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心理宝典
21575700000072

第72章 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我国规定,年龄进入60岁(国际上一般规定为65岁)就为老年期。老年人为社会辛勤工作大半生,为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应当关心他们退休后的身心健康,使他们过上幸福的老年生活。健康是幸福生活的保证,目前社会和老年人自身都已经把健康放在了重要的地位,特别是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老年人心理健康需要符合以下10项标准。

1.充分的安全感

安全感需要多层次的环境条件,如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工作环境、家庭环境等,其中家庭环境对安全感的影响最为重要。家是躲避风浪的港湾,有了家,一个和睦幸福的家庭才具有安全感的基本条件。

2.充分了解自己

是指能够客观分析自己的能力和处境,并作出恰如其分的判断。能否对自己的能力和处境作出客观正确的判断,对自身的情绪有很大的影响。如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和处境,就会去做超过自己能力的事情,常常会得不到想象中的预期结果,而使自己的精神遭受挫败;过低地估计自己的能力,自我评价过低,缺乏自信心,常常会产生抑郁情绪,影响自己对家庭、社会应该作出的贡献。

3.生活目标切合实际

要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家庭条件及相应的社会环境来制定生活目标。生活目标的制定既要符合实际,还要留有余地,不要超出自己及家庭经济能力的范围。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曰:乐莫大于无忧,富莫大于知足。

4.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

这样一方面可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另一方面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便更好地适应环境。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包括3个方面,即与自然、社会和人的接触。老年人多数退休在家,有着过多的空闲时间,如果不主动与外界环境联系,往往产生精神空虚,容易继发抑郁或焦虑情绪。如今的老年活动中心、老年文化活动站以及老年大学等为老年人与外界环境接触提供了条件。另外,老年人要发挥自己的特长,主动参与社会活动,来丰富自己的生活。

5.保持个性的完整与和谐

个性中的能力、兴趣、性格与气质等各个心理特征必须和谐而统一,生活中才能体验出幸福感和满足感。如果一个人的能力很强,对其所从事的工作有浓厚的兴趣,不时获得积极的成果,他就能够体验成功感和满足感,就会有幸福的体验。

6.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

在现代社会中,为了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就必须不断学习。如不学习电脑就体验不到科技新发展提供的方便宜人的乐趣。比如:作者过去用手写一本25万字的书花了4年的时间,而用计算机写同样字数的书只需4个月,方便、快捷,简直是个快乐的享受。学习可以锻炼老年人的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对于预防脑功能减退和老年痴呆有益。

7.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的形成包括认知、情感、行为3个方面的心理因素。情感方面的联系是人际关系的主要特征。在人际关系中,有正性积极的关系,也有负性消极的关系,而人际关系的协调与否,对人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有一句话说“人生的美好是人情的美好”,所以和谐的人际关系对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8.能适度地表达与控制自己的情绪

对不愉快的情绪必须给予释放或宣泄,但不能发泄过分,否则,既影响自己的生活,又加剧了人际矛盾。另外,客观事物不是决定情绪的主要因素,情绪是通过人们对事物的评价而产生的,不同的评价结果引起不同的情绪反应。有一位老太太,大儿子是晒盐的,小儿子是卖伞的。老太太总是发愁,阴天她为大儿子担心,晴天为小儿子担心。一位心理医生对老太太说:“您真有福气,晴天您的大儿子赚钱,雨天您的小儿子赚钱。”老太太一想很有道理,便高兴起来。

9.利用自己的才能、兴趣和爱好,为家庭、社会作贡献

一个人有智慧、有兴趣爱好、有才能、身体也基本健康,就应该积极发挥,为家庭、为社会作出贡献。“老有所为”既能体现自身的社会价值,自己也从中获得自豪感、成就感。而有些不良的习惯爱好,如酗酒、赌博、吸烟等要摒除,否则对自己的健康、家庭、社会都会造成损失。

10.在不违背社会道德规范的情况下,个人的基本需要应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

当个人的需求能够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愉快感和幸福感。但人的需求往往是无止境的,在法律与道德的规范下,满足个人适当的需求为最佳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