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青少年明知吸烟有害,却还要吸烟,这是为什么呢?
1.时髦心理
认为吸烟是一种时髦,不吸烟就会落伍,只有加入吸烟队伍,才能赶上“时代潮流”。
2.好奇心理
青少年好奇心强,许多事都想试一试,体验一下。见别人吞云吐雾、悠游自在,自己也想体验一下“饭后吸支烟,赛过活神仙”的味道。
3.模仿心理
青少年模仿心理强,见影视剧中正面人物在思考问题、拟定作战计划、制定侦破方案时都在抽烟,自己在模仿抽烟时,心理上使自己以为自己也是“英雄人物”。
4.社交心理
“烟酒不分家”、“烟酒铺路”的现象影响着青少年,使他们认为“现在吸烟,是为将来走上社会作准备”。
5.环境心理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长期与吸烟者接触、交往,自己不吸,岂不“寒酸”?老是抽“伸手牌”香烟,岂不小气?只有自己也吸烟,才能体现出彼此“有交情”,才能获得对方信任,才会有“共同语言”。于是,你来我往,学会了吸烟。
6.反抗心理
青少年自我意识强,又处于反抗时期,对家长、老师的训斥不敢当面顶撞,心理抵触无处发泄,情绪委屈无处发泄,便用吸烟来作为一种抗拒手段。
7.作为“工具”
有的青少年认为两手空空没事,就吸支烟缓解无聊,手指夹支烟,感到时髦,有男子汉的气派、风度。上厕所吸烟,是为解“臭气”。考试前吸烟,是借助吸烟来“开夜车”、“兴奋提神”、“活跃思维”。
8.侥幸心理
虽然知道吸烟可致癌,可许多青少年存有“爸爸、爷爷吸了几十年烟也没得癌,我岂会得”的心理。
因此,针对上述青少年吸烟心理活动特点,“有的放矢”帮助他们戒烟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