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宋枭
21569800000092

第92章 祸国殃民

楚天涯和萧玲珑回到太原的时候,天都快黑了。城门口有大队的军兵在警戒巡哨,过往的车辆装载满满的石料与木柴等物,络绎不绝的在城口穿行。左右方向各去几里,再有许多的厢军与民役在加紧修筑城防。

雪下得太大,工程的进展看来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一些骑马巡工的军校与工头气急败坏,不停的喝斥催促。

二人正要入城时,头顶传来一声大唤,“楚兄弟!”

楚天涯抬头一看,王荀站在城头上正在叫他。

“王大哥,什么事?”

“你们先上来!”

二人便将马匹交给城下的小卒,上了城头。

王荀一脸忧急之急,抬手指着城墙两旁,说道:“雪太大了,加固城防的工程很难进行。虽然我已经加派了人手,进展速度还不如往日的一半。而且,包砖用的石料也有点跟不上了。照这样下去,一个月也无法完工。女真人用不了几天便要打来,如何是好?”

楚天涯的眉头便皱了起来,四下看了一阵,太原的城墙真的很薄很矮,而且原本都是没有包砖的土墙,一点也不坚固。虽然女真的骑兵对于攻城不是强项,可他们已经征服了辽国,肯定从建国百年、军备充足的辽国那里,掳来了许多攻城用的器械;十年的征战,也足以让他们学到各种攻城的技巧。

这样低矮薄脆的土墙,如何抵御女真人的强攻?

“难道,是天亡我太原?”王荀仰头看天,低声的咬牙咒骂。

楚天涯的脑海里飞算的盘算,该要如何在最短的时间里、用最低耗的成本,来加高与加固这城墙呢?

蓦然间,他想起了穿越之前曾经看过一部新拍的《三国演义》。其中某一集,曹操带兵征讨马超时也遭遇到了类似的窘境,无法在沙土地上建立城寨,因此无法抵御马超的骑兵侵袭。但后来曹操突发奇想,取来河水浇筑沙土,水一结冰,城墙即筑成!

“哈哈!王大哥,我有办法了!”楚天涯一击拳,说道,“可命军士与民夫四处挑土、取水,用泥水来浇筑城墙。如今这天寒地冻泼水成冰,只待泥水凝固,城墙且不是就筑成了?而且,这滑不溜秋的城墙,还极度不利女真人来攀爬攻城!到时如果有了残损想要修补也是容易,水与泥土那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啊!”

“真是妙计啊!楚兄弟,你真是神人,简直太聪明了!”王荀惊喜的放声大笑。

萧玲珑微然一笑,说道,“但如果女真人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堆起柴火来烧城,岂不是摧枯拉朽一击而破?”

二人都一愣,楚天涯咧了咧牙,笑道:“如果女真人有萧郡主这么聪明,那我们也就认了。不过,如果他们能够如此从容的在太原城下堆起足够烧城的柴禾来,那我们的城池也就离攻破不远了。”

“对,咱们的弓箭与擂木炮石可不是吃素的。如果连这些东西都已经无法阻止女真人靠近,那再高再厚的城墙也是无用了。”王荀哈哈的大笑,“兄弟,郡主,先不跟你们说了--我这就去下令采用新的筑城之法!三天之内,必须要将四面城墙都加固起来,没时间了!”

二人便辞别了王荀下了楼头,牵着马走进了太原城。

城中依旧是往日的太平安乐景象,看来知府张孝纯还没有正式发布告示。

“郡主,你先回家,我得去一趟官府见一见张知府。”楚天涯将马缰交给萧玲珑,说道,“少时我便回来。”

萧玲珑点了点头,正准备骑上马走时,突然又停住了身,回头对楚天涯道:“军队已经誓师,估计马上就会迁回城中驻扎,消息也会走漏。那么太原城,今晚便会大乱。”

“估计是。”楚天涯点了点头。

“那你回来的时候……小心点。”萧玲珑说罢翻身就上了马,扬鞭策马而去。

“开始关心我了吗?呵呵!”楚天涯笑了一笑,大步朝官府走去。

张孝纯刚刚从府衙回了后院宅第,疲惫不堪的坐在书房里,闭目养神。这时他的夫人柳氏给他送来刚煮的养生温汤,让他趁热喝下。

张孝纯接过汤盅,心中十分矛盾,挣扎不休。

“该不该让我的家眷,先行撤离太原呢?”--这个问题,困扰了张孝纯已经好多天了。

“官人,你愁眉不展的在想什么呢?”柳氏问道。

张孝纯正待说话,府吏来报,说楚天涯来访。

“快叫他进来!”张孝纯将汤盅往桌上一放,整个人都站了起来。

柳氏轻叹了一声拿起了汤盅往外走,说道:“我先拿去温着,官人谈罢了公事再来喝吧!”

张孝纯点了点头,看着相伴二十年却从来没有跟他红过脸的结发妻子步步离去,不由得摇头叹息,自语道:“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糟糠、糟糠,不可弃!”

这时楚天涯走了进来,立于公案前抱拳道:“张知府,小生回来了。”

“事情可曾办妥。”

“妥。”

听到这个字,张孝纯如释重负的长吁一口气,终于又坐了下来。

“不知张知府,准备何时发下公文遍布全府军民?”楚天涯问道。

“只等王都统兵马入城,本府就即刻发文!”张孝纯说着将厚厚的一叠公文指给楚天涯看,说道,“本府已命书吏将公文抄袭千百份,准备四下遍发!但公文既下若无兵马护持,本府唯恐城中大乱。因此还需稍等片刻。”

楚天涯点了点头,说道:“我刚刚离开军营时,王都统已经率军誓师,并斩了耶律余睹的人头用以祭旗。相信即刻就会移师回城。”

“什么,耶律余睹已经杀了?”张孝纯惊愕道。

楚天涯皱了下眉头,“有什么不对吗?”

“不能杀啊!”张孝纯的眉头皱成了一个大疙瘩,“到时金国如若抵赖,或是朝廷要问罪,耶律余睹都大有用处!此时出于一时激愤的杀了,有何用处?”

“张知府,你错了。耶律余睹非杀不可!”楚天涯眉宇一沉,说道,“他既然敢谋害童太师,说到哪里也是死罪一条。而且,不杀他不足以平军愤,不杀他不足以激起众将士的死战之心。如果像张知府说的那般留着耶律余睹以备各种用处,那样就会让将士们觉得,上头的官将抗金之心不够坚决,心存侥幸还想逃避这场战争,或是仍旧寄望于和谈--这会使得军心浮动,士气萎靡不振!”

“呃!……”张孝纯一时无语以对,思索了片刻,他点了点头,口中却道,“你说的不无道理。但是,耶律余睹毕竟是金国的一员大将,若不明正典刑就这样私下里杀了,总有一点名不正、言不顺!”

“那他杀害童太师时,可曾名正言顺?金国毁约败盟南下侵略,可曾名正言顺?”楚天涯冷笑一声,说道,“张知府,请你不要再心存任何侥幸了。金人南下已是定局,太原必须抵抗到底也是定局。这种时候,我们需要的是团结一致的真诚,与破釜沉舟的勇气。任何的犹豫与胆怯,只会带来失败与死亡!”

张孝纯的脸上顿时现出一点尴尬与窘迫的神色。他勉强的挤出一丝笑来,说道:“本府只是希望能够思虑周全一点,不要因为一时的冲动而误了大事。你放心,若非是决意抗金,本府也就不会答应与王都统通力合作了--刚才你也应该看到了,我的夫人和家眷都还依旧留在府中,并未送走!这些,可算是本府的决意了么?”

“张知府不用对小生承诺什么或是表明什么。”楚天涯抱了抱拳,微笑道,“人在做,天在看,只要过了得自己那一关,就行了。”

张孝纯默然的点了点头。打开抽屉从里面拿出一串硕大的钥匙扔到桌上,“拿去吧,这是太原府库与粮仓的钥匙。王都统说,务必将全城的粮草都集中起来,并让你负责全城军民粮草的分拨。即日起,它们就交给你了。”

“多谢张知府。”楚天涯也不客气,便收下了这一大串的钥匙,抱了下拳道,“那就再请张知府给我开具一纸公文,着令小生代表官府与军队,在城中各处收粮!若有不从者,以叛国谋逆罪论处!”

“你不会又要杀人吧?”张孝纯不禁有点恼火,“值此危急时刻,应该军民团结,你切不可妄开杀戒而自己坏了大局!”

“张知府放心,何人杀得、何人杀不得,小生自有分寸。”楚天涯淡然的微笑道。

“哎,好吧……看在王都统对你信任有加、推崇倍至的份上,本府就纵容你一回!”说罢,张孝纯很是有点心不甘、情不愿的,给楚天涯开具了一纸公文。

“谢了!”楚天涯拿起公文吹干墨汁收进怀里,拱了拱手便准备告辞走。

“你等等!”张孝纯突然叫住他。

“张知府还有何事吩咐?”楚天涯问道。

张孝纯起了身走到楚天涯面前来,拧眉注视着他,说道:“本府有一件事情想要问你。”

“张知府不妨说说?”

“本府身为朝廷命官,生受官家恩泽自当以死相报。”张孝纯说道,“但本府不想死得不明不白--你老实告诉我,太师是否死于你与耶律余睹的共谋?也就是说,眼前的这场战争,根本就是你一人挑起的,你究竟是何居心?”

“呵呵!”楚天涯笑了,“张知府,你想得太多了。小生何等的胆量与能耐,敢构陷金国使者并谋害太师?挑起战争,更是对我没有半点的好处。张知府,你说呢?”

张孝纯双眉紧锁眼神炯炯的看着楚天涯,抚着须髯缓缓的点了一点头,“如果不是,那便是你有未卜先知之能;如果是,那你便是如今这天底下,第一号祸国殃民的大贼子!--楚天涯,你让本府相信哪一个?”

楚天涯闻言微然一笑,说道:“我突然想起了大红袍关山对我说的一句话,‘时间会证明一切的’。所以现在我不想解释--拭目以待吧,张知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