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心理宝典
21575700000189

第189章 品行障碍

什么是品行障碍?

品行障碍是指18岁以下儿童、少年反复持久出现的与其年龄不相应的违反社会道德规范行为准则或规则,侵犯他人或公众利益的行为障碍,包括经常撒谎、偷窃、逃学、离家出走、打架斗殴以及婚前性淫乱行为等,也包括属于犯罪行为的强奸、纵火、抢劫、杀人等行为。此类反社会行为可能在5~6岁时即已发生,但一般是在较大儿童和少年期发生,12岁时可能就已有明显反社会行为,一般在15~16岁时可能已达到高峰阶段。在诊断上要明确,反社会行为至少持续半年,而且此类行为已经导致患儿在学习和社会交往功能上有明显受损时才能确诊。

为什么会形成品行障碍?

品行障碍的原因复杂。少年品行障碍及其严重类型的成因是多层面的结构体系,既有生物和躯体因素,又有社会和家庭环境等因素,还有个体心理以及意识因素。它的原因涉及社会文化、道德教育、政治经济、家庭学校诸多方面,错综复杂,所以是各种消极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生物因素

有研究指出,少年社会行为明显异常者与儿童、少年时期颅脑、面部外伤和围生期损害有密切关系。许多研究结果表明,品行障碍及其严重类型在患儿的父母二系三代家庭成员中精神病、精神发育迟滞、痴呆等患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些研究还指出,被研究对象在婴幼儿期即表现出发育缓慢,如开始说话晚,走路、牙齿生长均较晚。也有研究显示,单卵双生子与双卵双生子的共同犯罪率有明显差异,前者为35%,后者为13%,表明犯罪行为具有一定的遗传性。也有对成年罪犯的寄养子研究证明,如生父是罪犯,则他的儿子也是罪犯的关联性较高,但是并不与养父有关联性。

2.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环境因素是少年品行障碍及其严重类型的成因中最为重要的关键原因,少年时期是一个人生理、心理成熟和社会化不断完善的重要阶段,但它毕竟是一个逐渐发展到成熟的中间过渡时期,存在错综复杂的多层面的不成熟因素和成熟因素的相互交错。这一时期生理、心理、社会性处于发展阶段,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

家庭是影响儿童、少年最重要的力量,家庭最主要的职能之一在于养育、管教子女,教育子女逐步走向完善的社会化。学龄期和青春期是接受社会化训练较好的一个时期,这一阶段为孩子的社会化奠定初步的基础,世界观逐步形成。社会角色的塑造和形成大多扎根于儿童、少年期。在双亲的帮助、培育下,孩子通过社会知识学习一步步接受了社会规范、行为准则,并把社会所认可的行为模式,逐渐内化为本人人格的组成部分,同时将社会反对的行为模式内化为本人良心所鞭策的力量,成为制约本人行为的动力。国内外长期纵向研究显示,30%左右的少年,主要由于家庭、学校等某些非社会化因素的强有力影响,导致习得了不良行为。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家庭的职能作用和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可影响社会的巩固与发展。家庭通过家庭成员的密切感情联结,养育和教育的功能可以把大量违背社会规范、行为准则的不良思想和行为约束、限制或消灭在家庭范围之内,从而不致扩散到社会,因而保证了社会的稳定和安宁。家庭的这种社会控制职能的有力发挥,正是实现社会控制的最基本的力量和根源。不良的、非社会化家庭环境因素,“问题家庭”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少年品行障碍,特别是少年犯罪有关系的。某些预防和治疗措施,教育和行为矫正,在很大程度上还要依靠家庭成员如父母亲与学校、社区等共同协力,才可能较好地完成。不良家庭环境因素如下:

(1)家庭严重不和睦破裂家庭,如家庭内部严重矛盾,长期争吵,家庭长期处于负性情绪气氛之中,甚至离婚。家庭主要成员暂时或持久性分离的双亲不全家庭,单亲家庭。特别是单亲家庭,往往是贫困家庭,养育、教育子女困难较多。

(2)缺乏母爱、温暖的亲子关系儿童时期亲子感情联结有重大意义,它对儿童以后的心身健康发展和正常社会关系的确立有很大作用和影响。有人对生长于破裂家庭的5~15岁孩子作了长达30年追踪研究,发现在破裂家庭中生长的孩子,生长于缺少母爱之家的男孩子以后发展为少年犯罪的占61.8%,而生长于有母爱之家的在以后发展为少年犯罪的只占21.6%。这说明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破裂家庭,而在于母亲对孩子是否存在密切的、眷爱的关系。亲子之间眷爱的关系与上述双亲不全以及双亲监督、管教不当等因素有时难以确切地加以区分,这些因素之间的关联性问题尚待进一步研究。

(3)双亲对孩子缺少监督或监督无效对孩子缺少监督,是指对孩子的日常活动,双亲不加限制或管束,例如孩子可以独立活动,双亲对之完全放任自流。国内外不少研究都说明,失去家庭、学校教育,闲散、无固定职业、游荡于社区的少年犯罪比率较高,这些孩子频频上网、打电子游戏,有极高的犯罪率。

(4)双亲对孩子的管教过严或不当国内外学者一致认为,双亲对孩子采取过分严苛粗暴管教态度,如过严的惩罚和体罚,对品行障碍、少年犯罪行为的形成起重要作用。中外学者研究还发现父亲或母亲一方严管,而另一方偏袒或者在管教上前后采取宽严不一致的方式都会对孩子产生严重后果。过分娇惯、纵容,过分保护,在形成反社会行为上也有较大影响。

(5)不良的社会交往多数违法犯罪少年在开始时并没有明显犯罪意图或动机,而是在社会交往中受了坏伙伴的引诱或影响,才产生违法动机和参与违法犯罪活动的,所以不良的社会交往常常是促使少年品行障碍及严重类型犯罪的中介因素。这不仅说明少年违法犯罪行为的幼稚、不成熟特点,也说明不良交往对于少年走向犯罪道路是一个重要条件。不良交往还常常使少年之间相互影响,屡次犯错,进而形成犯罪团伙。

此外,多人口家庭(在我国为5口人以上)少年罪犯比率高。由家庭的文化素质和教育水平来看,少年犯的父母亲多数文化层次低下。家庭成员中有罪犯,对少年违法犯罪也有较重要的影响。

品行障碍都有哪些表现?

1.反社会性行为

这是一些不符合道德规范及社会准则的行为。表现为:在家中或在外面偷窃贵重物品或大量钱财;勒索或抢劫他人钱财,或入室抢劫;强迫他人与自己发生性关系,或有猥亵行为;对他人进行躯体虐待(如捆绑、刀割、针刺、烧烫等);持凶器(如刀、棍棒、砖、碎瓶子等)故意伤害他人;故意纵火;经常逃学,擅自离家出走或逃跑,流浪不归,不顾父母的禁令而经常在外过夜;参与社会上的犯罪团伙,从事犯罪行为等。

2.攻击性行为

表现为对他人的人身或财产进行攻击,如:经常挑起或参与斗殴,采用打骂、折磨、骚扰及长期威胁等手段欺负他人;虐待弱小者、残疾人和动物;故意破坏他人或公共财物等。当自己情绪不良时也常以这些攻击性方式来发泄内心的痛苦和矛盾。男性多表现为躯体性攻击,女性则以语言性攻击为多。

3.对立违抗性行为

指对成人,特别是对家长所采取的明显不服从、违抗或挑衅行为,多见于10岁以下儿童。表现为不是为了逃避惩罚而经常说谎,暴怒或好发脾气,怨恨他人、怀恨在心或心存报复,不服从、不理睬或拒绝成人的要求或规定,因自己的过失或不当行为而责怪他人,与成人争吵、与父母或老师对抗,故意干扰别人,违反校规或集体纪律,不接受批评等。

常合并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抑郁、焦虑、情绪不稳或易激惹,也可伴有发育障碍,如语言表达和接受能力差、阅读困难、运动不协调、智商偏低等。品行障碍患儿一般以自我为中心,好指责或支配别人,故意招人注意,为自己的错误辩护,自私自利,缺乏同情心。

部分患儿在父母离异、转学或结交有品行问题的同伴以后逐渐发生行为问题,起初发生次数少,间断出现,若没有及时得到制止或干预,行为问题逐渐被强化固定,形成持续性或反复出现的品行障碍。

多数预后不良,表现为品行问题难以消除,亲子关系或师生关系严重不良,学业困难或辍学,不能为正常儿童少年群体所接受,与社会上的流氓结成团伙进行违法犯罪活动。部分患儿的行为问题持续到成年期,致成年期就职、婚姻、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困难,其中约半数在成年期有违法犯罪行为或反社会人格障碍。

怎样治疗品行障碍?

以心理治疗为主,辅之以药物治疗。具体治疗方法如下:

1.家庭治疗

必须取得父母的积极参加和合作才能得以实现,并取得成效。家庭治疗围绕以下内容进行:协调家庭成员之间,特别是亲子间的关系;纠正父母对子女不良行为采用熟视无睹或严厉惩罚的处理方式;训练父母学习用适当的方法与子女进行交流,用讨论和协商的方法、正面行为强化辅以轻度惩罚的方法对子女进行教育;减少家庭内的生活事件及父母自己的不良行为。

2.行为治疗

主要针对患儿进行,根据患儿的年龄和临床表现,可选用阳性强化法、消退法和游戏疗法等。治疗目的是逐渐消除不良行为,建立正常的行为模式,促进社会适应行为的发展。

3.认知治疗

重点在于帮助患儿发现自己的问题、分析原因、考虑后果,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4.药物治疗

尚无特殊药物,可视具体情况分别给予对症治疗:冲动、攻击性行为严重者选用小剂量氯丙嗪、氟哌啶醇或卡马西平、丙戊酸盐、碳酸锂等药物,合并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者可选用哌醋甲酯、苯异妥因等中枢兴奋剂,对伴有抑郁、焦虑者可服用抗抑郁药物或抗焦虑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