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伤寒三字经
21197700000030

第30章 伤寒病瘥的表现

一、伤寒瘥后发热证治

伤寒病初愈,邪气虽退,正气耗损尚未全复,此时如果调摄失宜,或受外邪,便会出现发热。发热出现于伤寒初愈时,多为正虚邪恋,虚实夹杂之证,乃因病后正气不足,体力未复,复受外邪所致。治疗时必须邪正兼顾,虚实并调为原则,以达到邪去正复的目地。值此表里互见,虚实夹杂之际,和解表里,扶正祛邪的小柴胡汤(方见少阳病篇)堪为的对之方。

伤寒瘥后,病人恢复期间出现发热,是由于伤寒邪热羁久,正气耗伤,复感外邪所致。

病后体虚,复见发热,为外受邪气,正气虚受邪之证,仍可主治以扶正祛邪的小柴胡汤。瘥后发热,以小柴胡汤证多见,但也不可一概而论,应该辨证审察:如果发热与脉涪头痛、恶寒并见的,有可能是表邪偏重,仍当从太阳以汗之;如果发热与脉沉实及阳明实热腑实等证并见的,有可能是病邪偏里,也可以通下剂下其邪实。

二、伤寒瘥后气阴耗伤证治

伤寒病后期,大热已退,但是伤寒邪热耗伤津气,病人出现羸瘦无力、少气不足、气逆欲呕,是由于病人元气被邪热灼伤,加以发汗伤津,脾胃受损,影响胃气和降。由于津气已经耗伤的缘故,或可出现虚热之证。此病属于津气耗伤,脾胃失和,余热未除之证,主治以清补和胃的竹叶石膏汤(方见阳明病篇)养阴清热,和胃降逆,最为适宜。

热病后期,正气耗伤,余邪未清的,清热愈伤正气,温补无异于助火灼津,因而此际于治疗上补泻两难。而清热生津、益气和胃的竹叶石膏汤不但能清阳明经热,更适宜于病后气阴耗伤、虚热不退之证。也堪为后世清补方剂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