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遇见每一个有故事的你
21140000000026

第26章 一路向北·遇见你(2)

这些体会,并非负能量,也并非心灵鸡汤,都是真实的生活和工作的写照。同时,更多的,我会感恩这两年的生活。用一个词来形容的话,那就是:知足。知足我还在坚持做自己最爱的事;知足我还没有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懈怠;知足这里有真诚的朋友;知足这座让我心动的城市能给我触手可及的灿烂阳光、海风和清新空气;知足一年365天里每一点的小确幸。我享受清晨一开窗就能听到鸟叫;享受屋外茂密的植物满眼的绿色;享受坐在屋里安心看书写作时,风从阳台吹进来再温柔地吹着我的后背;享受这座城市独有的清净和安逸。夕阳西下的时候,我会去海边的情侣路上跑步,一阵阵的海浪声清晰入耳,所有的疲惫、不安、烦躁都可化解,留下属于自己的安心与踏实。

这就是,离开武汉后的这两年。

2013年10月31日是我离开武汉的日子。我特意选在今年的10月31日,又回了一趟武汉。恰好两年,不长不短。对武汉,有种久违的亲切与熟悉。武汉的深秋清冷干燥,街边的小摊儿依然热闹,人来人往车水马龙。还是这么拥挤的街道,这里依然有我喜欢的味道。走在武汉的大街小巷,两年前的每一件事都重新在我的脑海中闪现,历历在目。我甚至会怀念那样的时光,再也回不去的时光。离开的时候,我还是会舍不得它—我心里的大江城。对于一座城市的眷恋,大抵是因为它不属于你。

最近收到一位陌生朋友的私信:“我又把小北书里写你的那篇文章读了一遍,我知道你是那个喜欢奶茶刘若英的奶茶小姐。”我给他回复:“每次有人跟我提到这个,我都会特别感动。可能是因为,那些文字里描述的那段时光真的是我最最努力的时候吧!”

你看,那些让你难过的事情,有一天你会笑着说出来。那些特别难熬的时光,有一天会成为你珍藏于心的记忆。

感恩自己如此幸运,有机会做真正喜欢的事情并且能继续坚持;感恩每一次的全力以赴都得到了期待中的回报;感恩在丰盈的生活中变成了更好的自己。

此时想起了刘若英的那首《收获》,有这样一段歌词:这一路点滴苦痛,原来全都是收获,不曾错过,也就不能拥有,更好的你,更好的一个我。收获,此刻的我们,刚刚好最芳香成熟。

希望每一个诚心努力的人都能拥有满满的收获,希望你我心心念念的愿望都能水到渠成,心想事成。我还是那个爱做梦也相信美梦成真的人。现在的我,又有了新的目标新的美梦,而且正在往前走着……来日方长,前路可期。想用王菲的《人间》里我最爱的那句歌词来结尾:但愿你以后每一个梦,不会一场空。

奶茶熙(杨熙)

2015年11月22日记于珠海

顺其自然的爱情

我是蔻蔻,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跟北哥一起为大家写飞行故事。后来,因为工作忙碌,就断更了,这次很意外地收到北哥的邀请,要我写一个与“一路向北”之间的故事。我想了很久,失眠了很久,找到了一篇,很久之前写过的,但是一直没能有机会在“一路向北”节目中播出的一个故事。其实,并非因为它没有播出,所以我才把它记录到了这里,没有播出的故事太多了,为什么选这篇,我想大抵还是因为觉得这个故事的主人公特别吧。

与J先生认识,是一件很巧合的事情。那时候他是“一路向北”的忠实听众,因为我闲来无事,总帮着“一路向北”写几篇飞行故事。某天,我翻邮箱的时候,看到了他发来的躺在邮箱里的一封长长的文字,不知道是因为他写的文字太过感动还是因为他的那份心意,竟让我生了回复的念头。认识我的朋友都知道,我很难被感动,也很少会产生回复私信邮件的念头。许是冥冥之中自有牵引,他发了,我便回复了。

其实J先生的爱情,不算多么的特别,无比准确地遵循了恋爱三部曲,交往、矛盾、分手。大概世界上所有的分手在当事人看来都是有着一种明确的原因的。所以当我问出来这个原因的时候,他说了一句:大概是距离吧。我很诧异他会用大概这个词语,因为这真真切切地表明了,他其实并不是很清楚他们分手的原因。他说:不是不知道原因,其实归根结底,是自己的无能为力吧。

J先生是一个很小资的男生,凭借自己一身强悍的设计能力在一个事业单位上班。原因是,在事业单位上班能让自己做更多自己想做的事情。他爱设计,爱摄影,爱车子。与他前任的相识,也是因为一起车子事件。许是他对车子的在行在自己的圈子里是出了名的,所以经常有人向他问一些车子方面的问题。所以当林怡青被朋友介绍而来问他车子方面的事情时,他也是耐着性子一一解答。

林怡青不算是个特立独行的女孩,却偏偏想去玩死飞。可能是刚刚入门的原因,不懂的东西太多,所以J先生在网上帮着林怡青解答了很久,仍不能帮着林怡青做出选择。当知道两个人都在郑州的时候,J先生便约了林怡青出来,一起去店里买车子,也正好可以帮着她选选。有了J先生的帮忙,自然选车子就快了很多。当林怡青推着自己的车子出来的时候,大方地表示要请J先生吃饭。J先生并没有去,但是两人却慢慢地熟络了起来。

之后的一次见面,是因为林怡青说想吃寿司。那一瞬间,J先生不知道哪里来的冲动,抓起了车钥匙穿越了好几条街,去找郑州最好吃的寿司店。当车子开到楼下的时候,林怡青正站在小区门口。她穿着睡衣,带着红色的帽子,脸色苍白。J先生将寿司放到林怡青的手中,便离开了。不是他特意耍帅扮高冷,而是,他正在上班的时候跑出来,已经被领导催了好几通了。

爱情如此自然地发了芽,两人的圈子也都知道了对方,但他们,却始终没有在一起。J先生想着能够在一个合适的时候,寻一个浪漫的时机将自己的爱恋一一说出来,却被告知,林怡青过完年就要出国了。知晓这个消息的J先生仿佛被泼了一盆冷水,他有点儿不知所措。心中的烦闷,让他开始慢慢疏远林怡青,经常跟朋友一起去酒吧喝酒。

终于,还是林怡青来找J先生了,她在打过J先生的电话、发过微信仍旧没有得到回复之后,在朋友建的微信群里看到了朋友发的一张图,是J先生的侧身,他在喝酒。所以当林怡青穿着睡衣找到酒吧里的时候,J先生的第一反应是心疼,第二反应就是生气了。气她明明身体不是很好,却还是跑过来找自己,而更多的,却是感动。J先生也瞬间明白了,如果他真的因为这个原因放弃了林怡青,他一定会一直遗憾下去。

终于,他们还是在一起了。如同所有热恋中的人一样,他们也做着同样的事情,并未与别人有太多不同。J先生甚至决定,如果林怡青真的要出国的话,他会陪着她一起。朋友和父母都在反对,甚至朋友都说出了,你居然要为了那个女人抛下我们和你的父母去国外生活这种话。尽管J先生痛苦挣扎,却不曾想过要放弃,或许是过去的他,从未遇到过能让自己如此心动的人。

林怡青出国的时间一天天接近,两人似乎都能够预感到最后的结局一样,用尽每一天时间,用力去爱。没有争吵,没有敷衍。他们一起走过郑州大大小小的街道,一起坐几个小时的车去吃自己想吃的东西。J先生总是默默地凝视自己镜头里的林怡青,不想错过她的任何一个表情。

终于还是到了分离的时刻,是J先生去送林怡青的。他们站在机场大厅里拥抱。他们没说再见,也没说分离,他只是说,等我。J先生看着林怡青的背影在机场大厅消失不见,只能回过头去继续去准备自己的出国材料。

可能是上天眷顾,尽管J先生并没有考过雅思,但是自己本身的设计专业知识还是让他拿到了两份来自墨尔本的大学的offer。

其实故事到这里,是应该有个圆满的结局了,J先生顺利到了墨尔本,两个人一起幸福美好地生活在了一起。但毕竟,生活并不是故事,不是拼尽全力,就能有一个大团圆的结局。

让J先生真的放弃出国这个念头的,是一张银行卡和一张字条。上面有这样一段话:

“儿子,这张卡里有40万,是老妈多年以来的私房钱,你去国外生活,一开始总是需要的。其实爸妈并不是反对你追求自己的幸福,但你不知道的是,你爸的公司已经面临破产了。如果你真的只身去了国外,那你以后,就只能靠你自己了。”

J先生是独生子,他不敢想,如果爸爸的公司破产,留下父母两人孤身在国内生活,该是怎样一种境况。似乎感觉到有眼泪从眼角划过,不去了,这个念头,慢慢浮出心底,慢慢清晰。

在考虑了许久之后,J先生终于还是告诉了林怡青这个决定。最后得到的回复是:分手吧。

我曾问过J先生,你怪过林怡青吗?他说没有,他说,既然我不能放下我的父母,那我又怎能让林怡青放下自己的父母呢?过完年,他们全家就要移民去国外了。

在这段爱情里,注定了会有人牺牲,而牺牲换来的爱情,从来就不是最好的爱情。好的爱情,是让人觉得所有的一切,都是顺其自然的。如果你在一段感情里,承受了太多的委屈,感觉到自己牺牲了太多。那最后的最后,当一切激情的荷尔蒙消失殆尽,仅仅剩下生活的时候,曾经的牺牲只会逐渐变为一种巨大的优越感,让自己认定,在这段感情里,自己是付出更多的人,那想要得到对方平等的付出,就会变得越发自然。

其实有时候,我们需要的爱情并不要多么的刻骨铭心,也不要多么的惊天动地。只要它能够让你觉得顺其自然,没有太多要背负的东西,那便是一段好的爱情。

任蔻蔻

记于2015年11月1日

那个人我们一辈子都不会再见了

我是一名普通的“一路向北”忠实听众,不是第一个听小北节目的,但应该算是与这一档节目最有缘分的一个了。她用自己的声音,将我写的故事带给了那个逝去了很久的人,完成了我的愿望,也了却了我姐姐的一个遗憾。

这篇文章讲的是姐姐和姐夫的故事,有点悲伤,但是却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和真谛。比如:爱情的世界里宁缺毋滥。再比如:不要抱怨生活的苦痛。

在书店挑书的时候,一句歌词突然间窜进了我耳朵。“在有生的瞬间能遇到你,竟花光所有运气。”有那么一瞬间,我觉得周遭的世界都变得静谧无声,心猛地揪痛了一下,我想到了姐姐和姐夫。

昨天刷姐姐微博小号的时候,看到姐姐更新的一句英文,翻译成中文刚好是:此生遇到你,竟花光我所有运气。

回家的路上我特意拿手机搜索了一下这句歌词,陈奕迅的《明年今日》。

姐姐和姐夫是在2007年认识的。因为台风“圣帕”带来的特大暴雨,姐姐和同事便搭了同事朋友的车回实验室。是的,这个同事的朋友就是姐夫。到达目的地,姐姐道了声谢两人便再没有什么交集。那是姐姐和姐夫第一次见面。

后来一次家庭聚餐,我问姐姐和姐夫,他们对彼此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姐夫边剥了只虾给姐姐边回答我说:“那天雨下得那么大,一路上光顾着注意路况了,哪儿有心思去留意那些。”发现我和姐姐的母亲都是满脸的不相信,姐夫停了一会儿,笑了笑说:“你姐下车的时候我留意了几眼,就觉得她很漂亮,不过感觉有些冷淡。”姐姐也笑了,说:“那天淋了点雨,浑身不舒服,我只认了个脸,没怎么留意,倒是挺感谢他送我们一大段路。”

姐姐同事结婚办酒席的时候,姐姐和姐夫都到场了。那天姐姐因有心事有点烦躁,但毕竟是在别人的喜宴上肯定不能表现出情绪,期间便离席到抽烟区去抽了只烟。没过多久姐夫也出来抽烟,看到姐姐在抽烟有点惊讶,过去打了个招呼。不知谁先讲到了什么,两人很聊得来,互留了手机号码。后来姐姐告诉我,姐夫说那次他看到姐姐在抽烟,虽然不反感但还是觉得姐姐可能不太检点,熟了以后才发现他完全是错的。

对,忘了说,姐姐那时候刚从埃克德学院拿到学位回国不久。姐夫比姐姐大两岁,在国贸上班。姐姐的性格一直都是偏理性型,对异地恋没有丝毫信任感,更别说异国恋了,便在回国前不久和交往一年多的男友大卫果断说了分手。姐姐平时不抽烟,只有在情绪波动大的时候会抽一两根万宝路,她说这样容易让自己冷静下来。那天姐姐有心事就是因为大卫给姐姐打了电话,大致是说打算要来中国生活,喜欢中国文化,也不想和姐姐分开。我和姐姐关系很好,几乎无话不谈,姐姐经常会把她的事情都说给我听。我问过她:“如果大卫真的来中国,你打算怎么处理?”姐姐叹了口气,说:“还没想好,不实际。”

姐姐的同事之前跟姐夫提到过,他们实验室的人都是成家的了。所以姐夫到后来才知道姐姐刚回国,单身,便开始频繁地和姐姐联系。姐姐明白姐夫的意思,但没什么心思,始终保持着朋友关系,不冷不热地相处着。

有一段时间,姐姐的母亲眼睛做了个小手术,住了几天医院没大碍就回了家。那时候我高三住校,学习很忙碌,只能在周末回一次家。姐姐每天忙完手头上的事就回来照顾母亲。姐姐那时候还没买车,姐夫坚持每天下了班开20分钟的车去接姐姐回家。就是那段时间,让姐姐对姐夫的好感大为上升。

姐姐跟我说,她和姐夫年纪也不算小了,现在恋爱的话是奔着结婚的。两个人适不适合没那么容易看明白,生活习惯、心性素养、家庭关系,这些都得慢慢了解,急不得。