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养肝就是养健康
21162300000013

第13章 药取专长祛病恙(1)

茵陈——必不可少第一药

茵陈是治疗肝胆病最重要的药物之一,并且无疑是“退黄第一药”。绝大多数医家治黄疸必用茵陈,使用率接近100%;此外,肝胆病证属湿热重而未见黄疸者也多用,单独统计此类用法,使用率也远高于57.2%。

味苦、辛,性微寒。归脾、胃、肝、胆经。功效利湿退黄,解毒疗疮。

本品苦泄下降,性寒清热,善清利脾胃肝胆湿热,使之从小便而出,为治黄疸之要药。现代研究显示本品有显著利胆作用,并有解热、保肝、抗肿瘤和降压作用;有一定抗病毒作用。

茵陈治肝炎时用量以30克为主;另有部分医家建议治疗黄疸或湿重证型时,可用50~100克。茵陈治疗脂肪肝、肝硬化、胆囊炎和胆结石,用量相对较小,绝大多数医家使用15克左右。

1.施今墨经验茵陈、金钱草,主治急、慢性肝炎,证属湿热为患者;尤善治疗胆石症、胆囊炎。

2.张锡纯经验茵陈、麦芽,舒肝气,益肝木之性。益肝木之性使之不抑郁,又不至过于升提,有其独到之功。

3.王文正经验茵陈、赤小豆,主治病毒性肝炎。对各型病毒性肝炎、肝功能失常、ALT升高,无论有无黄疸,均可大量应用。

粥汤——茵陈竹叶粥

【原料】粳米100克,茵陈15克,淡竹叶20克,冰糖适量。

【制法】将茵陈、淡竹叶入锅,加3000毫升清水,煎煮约30分钟,去渣取汁,再将淘净的粳米与药汁混合,小火煮粥,待粥汁稠黏时调入冰糖,溶化后即成。

【功效】清热利湿。适宜用于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肝炎;还可用于慢性肝炎伴有高血压、冠心病等。

荤食——茵陈红枣煲蚌肉

【原料】茵陈10克,红枣50克,蚌肉、西兰花各100克,姜、葱、精盐各5克,蒜10克,植物油30毫升。

【制法】将茵陈用加水100毫升,熬取汁液,去茵陈,待用;红枣去核、洗净,蚌肉洗净,切4厘米见方的薄片;西兰花洗净,撕成小花朵,姜切片,葱切段,蒜去皮切片。将炒锅置大火上烧热,加入植物油,六成熟时,加入姜、葱、蒜爆香,随即下入蚌肉、西兰花、精盐,炒匀,加入茵陈药液、红枣及清水200毫升。用小火煲30分钟即成。每天1次,每次吃蚌肉50克。

【功效】滋阴补血,益肝补肾。适宜用于肝肾阴虚,血虚者。

芍药——养肝滋阴用处多

在治疗肝胆病的方剂中,“芍药”使用率极高,多数方剂非“白”即“赤”,必有芍药;部分医家则以赤白芍配伍入药。笔者统计,治疗肝胆病的方剂中68.6%使用了白芍或赤芍。这一比例接近七成,意味着本药在实际的临床使用中很少受到病证的分型限制。

【白芍】味苦、酸、甘,性微寒。归肝、脾经。功效养血调经,柔肝止痛,敛阴止汗,平抑肝阳。

【赤芍】味苦,性微寒。归肝经。功效清热凉血,散瘀止痛。本品味苦性寒,入肝经,走血分,长于活血,消肿祛痰止痛之力较强。

欲其平肝、敛阴多生用;用以养血调经多炒用或酒炒用;阳衰虚寒之证不宜单独应用;反藜芦。

【赤芍】治疗肝炎用量以30克居多;也有不少医家用量更大,尤其在治疗黄疸时,个别医家甚至用到80~90克。在治疗脂肪肝、肝硬化时,以15~20克为主。

【白芍】在不同的肝胆病证中,用量没有显著差别,均以10~15克为主。

1.施今墨经验赤芍、白芍。主治血分有热,低热久久不退者;阴虚津亏,口干舌燥,目赤而痛,而有余热未清者;胸胁疼痛,腹痛坚积诸症。

2.陈伯咸经验白芍、柴胡、茵陈。三药相须为用,疏中有柔,补中有清,疏柔清利,相辅相成,降酶保肝,是治疗慢性肝炎、胆囊炎的极佳药对。

粥汤——杞地白芍汤

【原料】枸杞子、熟地黄各30克,白芍15克,大枣50克,生姜10克,陈皮6克。

【制法】生姜拍烂,备用;全部用料放入锅内,加适量水,小火煮2小时,调味食用。

【功效】滋补肝肾。适宜用于慢性肝炎,以及肝肾阴虚型慢性肝炎。

粥汤——佛手茯苓牛肉汤

【原料】佛手、生姜各10克,茯苓25克,白芍15克,陈皮5克,牛肉150克,大枣50克,精盐适量。

【制法】将牛肉洗净,斩成小块;其余用料洗净,生姜拍烂,备用;全部用料放入锅内,加适量水,小火煮3小时,加精盐调味即成。佐餐食用。

【功效】补脾柔肝,祛湿止泻。适宜用于急性无黄疸型肝炎患者。

柴胡——肝经胆经之圣药

柴胡主要入肝、胆经,善解少阳之邪。统计使用率为62.5%,是绝大多数医家临床必用之品。

味苦、辛,性微寒。归肝、胆经。功效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生用或醋炙用。

本品芳香透达,尤善于疏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入厥阴,走肝经,能条达肝气,疏肝解郁;治肝失疏泄,又治肝郁血虚。

现代研究显示,柴胡有镇静、镇痛、解热、镇咳等广泛的中枢抑制作用;还有抗炎、保肝、利胆、降转氨酶、降血脂、抗菌、抗病毒、增强机体免疫等作用。

大多数医家使用10克,个别医家用到20克。和解退热宜生用,疏散肝郁宜醋炙,骨蒸劳热当用鳖血拌炒。使用注意时注意,柴胡性升散,古人有“柴胡劫肝阴”之说,若肝阳上亢,肝风内动,阴虚火旺及气机上逆者忌用或慎用。

1.焦树德经验柴胡、黄芩。黄芩协同柴胡,清解郁结之热。二药伍用,柴胡升清阳,黄芩降浊阴,能调理阴阳升降之枢机。

2.刘继祖经验柴胡、延胡索。同为疏肝行气药,通治三焦气机,常用于肝胆胁痛、少腹疼痛、胸腹胀痛属气滞者。

茶饮——柴胡二皮蜜饮

【原料】柴胡10克,青皮6克,陈皮12克,蜂蜜30毫升。

【制法】将柴胡、青皮、陈皮用冷水浸泡20分钟后入锅,加适量水,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待药汁转温后调入蜂蜜即成。上下午分服。

【功效】疏肝理气,解郁。适用于肝郁气滞型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茶饮——茵茅柴胡鸡蛋方

【原料】茵陈15克,白茅根18克,柴胡5克,鸡蛋100克。

【制法】将上4味料冲洗干净同置锅内加适量清水煮沸至蛋熟,除去药渣和蛋壳,再将鸡蛋入药汁中煮5分钟即成。每天1剂,分次早晚喝汤吃蛋,连用5天。

【功效】清热利湿,滋阴达表。茵陈、白茅根、柴胡与鸡蛋同煮食,适宜用于湿热蕴结、热重于湿型急性黄疸型肝炎。

丹参——治血全能是冠军

丹参为活血化瘀之要药,肝胆病从血瘀论治,多以本品作为君药或臣药组方;临床另有治法虽然不以活血化瘀为主,但兼见气滞血瘀证候者,也往往应用丹参作为重要补充。肝炎、黄疸、脂肪肝、肝硬化,丹参的使用率高达72.3%,超过七成处方使用了丹参。

味苦,性微寒。归心、肝经。入心肝血分,功能活血化瘀,有“一味丹参,功同四物”之说(“四物”即中医名方“四物汤”)。可单用,也可与红花、桃仁同用,增强疗效。

治疗肝病,丹参用量以15~30克为主,在此范围内酌情增减。活血化瘀宜酒炙用。使用时注意,本品反藜芦。

1.关幼波经验丹参、泽兰。二药合用,祛瘀行水活血,水血并调,平和中正,不伤气血。常用于治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

2.施今墨经验丹参、茜草。二药伍用,活血化瘀,祛瘀生新之力增强。主治由慢性肝炎、肝硬化导致的肝脾肿大等病证。

3.赵炯恒经验丹参、五味子。主治慢性肝炎、急性肝炎恢复期、神经衰弱等属于阴血不足患者的不寐证。

粥汤——丹参大枣粥

【原料】丹参30克,大枣15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

【制法】将丹参洗净,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清水;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煮30分钟,滤去药渣;加入粳米、大枣,小火煮至米烂粥稠,调入冰糖即成。早晚分次食用。

【功效】活血化瘀。适宜用于治疗瘀血阻络型慢性肝炎等。

面点——丹参鸡汁面

【原料】丹参9克,鸡汤600毫升,面条100克,精盐3克,葱花15克。

【制法】将丹参润透、洗净,切片;葱切花;面粉用清水合成面团,用擀面杖擀成薄皮,切成面条待用;鸡汤放入锅内,加入丹参片,再煮25分钟;后除去丹参片不用烧沸;加入葱花、精盐、面条,煮熟即成。每天1次。

【功效】补益气血,滋养五脏,活血化瘀。适宜用于慢性肝炎,伴有气血虚损、血瘀患者。

白术——效比人参更对证

白术在中药学中被归入补气药,与人参同属一类。在其他很多疾病的治疗中,比如失眠、冠心病等,对于补气药的应用都以人参、党参为主,白术的使用率远不如人参。但在肝胆病治疗中,这一现象恰好反过来,白术的使用率超过半数,而人参则远低于此。究其原因,可能是肝胆病以痰湿为主,气虚证普遍较少或较轻,白术补气的同时又有燥湿化痰之功,恰当重用。所以取代了人参的重要位置。

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功效补气健脾,燥湿利水,固表止汗。生用或土炒、麸炒用。

本品甘温苦燥,能和中益气,健运脾胃,为治脾虚之要药。肝胆病多有肝郁脾虚之证,因此白术为常用的重点药物之一。

本品既可补气健脾,又能燥湿利水,为治痰饮、水肿之良药。肝胆病痰湿证,白术也属常用。

肝硬化用量变化较大,多数医家使用10~15克;但有部分医家根据病情加大用量,用到30~40克;另有医家,进一步加大用量,用到60~80克。其他肝病,多数医家使用10~15克。

燥湿利水宜生用;补气健脾宜炒用;健脾止泻宜炒焦用。使用时注意,阴虚内热或津液亏耗燥渴者慎用;气滞胀闷者忌用。

周通池经验白术、老鹳草。对肝硬化腹水,周氏以老鹳草伍大剂量生白术治之。力专祛湿利水,兼清肝活血。

面点——大枣肉桂糕

【原料】白术10克,干姜15克,大枣30克,肉桂6克,面粉500克,白糖150克,发面、碱水各适量。

【制法】将白术、干姜、大枣、肉桂同放入砂锅内;大火烧沸后,转用小火煮20分钟,去渣留汁;再将面粉、白糖、发面放入盆内,加药汁和清水,揉成面团;面团发酵后,加碱水,试好酸碱,做成糕坯;将糕坯上笼用大火蒸30分钟即成。早餐食用。

【功效】健脾温肾,和胃益气。适宜用于治疗脾肾阳虚、脾胃阳虚型慢性肝炎。

香附——血中气药最难得

味辛、微苦、微甘,性平。归肝、脾、三焦经。功效疏肝解郁,调经止痛。

本品主入肝经,芳香辛散,善解肝气之郁结,味苦疏泄以平肝气之横逆。现代研究发现,香附可明显增加胆汁流量,保护肝细胞。

煎服,6~9克。醋炙止痛力增强。

木香与香附:两者均有理气止痛之功,治疗脾胃气滞、脘腹胀痛、胁肋痛、疝气痛等;亦常相须为用。但木香温燥,行气止痛力强;主入脾胃。香附药性平和,行气力缓;主入肝经,以疏肝解郁见长,主治肝气郁结之胁肋胀痛。

史沛棠经验木香与香附,两药均是辛香行气之药。但木香纯属气分之药,专理肝脾之气郁。而香附及血中之气药,能理气又兼行血,故能治一切气滞血瘀之证,其功用之广,是木香不能相及矣。由此可见,用药治病,若不明归经,盲目选用,就不能发挥药物应有的作用。

粥汤——香附豆腐汤

【原料】香附9克,豆腐200克,姜、葱、精盐各5克,植物油30克。

【制法】将香附洗净,去杂质;豆腐洗净,切成5厘米见方的块,姜切片,葱切段;将炒锅置大火上烧热,加入植物油烧至六成熟时,放入葱、姜爆香,注入清水600毫升,加香附,烧沸,放入豆腐、精盐,煮5分钟即成。每天1次。

【功效】行气健脾,清热解毒。适用于急性病毒性肝炎表现以肝郁气滞为主的患者。

荤食——陈皮香附蒸乳鸽

【原料】陈皮6克,香附9克,乳鸽1只(500克左右),姜、葱、精盐各5克,黄酒10毫升。

【制法】将陈皮润软,切丝;制香附洗净,去杂质,乳鸽宰杀后去毛、内脏及爪;姜切片,葱切段;乳鸽、姜、葱、精盐、黄酒、陈皮、香附放入蒸杯内,加水250毫升;蒸杯放入蒸笼内,用大火、大汽蒸40分钟即成。每天2次,每次半只乳鸽,喝汤100毫升。

【功效】行气健脾,疏肝解郁。适用于急性病毒性肝炎肝郁气滞患者食用。

枳壳——次水果是好药材

为芸香科植物酸橙及其栽培变种的接近成熟的果实(去瓤),生用或麸炒用。虽然作为水果,直接食用难以入口,通常用做提取橙味浓缩果汁;但其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比普通柑橘高出许多。药店的中药饮片柜台出售者,通常称为枳壳。

味苦、辛、酸,性温。归脾、胃、大肠经。性味、归经、功用与枳实同;功效破气消积,化痰除痞;但作用较缓和,长于行气开胸,宽中除胀。

酸橙果实内果汁含量高达43%,且果汁氨基酸含量高为柑橘类水果之首。

煎服,3~9克,大量可用至30克。用法用量同枳实,孕妇慎用。

1.董建华经验枳壳、大腹皮(棕榈科植物槟榔的干燥果皮),主治腹胀大如鼓、腹水或湿热夹滞者。

2.王自立经验重用白芍、枳壳,取其理气宽中、缓急止痛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白芍、枳壳有松弛奥狄括约肌、收缩胆囊、促进胆汁分泌排泄之功。

荤食——枳壳砂仁炖猪肚

【原料】枳壳9克,砂仁3克,赤小豆30克,猪肚1只,姜、葱、蒜各10克,精盐、黄酒各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