意冷之下,便专心读书,不再向名士递送自己的文章。

一日出去买些饮食的时候,东方峰见到一个人背着行囊,穿的衣衫上面也打着补丁,正在附近走来走去,像是一个没有寻到住处的落魄秀才。

东方峰便走上前去,和他搭话,那人也放下行囊攀谈起来,说话之间,东方峰见那人很有名士风度,心里非常高兴,便邀请她和自己同住一个院子。

那人也很同意,便一起住进了院子,住进去后,那人自我介绍说:“我是大名府的人,姓孙,名勤松。”

东方峰的年龄比孙勤松略长,孙勤松便称东方峰为兄长。

于孙勤松性格喜静不喜动,常常的一个人,坐在院子里,东方峰不和他说话的时候,就就静静的坐在那里,很少主动说话,并且孙勤松很少读书,住了几天,东方峰一直没有见他读书,心中非常奇怪,便去看书箱里面有什么东西,除了笔墨纸砚,什么书籍都没有。

东方峰感觉非常奇怪,便去问孙勤松,孙勤松笑道:“我们读书人,全靠平时的点滴积累,怎么能够临时抱佛脚。”

一天,孙勤松向东方峰借了一本书,关上门去抄,抄的非常快,一天就抄写了五十多页,抄完后又不见他装订成册。

东方峰心中非常纳闷,便去偷偷瞧他,见他每抄一页便少一页,烧成的灰,都放在嘴里吃了,东方峰心中更是奇怪,甚至是有些恐惧。

于是便问他,孙勤松道:““我这是以吃代读罢了。”接着他就背诵所抄的书,一会儿功夫背了好几篇,并且一字不差。”

东方峰十分高兴,要求孙勤松传授这种方法,回答是不行,东方峰认为于太保守,不够朋友,就说话刺他。

无可奈何之下,孙勤松只好解释道:“老兄你太不谅解我了,有些事想不对你说,我自己也解释不清楚,可是骤然与你说了,又怕吓你一跳,这怎么办?”

东方峰一再请求说:“你说吧!不妨事。“

孙勤松这才说道:“我不是人,而是鬼,现在阴曹中以考试任命官吏,正月十六日奉命考核考官,十八日应考的士子入场,月底张榜揭晓。”

东方峰又问:“考核考官干什么?”

孙勤松道:“为了慎重起见,对无论什么样的官吏,都得要进行考试,凡文采好的便录用为考试官,文理不通的就不录用了,因为阴曹中也有各种各样的神,就像人间有太守、县令一样,得志的人便不再读古籍经史,他们只是以古籍当敲门砖以求取功名罢了,一旦敲开门,当上官就全丢了,如果再掌管地方十几年,又在朝廷当上大臣了,胸中哪还能留下几个字!人间之所以无才的人能当上官,而有才的人却当不上官,就是因为少这样的考试。”

东方峰听了,觉得确实如此,自己几经考试,一直考不上,何尝没有这样的原因。

一天孙勤松从外面回来,面带愁容,叹了口气说:“我活着的时候就贫贱,自已本以为死后可以免于贫贱了,不料倒霉又跟我到了阴间。”

东方峰问他是怎么回事,孙勤松说:“文昌帝君奉命出使,考官的考试他暂不参加了,几十年的奸臣贼子,都夹杂在考试官里,我们还有什么希望?”

东方峰问:“那些奸臣贼子又都是些什么样的人?”

孙勤松说:“就是说出来,你也不认识,只说一二人,你可能知道,譬如说前朝的奸臣万某、本朝的叛逆申某,不就是那样的人,既然不能依仗文才进取,别又没有门路,还不如就此罢了。”

说罢怏怏不乐,便整理行装要走,东方峰几经留劝,都劝不住,临走的时候,孙勤松说道:“东方兄,你的运到不好,生不逢时,这一科考中的可能性只有十分之一;下一科,文昌帝君巡视人间,公道可能分明些,但成功的可能性也只有十分之三,再一科考试,可望成功。”

东方峰听后,觉得这科没有什么希望,就想干脆不考了。

孙勤松说:“这不行,这是天数,就是明知考不上,也要经历一下这命中注定的艰苦。”

说完以后,便收拾行囊,身子一晃,化为一道轻烟去了。

东方峰看在于去恶消失的地方,心中有些失落,独自留在书房,再也无心读书,便在院子里独坐,观看天上云卷云舒。

院子外的大街上,鞭炮齐鸣,轰隆作响,一年一度的大考来临,东方峰预知了自己的命运,倒也十分镇定,去了考场,三场考试下来,留了几天,果然没有考中,便收拾了行李,准备打道回府,没想到却有当代大儒赏识,便给东方剑晨书信一封,留在了湖州大儒门下学习。

接到老爹书信的时候,东方剑晨也到了县学,准备进行第二场的考试。

除了考中秀才,一介白丁想要进入学堂,有很多办法。一种是有名望的人介绍你进去,一种是拿出大量的银子,交学费进去,第三种便是自己有真才实学,凭着自己的才识进去,就是考中了秀才的那一种。

东方剑晨只认识张学政一人,又不想求他帮忙,并不认识其他的达官显贵,让他拿大量的银子去交学费更不情愿,便准备凭着自己的才识进去,而今年第二场考试的巡场,恰好就是那位朱夫子。

“那人应该就是东方剑晨了。”

东方剑晨刚刚进去的时候,朱夫子便注意到了,心中冷冷一笑,“一个半路出家采药的能有什么真才实学?今天非把你盯死了不可,这么一来就算是之前张学政帮着说过话,都能让他无话可说。”

由于是最基础的乡试,卷面上的题目并不难,基本都是填写一些常见的圣贤名句,唯有最后一道题目,却是让学子们写上一篇简单的应制文章。

东方剑晨记住了许多书籍上面的东西,做起来如行云流水,没有什么滞碍,应制文章也是熟能生巧。

“做的虽然不太好,可是考上这秀才,应该不算是太难吧?”

检查了一下卷子,见没有什么错误,便打算交上卷子出去,不过为了慎重起见,东方剑晨又把卷子检查了一遍,见没有什么错误,便要交上去,刚要行动,忽然觉得神思有些疲倦,便想在书桌上面趴着睡一会,等醒后再交卷子不迟。

正在神思朦胧中,忽然看到一名衙门的公差,手里拿着一张通知单,牵着一匹头上有白毛的马走来。

公差对他说:“东方剑晨,请你去参加考试!”

东方剑晨有些讶然:“我现在不是正在参加考试吗,还去参加什么考试?”

差人也不回答,只是不断地催促他,东方剑晨无奈之下,只好勉强骑上马,跟随他去,走的路都是非常陌生的,不久他们便来到一座城市,如同帝王所居住的京城一样。

不多时,他们进入一座衙门。

宫殿建筑宏伟华丽,堂上坐着十多位官员,都不知道是些什么人,其中只有留着长胡子的关老爷是东方剑晨认识的,心中还有些奇怪,在这个世界中,自己怎么会遇到关老爷,一想这是聊斋的世界,便有些释然了。

衙门的殿廊下摆着桌、凳各两个,已经有一位秀才坐在那里的下位上。

东方剑晨便与他肩并肩坐下。

每张桌子上都有笔和纸。

一会便送下有题目的卷纸来,一看上面写着八个字:“一人二人,有心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