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心理宝典
21575700000079

第79章 老年人为什么有些敏感多疑?

在正常人群中,10%的人具有敏感多疑的性格特点。一到老年,这种性格特点会变得更加突出。再加上多数人一生中屡屡遭到失败,大有人心叵测、世态炎凉之感慨。尤其离退休后,更显人情冷暖,有些人甚至感到连子女、配偶等最亲近的人态度都有所改变,造成敏感多疑。另外,老年人是一个最虚弱的人群,其利益最容易受到侵害。长期的坎坷生活经历和不满意的现实,迫使他们为保护自己而敏锐地、多方地考虑发生在身边的问题。这就形成了老年人对人对事的敏感多疑的特点。这种思维方式造成许多心理矛盾,影响老年人的情绪和行为,影响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不佳,又会加重敏感多疑。

老年人应当明白,尽管离退休前人际间存在许多矛盾和困难,甚至“人心叵测”,但那是利益竞争的必然。离退休后,自己已丧失了竞争的角色,不会再影响他人的利益,与人际利益相关的矛盾和困难也随之大部消失。与自己有关的利益是较为固定的、局限的、受法律保护的、一般难以改变的,如退休金、住房、私有财产等。至于个别的子女不孝、单位不规,侵犯老人利益,均可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

我国有着悠久的尊敬老人的优良传统,国家有保护老年人利益的法律,绝大部分人都会尊老、爱老和助老的,不必常常为某些小事忧心,对一般的人和事要有良好的心理包容性。如果真有一些问题难以解决,可与自己的知音、老朋友或心理医生谈谈,求得帮助。如果利益真的受到侵犯,可诉诸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